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写作模板 写作模板

网络教研活动方案_网络教研

tamoadmin 2024-08-15 人已围观

简介1.小学数学教研组线上教研活动总结2.小学教师网络研修学习总结3.互联网+教研1.做法举措2.存在问题3.意见建议?4.网络研修的主要措施5.如何用教研网络平台开展教研活动6.[网上评课:一种适合教师发展的教研方式] 教师听评课教研记录7.如何有效开展网络教研活动 学期教研工作收获总结1 本学期,我校认真贯彻落实岔口联校网络教研工作指导精神,抓住网络教研这一契机,积极开展网络教研工作

1.小学数学教研组线上教研活动总结

2.小学教师网络研修学习总结

3.互联网+教研1.做法举措2.存在问题3.意见建议?

4.网络研修的主要措施

5.如何用教研网络平台开展教研活动

6.[网上评课:一种适合教师发展的教研方式] 教师听评课教研记录

7.如何有效开展网络教研活动

网络教研活动方案_网络教研

学期教研工作收获总结1

本学期,我校认真贯彻落实岔口联校网络教研工作指导精神,抓住网络教研这一契机,积极开展网络教研工作。我们的研究从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开始,要求他们深入学习现代 教育 教学理论、信息技术理论,用崭新的教育观念指导自己的教育实践。然后通过以点带面,将试点扩大到全体教师。用“自学——实践—— 反思 ——再实践”的教师培训模式,将日常教育教学与教师研修结合起来,通过观课、议课,教育教学技能训练和在线交流等形式,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通过积极开展网络教研实践活动,在培养教师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上,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积累了一定的网络教研 经验 。现将开展活动以来的情况总结如下:

一、领导重视、 措施 有力

本学期,学校为了拓宽教学研究渠道,有地开展了网络教研活动。为做好学校网络教研工作,切实加强对网络教研工作的管理,学校把网络教学研究工作列入教师量化日程。由校长赵金福总领全局,副校长梁满怀直接分管,教导主任王爱萍负责组织实施。开学初,学校先后制订了《郝家庄小学网络教研 工作 》、《郝家庄小学网络教研管理奖励制度》、《郝家庄小学网络教研基本要求》,成立了以校长赵金福为组长的网络教研领导小组和以王军晓为组长的网络教研技术指导小组,有序地组织教师开展网络教研活动。

二、齐抓共管、营造氛围

1、根据网络教研工作,学校统一安排,<莲~山>从资金、人力、时间上为学校网络教科研开设绿色通道,每周的星期三为网络教研日。

2、在教师中开展了相关的 网络技术 培训。根据--县岔口联校教研室的统一部署,集体组织参加大型的培训活动,并在日常工作中,由王军晓负责技术培训,进行关于博客的注册、登陆、使用;上传、下载 文章 及论坛的使用等。

3、认真组织教师上网学习各校的优秀课例。学校要求教师参与网上研讨之前,要认真学习相关的课堂实录、教学设计及其他资料,做到有的放矢,提高网络教研的实效性。每位教师应上网积极发言,在网上充分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并做好记录,所表达的观点必须有科学的理论作为支撑,同时要体现自己的个性。

三、取得的效果

我校的网络教研工作在领导的高度重视下,在全体教师积极参与下,使得我校的网络教研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1、网络教研促进了教师专业化的成长

网络教研跨越了各学校之间的时空距离,使广大的一线教师能够得以实现与同行、与专家的在线交流、探讨。结合新课程标准的实施,促进了全校各学科教学的研究,实现了信息传递快捷、共享、共同提高的目的。本学期以来,学校所有任课教师均在郝家庄学校网站建立了个人资料档案,并且将自己的优秀论文、案例、教研经验等上传到本网站或自己的博客上与广大同仁共勉。其中梁满怀老师的博客被评为我校优秀博客。

2、网络教研奠定了教师的'成长基础

教师建立了自己的博客,在博客中发表一些教学中的反思,与同行共探讨。同时记录一些学校里的日常生活琐事,以及班级的管理困惑,让家长和更多的同行提供有效的帮助。通过这些,为教师的专业化成长奠定了基础,使我们更加喜欢网上交流,结交网友,达到互 相学 习,共同提高的目的,把自己宝贵的时间献给教育事业!

总之,经过一学期的实践,网络教研的意识和氛围已经形成,教师已经能够在日常工作之中开展网络研究,已经能够在研究中不断自我更新,不断提高“网络教研”校本化、日常化的研究深度和力度。虽然我校的网络教研工作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和成果,但网络教研工作还处于起步阶段,还需要在实践中继续探索,不断总结经验,不断积累经验,为网络教研的长足发展奠定基础。

学期教研工作收获总结2

本学期,担任七年级(1)、(2)班的数学教学工作,从各方面严格要求自己,结合本校的实际条件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勤勤恳恳,兢兢业业,使教学工作有,有组织,有步骤地开展。下面我谈谈一期来我对初一数学的情况:

一、认真备课。

不但备学生而且备教材备教法,根据教材内容及学生的实际,设计课的类型,拟定用的 教学 方法 ,并对教学过程的程序及时间安排都作了详细的记录,认真写好教案。每一课都做到“有备而来”,每堂课都在课前作好充分的准备,课后及时对该课作出总结,写好教学后记,并认真按搜集每课书的知识要点,归纳成集。

二、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在课堂上特别注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加强师生交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学得容易,学得轻松,学得愉快;注意精讲精练,在课堂上老师尽量讲得少,学生动口动手动脑尽量多;同时在每一堂课上都充分考虑每一个层次的学生学习需求和学习能力,让各个层次的学生都得到提高。

三、虚心请教其他老师。

在各个章节的学习上都积极征求同级同组其他老师的意见,学习他们的方法,同时,多听优秀老师的课,做到边听边讲,学习别人的优点,克服自己的不足,并常常邀请其他老师来听课,征求他们的意见,改进工作。

四、认真批改作业,布置作业做到精读精练。

有针对性,有层次性。同时对学生的作业批改及时、认真,分析并记录学生的作业情况,将他们在作业过程出现的问题作出分类总结,进行透切的评讲,并针对有关情况及时改进教学方法,做到有的放矢。

五、做好课后辅导工作,注意分层教学。

在课后,为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相应的辅导,以满足不同层次的学生的需求。对后进生的辅导,并不限于学习知识性的辅导,更重要的是学的辅导,使之对学习萌发兴趣,提高他们的信心。要通过各种途径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和上进心,让他们意识到学习并不是一项任务,也不是一件痛苦的事情。而是充满乐趣的,从而自觉的把身心投放到学习中去。在此基础上,再教给他们学习的方法,提高他们的技能。并认真细致地做好查漏补缺工作。后进生通常存在很多知识断层,这些都是后进生转化过程中的拌脚石,在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时,要特别注意给他们补课,把他们以前学习的知识断层补充完整,这样,他们就会学得轻松,进步也快,兴趣和求知欲也会随之增加。

六、积极推进素质教育。

我在教学工作中注意了学生能力的培养,把传受知识、技能和发展智力、能力结合起来,在知识层面上注入了思想情感教育的因素,发挥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让学生的各种素质都得到有效的发展和培养。

七、经过一个学期的努力,一部分同学成绩有所提高。

存在的不足是,学生的知识结构还不是很完整,小学的知识系统还存在很多真空的部分。因为很多社会因素的影响,很多学生厌学,导至教学工作很难开展,学生的学习成绩很难提高。如何解决呢?这些都有待以后改进。教学中的困惑:在教学中,我注重用小组合作交流,共同学习,但在此过程中,好的学生能积极讨论、发言、学到了很多知识,发展了他们的能力,但对于哪些调皮学生来说,讨论简直是一种放松。什么都没有学到,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两极分化日趋严重,作为教师十分头疼,如何解决呢?还有待探索和研究。

学期教研工作收获总结3

本学期我校语文教研工作在学校领导的支持下,在全体语文教师的努力下,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现总结如下:

一。建立教研制度,落实常规要求

1。加强业务学习,提高教育自身的理论知识水平和教育教学能力。坚持每周两个晚上的业务学习制度,组织教师认真学习《教学大纲》,集中观看优秀课堂教学vcd,组织教师学习简单的课件制作,各项学习任务圆满完成,并取得了显著成效。提高了教研能力和教师的教学水平。

2。充分发挥备课组的作用,认真抓好备课小组的工作。积极开展教育教学研究活动,深入钻研教材,积极开展教育教学研究活动,深入钻研教学大纲,明确教材编写意图,备写好每一堂课的教案,做到“功在课堂,利在课后”,没个星期五由教研组长定期签教案,因此无教案拖拉现象。本学期开展了多次校性教案作业检查,并对有问题的教案作业做专门的指导。对写得较好的教师给予表扬鼓励,对马虎应付的老师给于反馈指责。

二、实抓课堂教学,促新课程改革

素质教育的主渠道是课堂教学,教师认识的提高,观念的转变,最终要通过课堂来实践。因此,加强教师对课堂教学研究,就显得尤为重要。我们通过以下几种措施来促进课堂教学的改革。

1、领会课改精神,用好新教材。学期初,我们以年级备课组为单位,组织教师研读大纲,研读教材,使教师对本学期的教学做的心中有数,有利于教师制定教学。

2、发动全组教师积极投身新课改实践,积极开展集体备课活动,提高课堂教学水平。这个学期为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我校以年级组开展集体备课活动,年级科任教师都参与备课,其中有一人主备,其他为副备,收到良好成效。

一份耕耘,一份收获。教研工作苦乐相伴。我们将本着“勤学、善思、实干”的准则,一如既往,再接再厉,把工作搞得更好。

学期教研工作收获总结4

光阴荏苒,转眼间忙碌而又充实的一学期就要结束了,作为一名教研室的新兵,我得到了教育局各位领导的热心帮助和各位同仁的倾情指导,受益匪浅,本学期能够认真学习理论专业知识,转变思想观念,以"你需要什么,我能给你什么、我们能一起解决什么"作为自己的指导思想,服务于教师,服务于学校,本学期教研工作总结。圆满地完成了本学期的各项任务,现将本学期的工作总结如下。

一、加强学习,提升素质

本学期积极参加教育局组织的各项学习活动,学习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研读了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朱永新的《我的教育理想》、《新教育之梦》等书籍,特别是聆听了高万祥、李镇西、魏书生等教育专家的讲座后,感觉自己的教育思想观念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并能够把每次所听 报告 的体会写成心得,挂到自己的博客上,与大家共鸣。本学期参加了全县教育管理干部和党外干部培训班的学习,两次学习使我增长了见识、拓宽了我的视野。另一方面认真研读课标,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教研活动,与体育教师一起钻研教材教法。在工作之余,认真阅读《中国学校体育》、《体育教学》、《田径》等专业杂志,充实自己,了解最新的教育信息,指导与服务专兼职教师的专业成长。

二、认真做好各项培训工作

本学期是继续教育第三轮"评好课"阶段,在暑期间,组织全县小学和初中体育教师参加了芜湖市"中小学体育课堂教学有效性表征及其测量"专题讲座,在学期中,举办了一次专题研讨活动,活动主题为针对夏金华教授讲座所拟定的十二个课题展开研讨,此次活动我精心准备了几组方案,让每位老师都畅所欲言,开展研讨,交流自己的听课心得。本学期还组织开展了"新课标育课堂教学有效性探析"专题讲座,目的是提升体育教师的专业素养。

三、积极组织开展各项竞赛活动

本学期组织开展了小学、高中体育优质课评比工作,从参赛选手的报名、抽签、选学校、请评委等系列工作都力争做到公平、公正、公开,最后选送了小学一等奖、二等奖选手参加了芜湖市小学体育优质课评比,获一等奖1名、二等奖2名、三等奖2名的好成绩;高中组共有九名教师参加了此次比赛,其中一等奖2名、二等奖的第一名代表我县参加芜湖市高中体育优质课评比,评比将在十二月十七日举行,工作总结《本学期教研工作总结》。另外本学期还开展了体育教师优质博文初级评选工作、第十一届全国中会论文征集、安徽省第四届中小学录像选送工作等。

