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工作总结 工作总结

2006年浙江高考作文题目_2006年浙江高考作文题目是

ysladmin 2024-05-18 人已围观

简介2006年浙江高考作文题目_2006年浙江高考作文题目是       如果您对2006年浙江高考作文题目感兴趣,那么我可以提供一些关于它的背景和特点的信息,以及一些相关的资源和

2006年浙江高考作文题目_2006年浙江高考作文题目是

       如果您对2006年浙江高考作文题目感兴趣,那么我可以提供一些关于它的背景和特点的信息,以及一些相关的资源和建议。

1.浙江省2006年各地中考作文题解析

2.历届高考作文试题

3.怎样运用高考作文素材

4.高考作文所有话题汇总(超详)

2006年浙江高考作文题目_2006年浙江高考作文题目是

浙江省2006年各地中考作文题解析

       浙江省2006年各地中考作文题解析

       一、2006年省浙江省金华中考作文题

        写作(60分)

        跨入青春的门槛,追求远大的理想,走进美丽的家园,享受爱心的阳光,触摸科学与时尚……生活是多么精彩!请以“生活因_____而精彩”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在文题横线上填上恰当的词语(如:友谊、诚实、歌声等),除诗歌、剧本外,文体自选,不少于600字,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不得抄袭试卷中的阅读材料。

        解析:

        这是一道半命题作文,首先,我们要审清题中已有的文字,找准题眼。显然,这一文题的题眼是“精彩”两字,所写内容必须展现精彩,让人感知到精彩。限定语是“生活”两字,这个限定语其实并没有给我们多大限定,因为生活的内涵和外延太广了。要我们补充的是“写作的材料”。这种形式的补题可以让作者选取最为熟悉的题材,然后结合“题眼”和“限定语”来表达主题,从而考查学生观察和感知生活的能力。文章的成功的第一要素也就在于写作材料的选择上,如何选择一个贴近生活,表达自我,凸现真情的素材是这篇文章成功的关键所在,相反,空洞乏味、矫揉造作、缺乏个性是这篇文章的大敌。在文体选择上,各种文体都适用。

       二、2006年温州市中考作文题

        写作:(50分)(课改区)

       不要尘封你的心灵/青春的世界里/没有忧郁

        不要学着冷漠/忘了给别人/给自己/一声笑语

        不要蜷缩在书堆里/外面是花香鸟语/阳光属于你

        青春如此可贵/需要你/欣赏、创造、亮出自己

        生活如此美好/师恩、亲情、真诚的友谊/萦绕着你

        世界如此辽阔/等着你/远足、寻访、探索奥秘

        快打开/把心儿打开

        去收获——

        一份惊喜/一份感动/一种人生的美丽

        请以“把心儿打开