四、注重发挥市级骨干教师的专业引领作用

本学期积极为教研员联系学校做好服务工作,安排了市级骨干教师桂华老师的一节课到新港初中,全县中小学三十余名专、兼职体育教师参加了此次活动。通过这项活动的开展,使大家认识到什么样的体育课才是好课,在场地、器材都非常落后的情况下,桂老师能够因地制宜成功上好这节展示课,向大家展示出市级骨干教师的优秀能力。

五、继续加强小学兼职体育教师和新教师的业务培训工作

本学期通过承办芜湖市小学体育省级课题自制器材应用成果的培训,为小学兼职体育教师提供了一次很好的学习机会,使他们掌握了解决学校体育场地、器材不足的方法;并通过举办小学体育优质课的评比,以老带新,给新教师提供一个学习和展示的平台,并通过个别指导、师徒结对的方式努力帮助新教师适应自己的教学岗位,可喜的是今年新招聘的两位年轻教师都在市级比赛中获得优异成绩。

六、循序渐进地推进阳光 体育运动 ,把大课间活动真正的开展起来

20--年全县教育工作要点之一是使全县中小学真正开展阳光体育运动,在教育局领导的高度重视下,本人上半年举办了阳光体育运动专题讲座,使全体体育教师了解和掌握阳光体育运动的实质,本学期通过开展繁昌县中小学阳光体育运动 实施方案 和研讨和交流、大课间录像评比等工作,通过以赛促进的方式使各校的大课间活动真正开展了起来。

七、积极参加局、室组织的各项调研工作

本学期分别参与对一中、新林初中、田家炳中学、新港中心小学、平铺中心小学、孙村中心小学、横山中心小学、峨山中心小学、荻港中心小学等学校的调研。共听课50余节,在调研过程中,对教师的备课、上课、作业批改情况进行深入了解,提出有针对性的意见和建议,为学校的发展建言献策。

八、配合工会做好各项体育比赛工作

本学期组织局机关教职工参加了全县拔河、 羽毛球 和 乒乓球 比赛,其中拔河比赛获得团体第三名、羽毛球获得团体第一名、乒乓球获得团体第二名的优异成绩。另外还组织开展了全县教育系统拔河比赛,参与了县第二十届中小学生 田径运动 会的筹备及比赛工作。

九、取得的成绩

本学年在CN杂志上共发表两篇论文,其中有两篇论文获得省二等奖,一篇论文获得市级一等奖、教学案例获得市三等奖、个人博客获得体育学科评比市级一等奖。

我的教研员工作才刚刚起步,虽然收获了许多,但是我清晰的认识到我与优秀教研员之间的差距,在新的一年里,我将继续努力,认真做好自己的各项本职工作,争取工作开心每一天!

学期教研工作收获总结5

本学期,语文教研组在校委会和教务处的领导下,按照学期初制定的工作,以全面提高本组语文教学水平及语文教学质量,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为目的,团结协作,真抓实干;从规范入手,有目的,有,有步骤完成了的各项工作,秋学期教研工作总结。现总结如下:

一、加强理论学习,促进个人专业发展

作为文科教研组,我们深深地感到,应该始终站在课程改革浪潮的前头,为学校的语文教学,为推动学校整体语文教学水平的提高,为目标案深入发展,而发挥智慧和才能。因此,本学期,我们注重加强自身的理论培训工作,多渠道的进行学习,促进专业发展。

1、开学初,语文教研组要求语文教师继续加强生本教育理论与实践经验的学习,使新的生本理念深入人心。在自主学习中,每位语文教师的教科研水平都得到了更进一步的提高。

2、开展好教研活动,利用教研活动的时间组织切实有效的学习讨论活动,用先进的教育理念支撑深化教育改革,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师在学习、交流、实践的过程中,把集体的智慧和新的教学理念渗透到了教学中,教学注重了以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意识和实践创新能力为主,注重了尊重学生的需要,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

3、要求语文教师加入到《语文教学问题设计策略研究》的课题研究中,结合课题研究的内容,进行相关的理论学习和研究,提高了教师们的课堂教学策略、教学评价的能力,牢固地树立了以学生发展为宗旨的思想。

二、开展教研活动,提高教育教学能力

1、认真积极地开展校内观课议课活动,促进教师集体教学水平的提高,一直是我校搞好教研工作的传统。本学期,这个光荣的传统继续在语文教研组中得到发扬。我们鼓励教师之间相互学习,一起讨论,共同参与,发挥着传、帮、带的作用。每次活动,我们都认真抓好以下环节:组织观课,评课、诊断、总结。教研组内同事相互听课、研讨,大家集思广益,发言积极,共同探讨了一些日常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卓有成效的见解,为教师提供了锻炼的舞台、搭建了成长的阶梯,也提高了教师的课堂教学水平。交流中,教师的教育科研能力也得到开发,从多方面对一堂好课有了更全面的认识。

2、结合学校各阶段工作的进展来开展教研活动,促进教师间的相互交流和合作,达到教学相长的目的。在参加县级新星中坚竞赛中,教师们互帮互学,共同进步。这样的教研研氛围,不仅加深了教师间的相互了解,更促进了教师教学技术上的提高,达到了取长补短、共同发展的目的。

三、落实常规检查,规范教学教研工作

为了使教学工作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条理化,每个月的常规业务检查,月度反思汇总;都硬性落实,不走过场形式,认真细致,发现问题及时整改,工作总结《秋学期教研工作总结》。通过督促、检查教师们形成了工作习惯,每到月底总能及时完成各项任务。

四、做好课题研究,推动语文教学高效

教学改革和教学科研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根本出路,我们语文组在学校教导处的带领下,以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为目标,不断地进行探索、改革、创新。利用教研活动进行学习、交流,取长补短,以不断提高课堂教学能力和教研水平,积极参与课题研究,深化课堂教学改革,积极参与生本实验。全体老师根据教研组确定的《语文教学问题设计策略研究》主课题,选定子课题作为自己的研究课题。做到目标明确。以此来加大教科研的力度,做好随机的监测、统计等资料的积累工作,集中力量突破主课题。在研究过程中老师广泛收集资料,积极撰写论文。

五、努力创新工作,敢于突破常规教学

教育教学是一项非常辛苦的工作,特别是面对教书育人的重要任务,需要我们投入绝大多数的精力。由于长期从事单纯的上课下课、管理学生的教育工作,久而久之,我们在日常工作中,自然不自然地就产生一些疲劳、倦怠的意识和情绪,心理学上叫做教师职业倦怠。于是,针对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和困难,我们就会不自然地产生畏难情绪,这样下去,必然对我们工作的开展是十分不利的。但本学期,语文教师敢于突破常规,不断革新语文教学工作。

20--年, 八年级 语文组进行两次同题 作文 教学尝试,教师先利用课件展示、指导;学生写作;教师再点评、总结、集体反思。

20--年,八年级语文用“同组一本,写作接龙”的方式取代周记,深受学生喜爱。

20--年,班级论坛走进学生生活,论坛主题多元,紧跟时代,且形式多样、日趋规范。

20--年,为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语文课堂首开先例,开展了PK挑战游戏,让学生斗志昂扬,敢于展示个人风。

2001年,我们积极筹划,认真开展丰富多彩的读书交流会,评选优秀 读书笔记 。

20--年,我们教学推进大语文课堂,多种形式的组织学生收看《开学第一颗》、《南京!南京》、《白蛇 传说 》、《中国达人秀》,极大的丰富了学生的视野,也增强了学生对校园的依恋之感。

当然,进步的同时,我们也存在许多问题。

六、存在的不足

1、有些教研活动开展的不够扎实,走过场,在许多具体工作环节上缺乏创意,活动效率不高,没有发挥出教研活动应有的作用。

2、个别教师对教研组活动重视不够,认识不够端正,参加集体活动的热情、积极性不高。

3、学生活动开展少,对学生能力的培养不够。对学生的课外阅读指导还不够,在学生活动的组织上依然没有跳出应试的圈子,对其语文综合素养的提高关注不够。

七、努力的方向

1、今后,我们多从自身找原因,不怨天尤人,不抱怨环境,努力加强学习,提高工作的责任心和工作的艺术性,教研组之间更进一步地开展交流沟通,努力提高我们组老师的专业技术水平。

2、严格抓好平日的教学常规工作,从上课、批改作业、能力训练入手,严格要求学生,牢记古语“教不严,师之惰”,以此相互勉励。

3、将继续树立学生的学习自信心,树立学生竞争的学习风气,注重学习兴趣和 学习方法 的培养,扩大阅读量和作文量,进行有序地专门训练,提高他们的综合水平。

4、尽力做好待优生的工作,想各种办法,常抓不懈,努力不让一个学生掉队。

我们坚信,办法总比困难多。只要我们切实更新教育观念,坚持正确的办学方向,在总结本学期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我们组下学期各方面的工作会做得更好。对此,我们充满信心。

学期教研工作收获总结五篇相关文章:

★ 学期教研活动总结五篇

★ 新学期教科研工作总结五篇

★ 学年教研活动总结五篇范文

★ 教研学习工作总结5篇

★ 教师教研活动总结五篇范文

★ 教研组工作总结精选五篇

★ 个人教研工作总结五篇2021

★ 学校年度教学教研工作总结5篇

★ 单位教研活动总结五篇范文

★ 教研组一学期的教学教研工作总结800字5篇

小学数学教研组线上教研活动总结

教师网络研修学习总结

 研修学习总结怎么写?有什么格式要求?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教师网络研修学习总结,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教师网络研修学习总结一

 在研修过程中,我坚持经常进行网上学习,认真观看各个专家的录象,学习各位老师的优秀教案和教学方法,我受益匪浅。通过这次学习,解决了我在实际教学中遇到的很多疑难问题,使自己在师德修养、教育理念、教学方法、等各方面有了很大的提升,尤其在驾驭课堂、把握教材、交流沟通、教学设计、班级管理、教学反思的技能也有了很大的提高,同时更新了教育理论,丰富了教学经验,为今后从事语文教学工作,进一步提高课堂教学效益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这次教师研修培训,再一次给我带入了一种求学的氛围。逆水行舟不进则退,一名优秀的教师没有先进的教学理论充实自己,那么,他的教学在达到一定程度后就难以提高了,而要想成为一名合格的教师,就要努力地提高自身素质,理论水平、教育科研能力、课堂教学水平。经过这次培训,我觉得以前所学的知识太有限了,看问题的眼光也太肤浅了。过去我们常说:?要给学生一杯水教师就得有一桶水。?但是经过培训后我觉得教师绝对不是一桶水这么简单,它应该是一条有源头的溪流。我认为教师只有树立?活到老学到老?的终身教育思想才能跟上时代前进和知识发展的步伐,才能胜任复杂而又富有创造性的教育事业,?问渠那得清如许,唯有源头活水来?。只有不断学习、不断充实自己的知识、不断更新自己的教育观念、不断否定自己才能不断进步,拥有的知识才能像?泉水?般沽沽涌出而不只是可怜的?一桶水?了。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只有通过不断的实践,才能把学到的观念和方法落实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帮助学生确定适当的学习目标,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学习策略和发展能力,创设丰富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为学生提供各种发展的机会,为学生服务,建立一个民主,宽容的课堂氛围。另外,教师应该把握社会发展对人的发展的基本需要,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和科研能力,确立培养目标,打造新时代的人才。

 通过我省组织的这次教师网络研修,无论从思想上,还是专业上,对我而言,都是一个很大的提高。专家及名师结合自身的成长给我们做的一场场精彩的讲座,为我们教师的健康成长又一次指明了方向。愿我们的教师像大海那样敞开胸怀容纳百川,像太阳那样不断的核聚变,积蓄新能量,做一支永远燃烧不尽的蜡烛,去照亮人类,照亮未来。

 我的研修虽然己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仍有待加强和完善的内容,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更加努力工作,为自身修养的提高而不懈努力。网络研修是良师益友,是提高教育教学的水平的一大基石。我相信只要我们用心,教师研修网会成为我们前进的基石,网络研修学习会助我们乘风破浪,飞向成功的彼岸。我坚信:在研修中学习、在研修中进步、在研修中快乐,在研修中促进教育发展!通过这次学习,让我懂得:只要我们认真对待,研修就会大有收获。对于现在已经尝到了网络研修甜头的我来说,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会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到网络研修中来,不断的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能力,同时还和其他老师积极参与,以促进学校、学生的发展。同大家一起在网络研修中健康、快乐的成长!让我们与网络研修同行!让网络研修因我们而精彩!让网络研修使教育大放异彩。

 教师网络研修学习总结二

 在这次远程研修学习中,我按时观摩学习了每一个专题的讲座,认真听取了专家们对初中语文教学的指导和解读。对每一个专题的问题都和本期研修同学们进行了探讨,同时按时完成了作业。积极参与交流,广泛阅读了同学们提交的作业及发表的文章并及时做出评论。认真阅读了每一期班级简报。反复研究了各个专题中的每一个案例,对案例中教师所讲的内容和授课形式都作了认真的记录。

 虽然本次研修活动结束了,但并不意味着学习的结束,这只是我新的征程中迈出的第一步,我还要远航。回顾6天的研修活动,有许多需要思考的地方,需要我去细细的反思?

 一、研修收获

 通过这次学习交流。我认识到原来语文教学是这样的丰富多彩。比如?课前五分钟?说话训练、综合实践活动的组织开展、名著阅读的指导、作文的选材与立意等等。这些内容的教学都需要讲究一定的艺术技巧。语文课堂必须是开放的。但这并不意味着语文教师无事可做,相反老师要随时面对来自于学生形形的问题,这就学要语文教师有着更高的素质。看了优秀教师的示范课、聆听了专家的报告、欣赏了一份份富有内涵的作业,我深感自己思想的浅薄、知识的匮乏。我暗下决心,要乘着这次远程研修的东风,给自己制定一个学习的长期。从许多教师身上,让我认识到了一个不断学习、不断反思的老师才是一个真正的好老师。也许,今天的你水平有限,可是谁敢说几年以后的你不会出现在今天的研修大平台上给我们?唱主角?呢?

 参加这次研修活动,因为我深知团队中有许多优秀的老师,他们有许多可取的教育教学经验。因此每个讲座和文本资料我都认真学习、仔细记录。在这6天中聆听了专家精彩的讲座,在思想上得到了洗礼,更新了教学理念,与同行互相交流,学到了不少好的教学经验和方法。通过学习找到了自身的差距,让我开拓了视野,充实了自己,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应该更加努力学习,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不断更新教学方法。

 本次活动我能广泛阅读同学的作业文章,积极投入到网络教研的学习当中去,它不仅给了我与同行面对面交流的机会,让我得到了很多的启发和实用性的建议和意见,同时也让我感觉到了自己和其他优秀的教师差距还很大,让我感受到了自己的专业知识和非专业知识的欠缺,激发起我努力学习,不断向前的动力,树立了终身学习的思想。

 本次研修工作使我的视野得到了拓宽,不做井底之蛙。我的教育教学工作从此都能努力做到从挖掘教材入手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同时还常常对自己的教学实践活动进行剖析,努力提升到一定的理论高度。

 通过和全省语文教师的交流,我更加深深的认识到,各位老师他们对教育那种发自肺腑的热忱和反思态度,让一贯自诩为对工作认真负责的我对自己又有了重新的定位。感谢这次远程研修,是她,把我从近乎迷茫和自得中解救了出来。今后我将用全新的和眼光去面对我的学生、面对我的同事,我也将用全新的思想和认识来面对我所从事的语文教学。

 二、6天的培训虽然取得了一些小小的进步,但是还是有很多问题值得我深思。首先,不爱学习,不花时间学习。这是当前最大的问题所在。其次,不爱积累和动笔。对待任务得过且过,不追求质量,对自己的要求不高。对待工作对待教学有些得过且过。缺乏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针对以下问题,在以后的工作和学习中做到:

 1、坚持读书,读好书。做好读书,时刻提醒自己坚持读书。 做好读书笔记,把语文积累养成一种习惯。

 2、多花心思在教学上,做教学的有心人。把获得的点滴经验及时地做好记录。其次,加强学习现代教育理论,并学以致用。

 3、积极改革课堂教学,让学生学得轻松愉快。提高教学效率,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

 4、坚持写教育反思,不断积累自己的教育经验。

 教学之艺,变化无穷,我将把?吸取先进经验,取长补短,常研究理论信息,推陈出新。?这句话铭记在心,努力工作。

;

小学教师网络研修学习总结

小学数学教研组线上教研活动总结(通用5篇)

 总结是事后对某一阶段的学习或工作情况作加以回顾检查并分析评价的书面材料,它可以帮助我们总结以往思想,发扬成绩,是时候写一份总结了。那么总结有什么格式呢?以下是我帮大家整理的小学数学教研组线上教研活动总结(通用5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小学数学教研组线上教研活动总结(通用5篇)1

 紧张而又忙碌的一学期即将过去,回顾这一学期我校的小学数学教研工作,我们深感辛苦并快乐,因为我们付出了,努力了,收获了,更进一步营造了浓厚的数学教研氛围。这是全校每位小学数学老师积极转变教学观念,大胆创新、共同努力、互相协作的结果。现将教研组工作小结如下:

 一、加强理论学习,提高教学水平。

 本着“多学、常思考”的宗旨,本学期我组各位教师除了经常阅读有关的专业资料和网络资料外,还组织教师一起学习了《整体化有序设计单元教学探讨》,《如何上好数学复习课》等文章,观摩了市级名师的教学风,学习了新的教学技术,学习了他们先进的教学理念、全新的教学设计、有效的教学方法,并将学到的专业知识应用到平时的教学中来,提高我们的教学水平。本学期有6人次参加了市名师课堂(复习课专场)观摩活动,每人参与2次市级网络教研活动。

 二、落实教学常规,丰富教学活动

 1、充分发挥集体的作用,认真抓好集体备课活动,一学期来,在备课组长的组织下进行集体备课,开展同课异构的组内循环课,加强教材教法的研究,明确教材编写意图,教学目标、重点、难点,确定教学方法,做到“三备”(备三维目标,备教材,备学生)。备课力求做到挖掘“深”,设计“新”,内容“实”,并且在活动中探讨教学中的困惑、得失,使教研组活动稳实而高效。

 2、坚持开展听、评、说课活动,且把这个活动作为一个重要的教研活动来抓。一学期来,举行了组内推荐课、青年教师大奖赛观摩。讲课者认真备课,听课者有记录,听课后及时交流,互相切磋,认真撰写评课意见。每位老师根据自己的上课实际效果,及时反思,总结该节课的得失,并根据评课老师的意见,对自己的教案进行第二次设计,使课堂教学过程更优化。

 (1)推荐课:由夏宇老师执教《流程图》,虽然夏老师只有2年教龄,但是年轻教师思维活跃,领悟力强,在二年级组老师的共同指导下,她的课了很大的进步,教学时,夏老师带领学生去经历、体验和操作,利用了数点块(骰子)这一日常生活中见到的东西。让学生自己进行投掷,记录并且分析数据。经历了一个完整的流程图的顺序,让学生更好的能够理解流程图的含义。同时也让学生愉快地进行了本节课的学习。

 (2)青年教师大奖赛:我们数学组共有4位教师参与,一年级的包琏真《百数表》、二年级刘燕老师《解决问题》,四年级杨綮奕老师《增加增加到》,五年级施俊豪老师《可能性》,四位老师都根据学校要求运用指尖教学帮助学生加深知识的理解,强调学生动手操作、动手实践的能力。指尖学习旨在改变教师的教学行为,学生的学习过程,最终提高教师教学方式指数,提高学生高阶思维能力,使我校生态教育教学系统更加完备。

 3、数学周活动

 4月15日——4月19日,我们数学组开展了数学周的活动,以“和谐的数学、快乐的数学、创新的数学”为根本宗旨,以一系列数学活动为基本载体,为全体学生展示自身的聪明智慧提供平台,感受数学的魅力,享受数学学习的乐趣,让学生们体验“学数学,其乐无穷;用数学,无处不在;爱数学,受益终身”。

 通过参与本次数学周的活动,孩子们感受到了数学是生动活泼、富有生机而又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的;同时在数学活动中孩子们的动手能力得到了锻炼,体验到了学好数学的快乐。大批爱好数学的数学小达人一显身手,脱颖而出,整个校园充满了快乐数学的良好氛围。

 三、形式多样,夯实教研活动

 1、围绕主题进行研究

 本学期数学教研组主题——生态教育理念下,数学几何单元整体教学的实践研究。在学校生态教育理念背景下,依托单元整体教学设计,借助指尖学习助推生态课堂构建,进一步开展方式、策略、基本模式的实践研究,构建“单元整体教学”体系,推动生态课堂的构建,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2、视导

 本学期数学组有2次视导,职初教师视导和复习课的视导。职初对象是夏宇老师和张天烨老师,从听课情况来看,2位教师都有了不同程度的进步,同时也对她们提出了可行性的建议,期待她们有更大的提高。尹莹老师的《周长与面积》一课,让我们对复习课的教学了新的认识。

 3、师徒带教

 本学期,吕虹老师继续带教张天烨老师,经过又一学期的打磨,涨老师逐渐掌握了教学方法,对班级学生的纪律把控有了很大的进步,本学期的视导课,见证了她的成长,相信在今后的工作中,只要不断努力,师徒的互帮互助中得到共同提高。

 四、科研引领,促进学生发展

 本学期,除了吴荣霞和尹莹老师继续参加杨浦区“学习习惯评价研究”课题组,夏宇老师也加入了,以二年级4班、三年级3班为试验班,实施学习习惯的评价研究。本学期完成了区的数据集工作。

 总之,小学数学教研活动在今后的工作中要继续发扬成绩,弥补工作中的不足,我们将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大胆探索,不断创新,使我们的教研工作更上一层楼。

小学数学教研组线上教研活动总结(通用5篇)2

 很快的,一学期已悄然已过,回顾一学期的教学教研工作,我们倍感欣慰,因为通过一学期的学习、进修、研讨老师们对课程改革有了更深层的理解,教育教学理论也有了更进一步的提高,当然与此同时,我们也存在因惑与不解。

 一、切实转变教师的教学观念

 当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浪潮已遍及全国各地,更新教育教学理念已是当务之急。作为教学改革第一战线上的教师,身系重任。唯有切实转变教育教学理念,才有改革可言。为此,学校领导高度重视加强师资的培训工作。暑期,组织全体教师参加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通识培训,并分派各位老师参加各类培训学习等;期初,学校丝毫不敢延误,及时组织全体教师学习《走进新课程》一书,学习语文、数学、艺术、英语、体育等学科课程标准,学习一年级语、数实验教材的教学理念,学习二至六年级语文大修订教材的使用情况,学习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设计开发等。通过认真学习,新课程理念基本上深入到每位教师的脑海里。

 二、全面客观地评价每一个学生

 新一轮课程改革倡导立足过程,促进发展的课程评价方式。为此,学校组织全体教师就如何全面客观地评价每一位学生召开研讨。每位老师都能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看法,大家的意见都很中肯。最后全体教师达成共识: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要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努力帮助学生建立自信,激发其内在的学习动力。各式各样激励卡的诞生及运用,就是我校改变评价学生方式的一项新举措。实践证明:学生容易接受鼓励、表扬的正面激励。

 三、紧抓课堂教学,促进综合能力的提高。

 课堂教学是主渠道、主阵地,是教学教研工作的重中之重,扎实而有效地开展课堂教学,不仅为教师们才能的施展提供了一个自我挑战的舞台,更是培养、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学习实践基地。为此我们提倡教师利用课余时间多多阅读相关教育刊物上的教学实例,在教研上观看中央电教馆网上的教学录像,尽可能地为老师们提供一个学习、扩展的学习空间。

 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我们亦有不少困惑:如何备课,如何写教案,,如何处理教材我们倍感肩上的任务之重,压力之大。因此我们必须树立终身学习的目标,不断地提高自身素质,以适应教育改革的需要。

小学数学教研组线上教研活动总结(通用5篇)3

 本学期,我们数学教研组的全体教师在学校领导的大力支持和帮助下,加强教研力度,认真搞好教学研究、教学指导和教学服务,扎实有效开展教研活动,促进教师、学生共同发展,努力提高数学教学质量。

 现就以下几方面进行总结,和大家交流一下:

 (一)学习教育教学理论,促进教学观念更新。

 1、数学新《课程标准》仍然是我们当前数学教学工作的指导思想,所以我校教研组通过个人自学,集体交流等活动认真学习研读新《数学课程标准》,在寻找策略、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加深对《标准》的理解和把握。根据《数学课程标准》所倡导的教学理念和教学策略,帮助教师把握课改精神,不断更新观念,改善教育教学行为。

 2、加强自身业务学习:养成多看书,看好书的习惯,组织教师多参加校内外的专题讲座、教材培训、教学交流和观摩等活动。

 (二)抓实教学常规管理,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

 1、教学常规管理工作是学校教育教学工作顺利进行的保障。我们教研组要求教师认真学习各年级教材的目标要求,及教学常规要求,以明确工作要求,并在日后的工作中严格贯彻落实教学常规。

 2、加强教学常规检查反馈。加大教学常规工作执行情况的调研力度,期初全面检查教学的制定,期中进行教案、作业的全面检查,期末进行、作业、教案、听课记录的全面检查,每次检查都有详尽的记录和小结反馈。

 3、每学年我们教研组还要求每个数学教师还应认真拟定好一年的培优辅差,做好总结,平时做好跟踪记录。

 4、根据学校教学,安排好听课、评课活动。教研组要求每位老师一学期听课达到18节以上,并且每课都要做好评课意见。促使每位教师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技能得到更新与提高。

 5、开展校本教研活动,提高教师的各项技能。本学期,我们通过开展各种讲座,为中青年教师的发展创造环境,给中青年教师提供学习的平台。

 (三)存在的.不足和需要进一步加强的方面。

 当然,由于我校地处农村,基础较为薄弱,教研氛围不浓,教学能力和教研能力都有待提高,我们教研组需要继续努力。

小学数学教研组线上教研活动总结(通用5篇)4

 本学期,本教研组以学校工作为指导,贯彻各项教育政策方针和新课程理念,始终坚持以“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加强教师校本培训,全面提高教师专业素质。一学期的教研组活动已近尾声,现作总结如下:

 一、集中、积极开展教研活动

 积极开展“听、评、说课紧紧跟踪一节课”的教研活动,且把这项工作作为一个重要的方面。本学期,我们组听取了胡有法老师、李圆老师、林伯峰老师等教师的课。从老师们的上课可以看出,在课前老师们是做了充分的准备,从备课、制作课件、准备教具都十分认真。听课后认真评课,及时反馈,老师们受益匪浅,从中学到了不少教学经验,一学期下来我们发现教师的课堂教学能力有了进步。本学期还进行了检查教案与作业,教师们都能认真备课,认真批改作业。检查后还做了详细的总结,一学期来老师们做了大量的工作。

 二、开足、开齐教研活动

 本学期本教研组举行了3次会议,1次对于《温州市数学学科新教学常规》(修订稿)的交流探讨活动,3次集体备课活动,3次校级听课交流活动,1次期中常规检查,1次先进教师经验交流活动,1次数学课程复习与评价研讨活动等。而且,能够按时有序地开展教研活动。

 三、贴合工作实际,有针对性地开展各项活动

 教研活动是为了服务于教学工作,而不是形式主义,泛泛而谈。因此,教研活动根据教师的工作实际需要而展开、举行,旨在解决教师平时工作之困之难,提高教师理论和实践水平的。

 其中,特别注重小班化状态下教学方法的多样化与合情性,特别注重在校级公开课中落实这方面的内容,进行探讨、研究、达成,以便更好地帮助与指导平时的教学,获得一个质的提升。

 四、存在的问题

 1、教师课件的制作水平有待提高,今后我们应在这方面加强检查和督促。

 2、教师教学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

 3、加强教师网络技术培训,切实转变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加强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进一步提高教师的信息意识和应用水平。

 当然,由于个人能力有限,经验不足,教研活动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仍需以后亟待改进

小学数学教研组线上教研活动总结(通用5篇)5

 转眼之间半年就要过去了,对教研组的工作做如下总结。

 我认真做好教育教学工作,积极完成学校布置的各项任务和教研组中的各项任务。

 1、 20xx年3月,根据教导处的工作要求,完成组内40岁以内青年教师的说课比赛,评出组内说课优胜者。

 2、 20xx年4月,正值期中调研阶段,组织教研组教师开展命题工作,帮助教师提升专业化发展,切实落实减轻学生的学业负担,努力提高数学教学质量,建立团结和谐的备课组。

 3、 20xx年5月,组织小学部各年级开展数学学科竞赛,1—2年级开展“计算小能手”竞赛,3—5年级开展“24点”竞赛,学生积极参与,效果良好。

 4、 配合科研室组织青年教师参加《信息技术月个性化教学》的课题研究,在教研组活动中进行多次的磨课后,完成4节录像课的拍摄,分别是黄舒欣老师的《各人眼中的20》、吕梦元老师的《认识人民币》、倪丽莎老师的《整体与部分》、周建新老师的《几分之一》,教师能根据教学目标合理运用多媒体技术(平板电脑、微)开展教学,效果良好。

 5、 完成两次的月考、期中阶段调研的命题和分析

 6、 组织组内青年教师组内开课:本学期区级教研员来校听了虞凌洁、刘诗意的课,同时虞凌洁代表学校在区里进行了教学展示,获得好评。青年教师倪丽莎用于尝试,首次使用平板电脑进行教学,进过多次的磨课,在全国课题的开题现场会上,代表学校进行了教学展示,现场课《整体与部分》得到专家的好评。

 7 完成上海市“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活动市级“优课”的推荐工作。

 8、 完成每月的教研组的月考核工作。

 9、 本学期区教研室开展《小学中高年段数学许可基于课程标准评价指南》的活动中,继续开展课题研究课题:《小学3—5年级数学学科基于课程标准的单元评价的实践研究》,带领组员认真研读课程标准,把握课程标准的内容与要求,理解课程标准的评价建议,合理设计中高年段数学评价目标、评价内容与评价方式,设计纸笔测试练习,通过观察学生活动、作业、测验等方面的表现,评价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习惯、学业成果等,完成区教研室的《学习习惯评价案例》的撰写。

;

互联网+教研1.做法举措2.存在问题3.意见建议?

小学教师网络研修学习总结范文(精选3篇)

 一段忙碌又充实的学习生活告一段落了,相信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收获,这时候需要好好地写一份学习总结了。那么好的学习总结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我收集整理的小学教师网络研修学习总结范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小学教师网络研修学习总结1

 我是一名长期身居教学一线的农村教师,或许是因为自己从事本学科教学的时间较长,而且教学成绩尚可,也或许是因为自己多年身在边远农村学校,平时忙于教学工作,思想蔽塞,对外界教育情况了解不多,见识短浅,所以之前我一直以为自己完全能胜任当前的教育教学工作,不需要培训。通过参加此次远程教育的培训、学习,我才真正理解“学无止境”的道理,自己的学识是多么的贫乏、水平是多么的有限,教学思想是多么陈旧。归纳起来,本次培训我要几点体会:

  一、一丝不苟,认真对待教学工作。

 (1)爱岗敬业。要热爱教育事业,要对教育事业尽心尽力,积极进取,努力创新。尽心尽责地完成每一项教学任务,不求最好,但求更好。

 (2)尊重学生。每一位学生都渴望得到老师的理解和尊重。我们要把学生当作平等的人看待,不能把学生当下级随便呵斥。只有我们把学生看重了,学生得到老师的尊重了,他们才会尊重老师,愿意学习这个老师所传授的各种知识。

 (3)要有强烈的责任心。作为一个人民教师,有强烈的责任心是最基本的,这种责任心主要体现在对全体学生负责。教师教书育人应是面对全体学生。我们当教师一踏进校门的那一天起,便对每一位学生负起责任,必须关爱学生,尊重学生人格,促进他们在品德、智力、体质各方面都得到发展。

 (4)以身作则。教师的言行对学生的思想、行为和品质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教师的一言一行,学生均喜欢模仿,这将给学生成长带来一生的影响。因此,教师一定要时时刻刻为学生做出好的榜样,凡要求学生要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坚持严于律己。

  二、反思教学工作,不断进取。

 在教学中不断思量着自己在工作中的不足之处。努力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继续向优秀的教师学习,来更好地适应现在的数学教学。

  三、自觉用新的教学模式。

 多年来,老师教,学生学;老师讲,学生听,这已经成为固定的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限制了学生的发展,压抑了学生学习的热情,不能焕发学生的潜能,通过培训学习,我进一步了解了“合作学习”、“主动探究”、“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等新型的教学模式的内涵。这些新的教学模式给学生更加自由的学习空间,为课堂注入了新的生机与活力,体现了以学生为本的理念。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自觉地把新的教学模式引入课堂,改变课堂的面貌,使课堂气氛活跃;教学民主;学生的学习热情高涨;师生关系融洽。充分体现素质教育的根本目标。

  四、立足课堂,在实践中提升自身价值。

 课堂是教师体现自身价值的'主阵地,今后我会本着“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的理念,将自己的爱全身心地融入到学生中。今后的教学中,我将努力将所学的新课程理念应用到课堂教学实践中,立足“用活新老教材,实践新理念。”力求让我的教学更具特色,形成独具风格的教学模式,更好地体现素质教育的要求,提高数学教学质量。

小学教师网络研修学习总结2

 参加教师网络研修,既有辛苦,又有收获;既有付出,又有所得。观看教学,完成好的作业在网络提交,再上网评论。培训的时间过得很充实,学到了很多知识和教学经验。现在就把个人研修感悟、主要收获总结如下:

 培训期间,我们利用上网学习,和同行交流教育教学中的问题,积极参加网络发帖讨论活动、完成本学科的作业、积极上传总结,尽管感觉比较繁忙,但还是圆满的完成了研修的各项规定要求。

 在教师学科培训时间内,我积极参与了课题的讨论,并且发表了自己的观点。在自己学习的同时,还积极地借鉴了他人的看法,彼此之间交流频繁,讨论热烈。自始至终,我的研修热情不减,及时认真地完成了高质量的作业,每次均被评为优秀等次。

 在班主任培训过程中,我聆听了众位教育专家的精彩讲座,领略了他们幽默风趣的教育风格、先进的教育理论,通过与学员之间的相互交流、切磋,使自己对教师这个职业进行了重新的认识;在培训中,我阅读了大量的先进材料和记录了一些先进的理论与方法。并把这些科学的理论与方法应用于教学实践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新课程改革教师来讲,是一个大的挑战,在新课改的今天,对我们教师的专业能力和水平提出了很大的要求,我们要上好每一堂课就要不断学习不断充电,我们的远程研修平台应该一直开放,让我们随时都能和专家进行交流和学习,解决实际教学中遇到的问题,使我们的教学水平得到不断的提高,以满足新课改的要求。

 新课程远程研修改变了专家在台上讲,我们在台下听的教学模式,以网络教研为主,可以把帖发到网络,与同行交流。这是真正的学员自主学习,既有团队合作又有专家点评的培训活动。我感到这次培训活动不空洞,是一次既经济又有实效的培训活动,我们真的可以与课改专家面对面的交流,获取最新的教改信息和最优的教学方式。

小学教师网络研修学习总结3

 今年我很荣幸第一次参加国培学习,认真地进行了教师网络研修的学习。现将网络研修总结如下:

  一、国学浸润师德美

 通过该部分的学习,让我体会到了教师职业的神圣和崇高,也让我更加端正了教师从教的态度和职责。求真务实、寓教于乐、公平公正、立德树人等都是需要我们在工作中去严格遵循的。师德的塑造和完善任重而道远。

  二、骨干教师的成长与阳光心理

 在这里我感受到了教师人生需要追求的高度,提升了自我觉悟和境界。也让我感受到了作为一名教师的那种自豪感和幸福感。

  三、移动互联网APP在班级管理中的应用

 时代在发展,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越来越重要。信息技术三年一次大变革,要求我们不能吃老底,要不断跟进时代的脚步去学习。对于创建班级、布置作业、错题本等的设置让我们的工作更便捷有效。演示、语音教学等的运用更是让我们随时随地实现快速教育信息传递。

  四、从新手到骨干的成长之路

 让还不是骨干教师的我更加充满信心和斗争。无论起点高地,只要肯下工夫就一定可以有变成白天鹅的那天。

  五、社会领域的目标内容与指导

 最近一直在研读社会领域指南解读。配合着网络研修的学习让我对社会领域教育专业度提升了许多。

  六、五大领域教育与儿童发展

 从对幼儿学习与发展的理解、五大领域中幼儿学习与发展要点、幼儿学习特点与学习方式几部分进行了学习。重点突出,五大领域涉及全面而有实用性强。

  七、新入职教师常见的问题及应对策略

 它像一个贴心的朋友,解除了我的心理担忧,感觉少了很多迷茫。感觉自己的苦恼被理解,也看到了问题解决方法上的光明。

  八、艺术领域的目标内容与指导

 由于我较为擅长该领域教学,于是我便为自己选择了艺术领域,以期获得更多新鲜的血液,学习新理念、新方法。对各年龄班幼儿艺术活动的组织与指导进行了针对性学习。每学一点新方法我都欣欣然去尝试运用到实际中去,这样坚持下来,我和幼儿的艺术水平都提升了不少。

 网络研修的课程设置贴近教师实际,懂得大家的需要和心声。愿我们都把它当做我们的良师益友,永远与它砥砺前行。

;

网络研修的主要措施

教研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途径。在“互联网+”背景下,教研的模式及发展路径发生了重要变化。在梳理同类研究基础上,该文从“互联网+教研”模式的角色、内容、、环境及评价等关键要素出发,阐述了教研形态在互联网进程中的转型特征;基于路径依赖视角分析了影响“互联网+教研”模式选择的主要因素,包括利益者认知能力、政策制度、经费投入、技术支撑、评价机制等,旨在探究教研模式呈现多样化的原因,从而为教研模式的选择提供参考。该文提出了树立协同发展愿景、政策顶层设计保障、优化技术支撑环境、经费投入结合实际、教研服务供给改革、基于数据驱动开展教研评价的发展策略,以期为教研实践提供指引。

关键词:“互联网+”;教研模式;发展路径;路径依赖理论

一、研究背景

教研即“教学研究”,是在理论指导下对教学现象、问题和过程的研究活动[1],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途径。近年来,“互联网+”技术为破解传统教研时空受限、不足、内容陈旧等难题带来了新机遇。《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指出:“推进‘互联网+教育’发展,着力加强教师教研新模式的探索与推广”[2]。《中央院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要求“教师要主动适应信息化、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变革,积极有效开展教育教学”[3]。《教育部关于实施全国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的意见》指出,要“探索基于‘互联网+’的教研组织形式”[4]。目前,基于“互联网+”背景,涌现了直播教研、远程协同教研、数据驱动的精准教研等多形态的教研方式[5],对教研活动中组织形式与技术手段的融合研究,也逐渐受到了关注。例如,郑世忠[6]等认为“互联网+教研”是以提高教师“参与感”与“获得感”为目标,以互联网思维为工作思路,以混合教研、实证教研、合作教研为主要组织形式的新型教研方式。张晓红等[7]提出分层联动教研模式,结合互联网技术实现各层教师的“同课异构”联动发展。然而,“互联网+”背景下对教师教研的模式创新仍然面临着挑战,在一定程度上还存在着缺乏顶层设计、定位选择难、技术支撑低效、效果评估模糊等现象[8]。因此,深入研究“互联网+教研”的模式及发展路径,对促进基于互联网的教研效果优化,具有重要意义。

二、“互联网+教研”模式的结构要素及特征分析

教研模式,是指在一定的教研思想或理论指导下开展教研行为的框架结构,它具有比较典型和稳定的程序性。本文认为,“互联网+教研”模式是指将教研需求与网络技术、互联思维进行有效融合,在教研理论指导下建立的典型的、示范的、稳定的教研组织形式和操作流程。受技术条件和教研需求差异性的影响,“互联网+”背景下的教研模式呈现多样化的发展趋势,出现了诸如网络集体备课、直播教研等各种组织模式。结合对常态教研要素与“互联网+”特点的综合分析,各种“互联网+教研”模式尽管存在着差异,但其模式结构中都包含了教研角色、教研内容、技术环境、教研和效能评价等相关联的要素,并展现出了受“互联网+”影响的共同特征,“互联网+教研”模式的结构要素分析如图1所示。

(一)教研角色定位重塑,共同体意识逐步凸显

随着“互联网+”的融入,教研角色的类型互动关系发生了相应变化。从角色类型来看,教研角色包含教师自身、教研职能部门、教学单位、教研员、教育企业、高校教育专家等相关者,而借助互联网络的便捷,使得参与教研的角色日渐多元[9]。教研中教师的角色也从传统单一授课备课的角色向在线课程设计者、在线助学者、网络监管者等多元角色转变,成为面向智能教育的个性化导师、精准教研中的互助同伴、数据驱动的教育决策助手、学习障碍诊断与反馈的分析师,这些角色都是“互联网+”时代赋予教师角色的新定位[10]。从角色的互动关系来看,“互联网+教研”具有去中心化的特点[11]。教研利益相关者,包括教育专家、社会人士,他们都可以平等参与,共同创造基于网络的互助共同体。

(二)教研内容综合化,逐步实现融合创新

教研内容主要包括对日常教学问题的研讨、课程方案标准、教学实践、教材教法分析或其他教学主题研讨。随着互联网等信息化技术的融入,教师教研内容有所变化:(1)“互联网+”日渐融入课堂成为教研新内容,它不是与学科内容、教学法内容的简单组合或叠加,更是变革教研内容生成途径、展现方式,再到创造性使用内容的新引擎;(2)教师跨学科合作意识提升,关注多学科深度融合,比如基于网络开展STEM跨多学科的教研探索[12]。通过互联网跨区域跨时空的优质课例观摩,即使教师身处欠发达地区,仍可以促使其形成新理念、找到新方法,尝试与其他学科教师合作,进行综合性教研内容的探究[13]。

(三)教研多样化,满足教师按需供给

“互联网+教研”的重要优势之一,是改变了传统教研在同一范围内发放统一的供给方式。多样化的教研需符合教师独特的兴趣特征、专业发展、从业期望等个性化需求。这体现在:(1)支持优势地区共建共享,扩大供给存量。如通过“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等活动汇聚多学段、多学科、多地域的中小学优质课例供教师们分析学习。如“教师教学能力提升类MOOC”项目[14],联合多所高校共同提供涵盖教师素养、教学方法、信息化教学多类别专题课程,为一线教师、教研人员、教育专家等不同角色提供便利的协同发展平台,可由教师利用碎片时间自主进行选择;(2)支持教研深度优化,满足教师个性需求。通过多种技术手段对教师特征进行精准画像,对教师教研进行优化组合,分类推荐各类教研,满足自主式、探究式、合作式、混合式等不同形式的教研需要;(3)支持市场参与教研建设,拓展供给渠道。在教研建设方面,互联网为学校、企业、教育服务等利益相关者共同参与建设,降低了互通互联成本,为不同专业成长层级和需求的教师提供了多元的获取途径,进而实现教研的多样化供给。

(四)教研环境网络化,趋向智能技术支持

伴随着互联网、大数据等新兴技术的发展、成熟,教师教研的基础信息设施实现从传统面对面环境向网络化、智能化环境重大飞跃,支持着教研模式多维拓展。如跨时空同课异构教研模式、基于智能技术的教研行为诊断模式、大规模网络集体备课教研模式、基于在线评课系统的精准教研模式等等,体现了教研技术融合性、协同性、数据性等新特点[15]。一方面,可依托已有条件建立线上线下相结合、正式与非正式混合的教师教研场景进行协同教研;另一方面,未来教师教研可以引入富媒体方式来构建跨场景、跨空间无缝连接、跨媒体、跨校际虚实融合的教研生态环境,满足教师的“参与”体验。

(五)教研评价精准化,数据支持高效诊断

“互联网+教研”能用有效精准的评价数据为教师提供工作指引,形成更加科学的、公平的教师专业发展导向。“互联网+”能够有助于提升教师的数据分析思维,掌握精准科学的评价措施。具体体现为:(1)支持基于数据驱动的教研模式。通过获取“互联网+教研”中在线备课、集体评课、教学反思以及教师专业成长档案袋的海量数据,由原来基于主观经验的教研活动转向基于证据的精准评价模式;(2)提升教师教研数据意识。通过识别由学习分析、机器学习、专家系统和模式识别等数据挖掘技术传输出来的数据分析结果,探索影响教研效果的深层原因并给予诊断。如“学习元教研”“智慧教育云”[16]等各类平台,可汇聚集体教研数据,开展“大数据支持考试命题质量分析”教研活动,打破了经验型教研束缚,重视实证性诊断,进而实现有针对性地推动教师成长的目标。

综上,“互联网+教研”模式由于蕴含的角色定位重塑、教研内容多样、供给方式和技术支持程度及教研评价发展趋势的变化,呈现出了新的特征(如图2所示)。

三、路径依赖影响“互联网+教研”模式选择的因素分析

在教育信息化发展进程中,存在着路径依赖现象[17]。路径依赖理论由美国经济学家Paul于1985年提出,最早用于对技术变迁的分析,目前被广泛运用到各学科领域。它“类似于物理学中的惯性,在技术演进或制度变迁过程中,均有一旦选择了某种选择,就可能对这种路径产生的依赖。本文认为需多方面考量影响“互联网+教研”模式发展因素的依赖性现象,主要影响因素归结为:(1)相关利益者认知能力;(2)宏观政策战略导向;(3)信息化经费投入;(4)技术支撑程度;(5)教研评价机制等。换言之,由于各地域、学校、学科、教师专业化程度等现实状态,使得这些因素依然受原有路径依赖,无法实现理想期望状态。“互联网+教研”模式的路径选择,不能用划一的方法强行推进,而需要分析权衡、创新应用。

(一)政策制度滞后惯性,影响战略导向

政策具有重要的战略导向作用,对教育实践产生外部环境压力。但是,当前许多教研政策制度往往滞后于教研的实践发展,产生惯性依赖:(1)“互联网+”促使省域教育、区域教育、学校教育层面的组织结构和管理体制发生了新变化,教研组织结构也逐渐朝着网络化、去中心化方向发展,但由于机制惯性和“钝滞”现象,很多教研政策和地区教研管理制度仍然不规范、服务不便捷、缺乏系统性;(2)“互联网+教研”成果的认定标准政策缺乏灵活性。目前教师教研评价体制仍多以工业化时代标准统一认证,而对于非正式教研活动和信息化教研成果的认证尚缺乏开放性和适度的管理,不利于提升教研效能。

(二)利益者认知能力,影响教研价值取向

利益相关者的共同价值取向,是教研共同体紧密结合的内生动力[18]。教研的利益相关者是指参与教研活动,并与教研实施过程相关的有利害关系的群体、机构或个人。各角色存在着原有教育背景、教研参与动机、学习能力、应用能力、环境适应能力等多方面依赖:(1)中小学教师教研需要高校专家、教研员和学科领域带头人的指导和规划,但指导者往往时间精力有限,或由于时间空间限制,难以持续跟进教师成长;(2)新手教师、骨干教师、卓越教师、教育家型教师所具备的综合素质、专业化水平、创新能力及其发展需求和路径依赖程度各有不同,在改善各自教学和追求专业发展上存在认知与思维上的区别。但实际教研中,很多教师仍处在信息接收者,被动学习者位置,接收统一培训,影响其专业视野和发展路径。

(三)经费投入失衡,影响持续性发展

我国地域辽阔,各地差异明显,城乡教师教育经费投入失衡的差距仍然存在。经费投入影响着“互联网+教研”模式、建设规模及推广力度的可持续发展。(1)从经费分配比例上来看存在失衡。传统信息化建设经费主要投入教育实体硬件设施建设,没有重视对教研模式、内容、效果质量提升的保障投入,在教师队伍建设、服务优化上常出现资金短缺现象,后续发展动力不足;(2)从经费投入偏向上来看,缺乏科学规划。忽视了教师教研普及性、阶段性、递进性发展规律,仍存在投入偏向过于集中等受制于传统路径依赖的现象。很多地区仍以骨干教师小规模集中培训为主,难以做到长期稳定的教研常态化投入。

(四)技术支撑能力差异,影响教研模式选择

教研信息化的技术水平,影响着“互联网+教研”模式的组织选择。然而,在技术环境支持方面,我国“互联网+教研”环境建设仍存在不均衡现象。发达区域学校已经着手搭建基于云计算技术提供的互联网服务,包括IaaS(基础设施服务)、PaaS(平台服务)、SaaS(软件服务)的“云—网—端”架构模式数字校园,例如面向教育机构提供的智慧教育V校APP教研服务,它可以提供公开课报课系统,支持教师设置推门课、公开课、研讨课、接待课等课型,并支持语音图文及动态数据自动汇总与分析,方便教师听课评课;又如,广州市天河智慧教育云平台提供“优课解码专栏”,在线对精彩优课评论、片段评价、量表打分及保存,进而生成教师个人课例分析库,供其自我成长参考。而相比之下,很多欠发达地区乡村学校仍未高速接入互联网。由此,依据路径依赖,低技术场景环境下教研如果可以充分利用国家免费平台,选择低成本的网络协作工具开展教研活动,也不失为是一种最优模式选择。

(五)评价机制导向,影响教研的行动决策

评价机制具备指挥棒和风向标作用,影响“互联网+教研”的行动决策。(1)原有评价机制仍影响教研实践走向。尽管目前新技术发展可以支撑教师教研过程记录,甚至可以实现基于教学场景真实数据的自然集和精准分析,提供给教师客观理性的决策数据。但评价方式若依旧维持原有路径,唯论文、唯职称、唯学历、唯奖项来进行,或与物质利益简单、直接挂钩,则难以激发教师教学研究积极性和创造性,难以深入探究促进教师教育观念更新、教研协作能力、教学能力提升,进而难以实现教师专业能力整体发展;(2)评价不及时导致教师缺乏专业提升原动力。原有评价机制无法及时诊断教师常态化工作状态和给予实时诊断性意见,导致很多教师未意识到教研相关评价作用,仅仅在形式上和数量上应付行政检查[19],评价机制有待完善。

综合考察,由于路径依赖现象的存在和现实性差异,“互联网+教研”模式也必然呈现出多样化的状态。本研究结合文献和调研将目前常见的“互联网+教研”模式受原有路径影响的程度进行描述,可教研部门对“互联网+教研”模式的选择发展提供参考(如下表所示)。

四、开展“互联网+教研”实践的策略性建议

(一)运用互联思维,树立协同发展的教研愿景

(二)坚持顶层设计,完善“互联网+教研”政策保障

自上而下的顶层设计能够营造高效有序的“互联网+教研”全局观,为带动教师成长提供有利的政策环境保障:(1)发挥国家政策战略导向作用。近年来,我国部门高度重视信息化带动教师专业化发展工作,作出了“全面振兴教师教育”战略部署,推出了一系列重要文件支持教师专业发展,呼吁教师要主动适应信息化、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变革,积极有效开展教育教学;(2)政策扶持保障“互联网+教研”的行动实施。国际教育信息化大会《青岛宣言》中指出:“为教师使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提供广泛的系统支持,激励教师创新,协助研发教研网络和平台的建设”[23]。

(三)兼顾区域特点,逐步优化“互联网+教研”的技术环境

在“互联网+教研”实践中,技术支撑的作用最为显性化。例如,从技术教学实景还原,到移动技术提供优质便携式共享;从虚拟技术支持情境式教研体验,到智能技术精准教研分析。然而,我国各区域发展差异明显,在开展“互联网+教研”实践时要考虑到区域信息化基础设施和技术环境的实际,逐步优化。要进一步弥合区域之间、学校之间的数字鸿沟,教育信息化工作要按照“四代同堂”[24](开发一代、试用一代、推广一代、普及一代)的模式与思路整体推进。对于“互联网+教研”实践,可以先做小规模的技术变革尝试,然后再逐步大规模优化:(1)先允许“互联网+教研”小规模进行应用;(2)根据实践成效施加改进;(3)大规模推广应用;(4)普遍适应进而实现迭代的良性循环。

(四)经费投入结合实际,强化优质教研的示范效应

优化“互联网+教研”的建设方式,结合实际选择投入的侧重点[25]。首先,以解决教研难点问题为核心,按科学流程将经费投入到教研平台软硬件建设、教研师资培训、教研模式选择、教研成果应用推广上。如福建等一些省份汇聚多方经费成立基础教育研究院,投入基础设施、吸纳人才,既有利于汇聚基础教育信息数据进行监测,为教育决策提供学术支持,也为一线教师提供信息咨询服务[26]。其次,要结合省、市(州)、县(区)、学校地方情况调整教研经费投入机制。在落实基本教研服务投入标准基础上,有条件的地区可以根据学校自筹经费情况适当增加教研服务类别,如购买虚拟服务,引入虚拟现实和混合现实等新技术,实现让教研团队感同身受的强情景感知环境创设。而对于欠发达地区,则需要专项补助资金保障基础信息化经费投入,或与优势区域结对进行网络合作教研。如詹家镇中心小学利用衢州教育结合自身特色开展“名师网上共享”活动,当地老师感言到:“以前一年才去城里听几堂优质课,而且名额有限,大家要轮着去,网上名师课堂开通以后,我们不用出校门就可以听城里的名师上示范课,只要想听随时都可以”[27]。

(五)创新基于网络的教研众筹机制,变革教研服务的供给方式

探索教研众筹机制创新,增强教研服务供给侧对接需求侧变化的适应性和灵活性[28]。众筹本是一种大众商业融资方式,指用“团购+预购”的形式向社会募集项目资金的模式。在教研领域中,众筹思路指引下的教研众筹意味着活动可以由“草根”教师发起,利用互联网和社交媒体展示其教育创意,争取校内外教师、同行、专家的关注和支持,进而获得所需要的教育或技术支持。例如浙江省温州鹿城区“面向未来的教师”研修项目[29],围绕教学研究、教学技艺、教学手段、学科信息技术整合等方面,集合参与教师的力量快速汇集许多种实用教学科研工具,教师在参与教研众筹中获益,实现优质教研的共建共享。此外,教研供给服务形式还可由教师结合自身经验和需求自下而上提出[30]。依据对教师授课行为、课程教学实施过程追踪及教师发展情况的数据分析诊断,教研服务供给方提供定制的“菜单式教研”综合服务,实现教研的自主选择。

(六)基于数据驱动手段,推行弹性和多维的教研评价

教研评价是“以评促研”的重要动力之一[31]。数据驱动的教研评价为教师的能力发展提供精准的依据指引,教研评价从经验模糊评判、反馈调节欠缺,转向为利用数据挖掘工具开展伴随式的教研行为分析。基于数据驱动推行弹性评价和多维评价,有助于激发教师的教研活力:(1)从评价范围角度来看,集约化评价方式更适合于工业时代的标准化批量生产方式,而弹性评价更加提倡教师参与互动和进行教育创新,可借助网络评课工具、网络问卷、教研社交网站、教师档案袋系统等多种网络工具进行丰富数据集和评估。由此,鼓励教师借助互联网开展“切口小、范围广、方式多、周期短、见效快”的教研活动[32],适当淡化竞争,促进教师发自内心合作;(2)从评价内容来看,以网络教研活动为载体,包括对不同学科、学段的教师知识能力、教师学习轨迹、教研行为、教研风格等内容进行诊断和评测,可以获得大量静态或动态数据,进行更加细微、多维层面的解读和评价,教研评价更加清晰、显性和有效。

如何用教研网络平台开展教研活动

(1)加大投入,建设硬件

教体局投入必要的资金不断完善网络教研的硬件设施,并列支专项经费保证网络教研活动的开展。各学校也要列支一定的专项经费用于网络教研活动。

(2)办好栏目,构建平台

建好三个网站,并派专人对网页进行日常管理与维护。

信息平台:

平台:

交流平台: (1)加强学习 转变教研观念

各学科教研员必须加强学习,转变传统的教研理念,树立新的观、教研观和共建合作观,具备一定的信息技术素养,做到会使用计算机和网络,能在网上收集、整合、发布各种教育信息和教学,不断提高网络教研的能力和实效。

(2)加强培训 提高技术水平

要加强对教研员和广大教师的网络技术培训。培训内容包括基本网络知识、电脑处理文字、学会在网上收集各种教育信息和教育、学会建立博客、学会应用电子邮箱传递电子文档等。市网络教研工作领导小组和各学校要定期有地组织教研员和教师培训学习,不断提高网络教研技术水平。

A、培训教研员队伍

由教研室先培训各学科教研员,为其学科带动打下技术基础。

B、网络教研培训

一级培训:教研室培训各中心校的专干;

二级培训:各中心校的专干再培训所辖学校的专干;

培训:各学校的专干最后培训本校的教师。

C、利用一切培训机会对教师进行网络教研技能的培训 (1)以学科教研员为核心,以学科博客群组为平台,进行联动式主题教研。

我们每个教研员都在这个平台上建立自己的教育博客,并以学科为龙头建立博客群组,定期确立讨论主题,传达课改信息,解决学科难题,与同学科的教师进行教研交流,调选精华日志。如果老师们遇到问题,也可以在教研员或学科带头人的博客中留言,请求指导。教研员们穿行于基层老师们的博客群中,做到亲切交流、及时回复,追踪问题、定期话题、跟进管理、多元评价,为教师提供最有力的思想和技术上的支持。 充分利用了名师,形成了良性的互动。

(2)以学科教研员为核心,以库和研修茶座为平台进行观课议课。

初中语文学科率先进行网络教研的尝试,我们整合库和研修茶座的优势,探索利用网络进行观课议课活动。首先利用教学库,提供课例,约定在同一时间,大家同看一课例,看的同时,并利用QQ群的“中语在线”进行即时交流。这样克服了以前观课时交流范围的局限性。看课后,老师们在研修茶座博客进行反思交流。以研课为主,依托网络,进行观课议课的课例研讨模式,加强了区域间的合作与交流,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2008年上半年,我们共开展了六期的网上观课议课活动,获得老师们的一致好评。

(3)以中心校为核心,以研修茶座为平台,进行集体备课。

各中心校所辖学校,所处比较分散,而每个学校的规模又比较小,怎样才能更好的开展集体备课呢。具体做法是:

A、每学期开学初,中心校制定网络集体备课的实施方案,并召开省、市骨干教师和备课组长会议,研究制定本期各级各科的教学进度和网络集体备课的篇目和内容。

B、主备教师在学校教研组成员的共同参与下,根据教学进度,提前一周将自己的教学设计发至中心校网络备课专用邮箱,中心校将其上传“研修茶座” 博客网上的相应中心校的博客上,供广大教师参阅。

C、同级同科教师在第一时间内上网阅览,并进行实名评论,提出自己的观点、建议或修改意见,形成自己的教学方案。

D、各位教师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和学生实际,组织课堂教学,根据教学过程中的成功和不足写出自己的教后反思,在相应教案后以评论的形式上传。

各位教师在进行网上评论的过程中,求同存异,共同研讨,共同提高。同时,网络集体备课还吸引了许多兄弟乡镇学校的教师进行留言评论,真正做到了教师间的交流互动,为实现优质教学共享,提高教师能力和授课水平。

[网上评课:一种适合教师发展的教研方式] 教师听评课教研记录

传统教研活动有其局限性,依托教研博客开展集体备课、同伴互助、课题研讨、专家引领、自我反思 等网络教研活动,拓展了教师合作教研的空间与时间,丰富了教学研究的内容,转变了教师参与教学研究的方式与行为。

传统的教学研究活动有时间与地点的局限性,还必须有专人组织。由于小学教师日常工作都很繁忙,除了学校每周固定的教研活动时间外,教师很少有时间集中在一起共同研究自己感兴趣的问题。尽管学校倡导教师间的团结互助,但由于缺少交流互动的平台,教师在教学中遇到的问题往往无法及时沟通,时间一久,教师间进行合作教研的氛围就受到影响,真正合作的也就少了。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网络越来越多地走入了我们的工作和生活之中,基于网络的学习、交流方式也正在被更多的人熟悉、接受并利用。在学校常规教研活动的基础上,有效地利用教研博客开展网络学习与各类教研活动,将成为弥补传统教研缺陷的有效形式。

一、网上“集体备课” 集体备课是学校常规教研活动的一种重要形式,平时每周一次的集体备课时间短,许多问题无法深入研讨,因此,我们在平时集体备课的基础上,借助“教研博客”这个平台组织教师开展集体备课。网上集体备课用“一人主备、多人研讨、反复研磨、最终定稿”的方式。各年级组备 课组教师根据学科备课组长安排的内容,精心备课,并在规定的时间内,将初稿发布到备课组的“博客圈子”上。其他教师利用课余时间在线研读,参与网上研讨活动,发帖回复修改意见。具体负责人根据大家的修改意见进行修改,再上传到“博客圈子”上供大家参考。这样的网络集体备课,较传统集体备课拓展了教师研究的时间与空间、实现了交流对象的角色平等、交流机会的充分均衡。同时,教师经过多次这样的“学习、反思、研究、合作、创造”过程,将日常教 学工作和教学研究、教师的专业成长真正融为了一体,形成 了在研究状态下工作的职业生活方式。教师也由单纯的教学 者逐渐成长为研究型教师。

二、网上“同伴互助” 平时听课往往有这样的情况:听完某教师的课后,本想及时与被听课教师交流,但遇到有课错失这个机会,下次碰到往往没有了再交流的欲望,久而久之,同伴之间的交流也就流于形式。借助“教研博客”能有效弥补这种不足。平时教师之间的互相听课,我们要求听课教师把听课中发现的问题写成博客,上传到网上与被听课教师共同研讨,分享教学智慧及经验、研讨教学方法,以达到互相提高教学水平的目的。学校利用、音频、文本等多媒体手段也可向教师 呈现教学研究的内容,组织的公开课、示范课。我们把上课的录像上传到网上,充分利用网络合作教研平台开展教师上网观课、网上评课议课活动,从而加强教师间的交流与合作。

三、网上“课题研讨”课题引领是合作教研的另一种有效形式。针对不同科 组与不同课题,在网上建立各课题组的“博客圈子”。各课题组每学期都制订课题研究、解决的问题与研究主题,课题组成员按照开展研究,及时把平时的研究体会写成博客上传到网上;课题负责人也可以通过网上发布邀请,开展如课例研讨、问题探究等专项论坛。教师通过博客谈所思、所想,大家畅所欲言,超越了时空的限制,也不受权威的影响,真正实现了平等对话与互动交流,同时,也为课题结题准备了第一手研究资料。

四、网上“专家引领” 在平时的教育教学实践中,每位教师都会有许多困惑,如果这些问题或困惑得不到及时解决,就会影响教师教 学水平与教学质量的提高。为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将教学能力强的教师组成专家组。每位专家组成员都建立自己的个人博客。教学实践中,教师针对不同的问题可以向专家请教,及时解决教师教学中遇到的问题与困惑,引领教学研究方向,提高研究的层次与水平。

五、网上“自我反思” 教学过程中,教师肯定有许多想法与困惑。一般情况下,由于习惯或其它原因,教师没有把这些东西记下来,时间久了也就忘记了,就算有写教学反思的习惯,没有交流平台也无法实现共享,不利于教师间的合作交流。通过创设“教研博客”这一个平台,教师就可以通过“教研博客” 及时记录所思所想。教师在撰写博客的过程中,不但自己的教研能力与水平提高了,也能给同伴提供可借鉴的案例,加强教师间的互动交流。 在网络环境下,信息是永远开放的,传播媒介是多向交流的,传递系统是多媒体的,知识是跨越时空限制的,手段和形式是多样化的。这决定了网络环境下的教师合作教研具有开放性、交互性、自主性、多媒体化等特点。学校开展网络教研以来,教师参与的积极性较高,80%以上的教师有了自己的博客,大部分教师参与了讨论与交流,教师能及时上网关注教育教学的信息及讨论交流的情况。

如何有效开展网络教研活动

一直以来,学校为教师提供的专业提升之路,不外乎这样几种形式:派出参加各级培训部门组织的学习培训活动,外出参加兄弟单位组织的研讨活动,或者参与本校组织的研讨活动……无论是外出还是不外出,研讨活动都是听课、专家评课、专家讲座等几种类型。这样的外出教研活动,能参加的毕竟是少数教师,即使在校的教研活动,老师也是被动的听者、接受者,而缺少主动的思考和参与。

再看作为学校重要常规教研活动的评课。其实,通过经常开展评课活动,同事之间可以相互学习、相互促进;作为领导,可以发现问题、推介经验;作为专家,可以了解动态,发展理论。从一定意义上讲,科学的评课可谓课堂教学的指挥棒,它能成为经验交流的展示台、教法学法的点拨源、教学特色的发掘地、现代教学思想的传播站、更新理念的着力点。因此,评课对于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推进新课程实施、提高教学质量、发展教育理论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但实际上,评课场面冷清,评课往往是教研组长、领导、专家评得多,教师参与评课面窄,大多属于被动发言,评课活动难以形成各抒己见、畅所欲言的热闹场面。

当校本教研成为学校日常工作的一部分,当研究和交流成为教师的职业习惯时,如何为教师的专业成长提供更广泛的交流平台,就成了一个更值得思索的问题。

一、设想

为了在学校形成一种对话机制,为教师之间进行信息交流、经验分享和专题讨论提供平台,就要倡导科学精神和

实事求是的态度,营造求真、务实、严谨的教研氛围。面对存在的问题,江苏省镇江市中山路小学利用网络平台,搭载网络快车,开展教研创新,实施网上跟帖评课。所谓网上跟帖评课,即要求上课教师在上课的前一天把上课内容的 教学设计 上传至论坛,使听课教师可以首先熟悉开课内容和教学设计,所有听课教师随后进行跟帖评课,最后由上课教师根据评课反馈的情况和自我感悟撰写教学随笔;或定期将专家讲座、名师课堂教学实录发至论坛,所有教师看后再进行跟帖评课。当然,教导处对所有评课帖都要进行检查,并定期评定。

1.故事一:每年一届的青年教师评课活动后,中山路小学都要进行集体评课。在评课活动中,总是几位领导讲话,大多数老师则习惯于做听众,而很少发言,更别说刚工作不久的新教师了。去年,学校将专家的课堂教学实录和讲座发到网上,要求全体老师对听的每节课、每个讲座进行跟帖评课。没想到,老师们畅所欲言,效果出乎意料的好。

一位工作不久的老师对一位特级教师的课这样评到:听了孙老师的课,我有几点不成熟的看法:①在全文的解读中,教师和学生之间进行了真实有效的对话。教师着重启发学生自主感悟,在引领学生理解的过程中“点”“拨”尤其到位;②教师讲解课文着重从侧面讲述,通过对水、筏、客的解析,突显了艄公的形象。③教师那一段“不是我们胆子小,而是______”恰如其分地点出了人物的特点,鲜明而生动。④另外,课的开头有一问“黄河在你心目中是什么?”我认为可以删繁就简。在生活中,黄河给学生的印象并不深,教师不必“顾左右”而“言它”生生往“母亲河”、“摇篮”上拽。在本课中,不是因为黄河的伟大而显得艄公伟大,而是因为黄河“波涛汹涌”、“浊浪排空”显得主人公了不起。试想:黄河如果是条波澜不惊的河流,再重要,艄公的本领也没什么出奇了。

我们能说这样的质疑没有道理吗?再看一位数学老师对语文课的评点:

运用语言的魅力,润物细无声

10月14日,我聆听了特级教师孙老师的观摩课和精彩报告。他以丰富的人生积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精湛的教学艺术向我们展示了课堂教学的崇高境界,使我如沐春风,如饮甘露,充分领略了教育教学无穷的艺术魅力。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教师的语言修养在极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的脑力劳动的效率。”新课改对教师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要给学生一滴水就要有源源不断的常流水,而我们教师的课堂用语与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学习的效果都紧密联系。要想教学生学会说话,使学生的语言文字能力提高,我们自己也必须要先学会说话。几位老师的课堂之所以充满生机,之所以能牵动学生及听课老师的心,离不开他们自身的魅力与文化底蕴。“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孙老师就是把学生看作自己的朋友,以机智幽默的语言,叩开了儿童丰富多彩的童心世界。课堂上,孙老师处处对学生进行积极的鼓励,肯定学生的学习态度和思维,从而激发了学生的上进心。课堂上的即兴语言更如行云流水,不着痕迹地使学生受到潜移默化的熏陶。这样充满情趣的评价就像一条条潺潺的小溪,一串串动听的音符在每个学生的心头荡漾,使学生感到了温暖。课堂上,以读入境,以声传情,渲染气氛,学生在示范和总结中吸收运用,提高了口头表达能力。听孙老师的课,感觉是生活在诗的海洋中。孙老师身上流露出的文化气息使我明白了:作为一个语文老师,应该以读书人的状态生活,应该用读书来充实自己,用读书来改变自己。数学老师也应如此。

2.故事二:刘老师曾聆听了全国小语会组织的全国青年教师评课活动,回来后,选取了《升国旗》一课在校内上汇报课。按惯例,课后大家就是分组坐下来评评课。一直以来,组织这样的评课活动,效果都很一般。大家习惯于谈一些表面的课堂气氛、学生的表现、最后的结果等,似乎只是一种程式化的东西,似乎不太乐于把自己的一些想法拿出来与别人分享,也不愿意对上课老师的教学环节的设计、教材的处理、教学内容的理解进行什么质疑。可能大家都明白,要准备一节公开课,上课老师花了很多心思,想了不少办法,何况这是全国参评课的“移植”,所以都不忍心对上课老师的辛勤付出给予一丁点的否定。评课活动一时竟然冷场了。于是,学校请来听课的市教研室的老师先评课。他对刘老师的课堂教学进行了客观的评价,然后请大家就这节课的最终效果发表意见。学校立即请全体听课教师来到电脑房进行网上评课,谈谈此节课的目标是否达成,并分析原因。三十几个帖子陆续发出,大家开始对刘老师的课进行圈圈点点……刘老师听取了大家的意见,结合自己的想法,第二天又换了班级用不同教法执教了《升国旗》一课,结果课堂教学实在了许多。后来,大家又在网上对刘老师的二次执教进行了评点。刘老师不舍不弃,进行第三次执教,使得这一课的教学臻于完美。在镇江市青年教师的语文评课中,刘老师获一等奖。

3.故事三:中山路小学曾经实施了开放式随堂听课制度。每天下午放学后由教务处随机抽签,确定第二天开课的语数外三名教师,他们要将第二天的执教内容和教学设计发到网上。学校要求同年段的同学科教师必须听课,并填写一份《课堂教学评价表》,由教务处将听课教师的意见汇总后于听课当天反馈给上课教师。这样的评课方式,参与的教师多了,反馈的速度快了,但由于听课者“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常常出现评课者对某一教学细节甚至对整节课的评价完全相悖的情况。而这些不同的意见由于得不到碰撞,结果孰是孰非莫衷一是,执教者特别是青年教师得到这些评价后往往不知所措。

改为网上评课后,执教者对评课老师的不同意见可展开讨论,对教学情况进行反思:教学目标达到了吗?达到的标志是什么?课堂教学的预先设计和实际进程有无差距?怎么处理的?这堂课存在哪些问题?哪个是最关键性的问题?下一节课该如何处理这个关键性的问题?这样,执教者就可以通过结合评课意见对自身教学实践经验的追思反省,检视自我,“回诊”自己的教学行为,积极寻求新理念和新策略来剖解问题,再跟帖重新设计教学思路,写出 教学反思 。

二、反思

1.网上评课拓展了评课的时空。因为教师都有各自的教学任务,校内、组内开课后的评课经常因为时间不合适而不得不走过场。通过网络平台进行跟帖评课,时间的机动性增强了,教师可以在任意时间进行跟帖评课。同时,听课教师也能预先熟悉开课内容和教学设计,且准备充分,从而改变了听课“勤于笔记”的情况。在预知得跟帖评课的情况下,不仅参与,而且听课的目的性更强了。

2.网上评课增加了评课的理性思考。跟帖评课作为书面评课,当老师们用文字的形式表述自己评课时,他们不再是随意的三言两语,而是仔细推敲,查看他人的评课,查阅有关的资料,并引经据典地阐述自己的观点,反思自己的教学。每次由开课教师评选一则优秀评课的活动,都会使老师们得到极大的激励。同时,教师们从评课中得到启示,再进行教育叙事,无形中也就促进了自我的专业成长。

3.网上评课营造了浓厚的研究氛围。跟帖评课参与,各抒己见。无论是开课教师,还是听课教师,都能在相互交流中提高认识,在观点碰撞中得到发展。网上评课,教师们不仅善于赞赏更敢于质疑,相互间洋溢着民主平等、信任融洽的教研氛围,这正是我们期待并致力于营造新型教研文化的结果。因为校本教研需要一种共同分享经验、互相学习、彼此支持、共同成长的共赢的教研文化来支撑。中山路小学一直提倡人文关怀,尊重和保护教师参与研究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增强专业自信心,为教师创造务实、民主、宽松的教研环境,加强教师间的沟通、交流和对话。开放式随堂听课和网上评课的结合,不仅使学校能随时掌握教学第一线的情况,及时发现典型,推广经验;及时发现问题,提出整改意见,还有利于教师间互相交流、互相学习,有利于良好教研氛围的形成。

4.网上评课增加了教师积极主动地教学反思。对开课教师而言,每一次开课和阅读网上的评课意见,都是全方位反思自身教学思想和教学行为的过程。如这节课的优点在哪里?不足在何处?其原因是什么?怎样才能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实践证明,强调教师对自己教学行为的分析与反思,建立以教师自评为主,学校领导与教师共同参与的评价体系,有利于教师从教育理论的高度对一些教学现象做出正确的解释,有利于教师的专业化成长。叶澜教授曾说过,“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一定成为名师,如果一个教师写三年教学反思就有可能成为名师。”反思的关键是学会思考,思广则能活,思活则能深,思深则能透,思透则能明。青年教师在上完一节课后,总结课堂得失,反思教育教学成败,清理思路,及时记下疏漏之处,或者把教学过程中给人以启迪的地方写下来。时间一长,教师们就会在无意中惊奇地发现,正是这看似平常却给人深省的课后小记,能使他们经常梳理自己的课堂,调整自己的教学心态,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从而实现专业成长。

三、期待

与传统的面对面交流的教研形式相比,网络教研由于能够建立在深入思考的基础上,从而多了一些理性;由于不

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而多了一些耐性和参与的广泛性;由于网络的虚拟性,参与者能够克服羞怯,放下面子,因而多了一些碰撞和生成;由于便于不同层次的人全方位参与,因而更多一些同伴互助和专业引领。

现在,几乎每次听完课,都会有老师在论坛上发帖评课。接着,共同听课的教师就会跟帖,或是对执教老师的课堂行为习惯进行反思评价,或是对整堂课的设计进行指导评点,或是发表由此课激发的灵感随想,或是对发帖评课老师的意见表示赞同或否定。有时,大家还会在网络上针对某个问题争论不休,网上评课一时热热闹闹。愿网上评课成为教师们畅所欲言的精神家园。

近几年,随着互联网得快速发展,很多学校建设了校园网络,有部分学校的网络还比较先进。校园网络为教师上网提供了平台,有些学校即使没有校园网络,也有很多教师家里通过ADSL等方式上网。教师除了使用聊天、游戏、查找资料、收发电子邮件等一般性的功能,如何有效的利用网络与专家进行点对点的零距离交流以及和全国各地教育同仁就教育教学问题进行深入切磋已经成为教师群体共同的需求。笔者是一名信息技术教师,接触网络有好几年的时间了,现就教师如何开展网络教研与大家一起探讨,相互学习。

一、 网络教研的特点

1、教学丰富

网站拥有大量的教学,主要是教师平时设计的教案和课例,是教师们经验的汇聚,是教师们在长期教学过程中辛勤劳动的结晶。教学主要以文档的形式挂到网站上,方便其他老师下载,大大地提高教师们的备课效率。利用这些能够让教师在教学上举重若轻,在分享同行经验的同时,提高自我,形成良性循环。

2、时效性强

网站上的内容,包括教案、课例、论文以及国内外的教研动态,都是在最短的时间里上传上去的。只要打开教研网站,点击相应的文章,就可以得到最新的消息。这样,有利于教师跟上时代步伐,走在前列。例如,今天有老师上示范课,前一天就已经把整理好的教案上传到网站上,其他教师可以根据教案里的设计思路对上课教师的教学加以评价,大大提高了教研的效率。

3、能突破空间的限制

网络的最大优势就在于能让处于不同地方的人能够互相协作,取长补短,高效完成任务。网络教研正是利用这种优势,使区内、市内、国内甚至国外都能够在同一个网站上交流学习,学习别人的优点,改进自己的教学。在这个方面,我们的教研网站已经在区内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教师们随时随地都能够根据自己的需要,参与区内的教研活动,突破空间的限制,只要拥有一台上网的电脑,就能够拥有大量的教学。这样可以加大教研力度,增强教研效率,形成浓厚的教研氛围。

二、 学科教研网络的构建

1、制定详细的教研,按年级组划分为不同的教研小组,各小组负责自己级组的教研工作。

我们把一到六年级分成低年级组、中年级组和高年级组,每个年级组都有负责教师。这样,我们就可以把任务有地分到每个年级组的手上。再由负责教师按照具体的工作,确定教研专题,制定本学期的工作目标。

2、网络的收集,主要根据本年级组的实际情况进行的收集工作。

我们收集的大部分是本小组教师设计的优秀课例和教案。在本学期当中分阶段收集,包括开学初教材分析,期中的公开课教案设计,期末复习指导等,提供给其他教师参考;也可以是其他的教学,例如原创性的论文、教案、课件;也可以是网络中的优秀教学。此项工作有专人负责,有详细的收集记录。

3、对收集的进行分门别类的整理,形成各教研小组的库。

如上所述,很多不同种类的信息,不进行整理是杂乱无章的。我们需要按照网站上的不同栏目,放到其适当的位置上,方便教师查阅。要是内容越来越多,我们还设计网站自带的搜索引擎,大大地提高效率。此外,我们还定期或者不定期的对库进行更新和删除,尽量做到的最优化整理。

4、定期对进行上传。

根据教研,及时对库内的进行上传,形成区内库,对所有的进行共享,实现的最优化,体现网络教研的优势———开放、交互动态的网络教研平台。可以说,只要有新的,我们都会以最快的速度上传到网站上去。教师如果在同一天不同时刻浏览我们的网站,都会发现有资料的增加。很高的浏览率点击率证明教研气氛非常活跃。

5、期末对网站进行总结交流,定期进行网络教研的总结和经验交流,不断提高网络教研的实效性和实用性,对出现的问题积极探求解决方法,同时也可以通过校园网站对出现问题进行及时反馈。

三、 教研网络的完善与利用

1、 更新教研观念

教育科研必须以教师发展为本,必须确立教师在教育科研工作中的主体地位,让教师成为科研的主人。通过科研来培养教师、提高教师素质,为教师的自我发展服务。教育科研必须以学生发展为本,要研究学生,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尤其要解决学生发展过程中存在的疑难问题,讲求实效。正是因为当前教育具有多元性,传统的教育理念已经难以满足教师和学生的学习要求,要高效、高质地完成教育任务,就要依靠现代化先进的信息技术,具备现代化的教育工具,学习网络知识,掌握有效的途径进行教研学习,让新的教研理念深入人心。

2、 全面提升教师的信息素养

必要的信息素养是贯彻新观念的重要条件。我们向英语教师提出开展网络教研要求,要求教师具备打字和上网的能力,懂得怎样使用计算机以及在网络上与他人交流。开展网络教研,整体提高教师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开展教学研究的水平,提高教研活动的质量和效益。

网络教研在我区实施已经一年,取得了较大的成绩。我们在期里把教师们优秀的课例设计好,并在开学前把教案放到网站上。在每个学期的教材分析会上给教师们提供网站的地址及信息存放的位置。掌握了网络知识以后,教师们就能够参考优秀课例。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们遇到的问题可以及时在网站上专门的话题区提出来,发表自己的看法和意见。

3、 充分收集教学,丰富教研网站

小学英语课堂教学需要教学,特别是教学课件。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决定了他们喜欢从视听觉上捕捉新鲜事物,活泼生动的画面能给他们留下深刻的印象,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其次,学习前人优秀的教学经验和方法也是达到成功的一条有效捷径。我们可以通过网络看到他人优秀的经验和论文,学习别人课例的设计方法,从而使自己的自身发展得到快速的提高。所有这些,我们都可以通过网络得到,可以说网络是有效吸收别人的经验和方法的有效途径,它必然成为教师学习的有力工具。因此,收集教学,丰富教研网站,应该成为每一位教育科研老师的能力和需要。

4、创设浓厚的教研氛围

创设浓厚的教科研学术氛围,鼓励教师进行网络教研。定期在教研网站上发表自己的教研心得体会,提供好的课例教案以及优秀的课件等。表扬做得好的教师,利用有效的奖惩措施帮助教师们增强教科研意识,提高教师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用新老教师结对子的方式,利用新教师的活力结合老教师的经验形成优势互补,就会将网络教研如火如荼的开展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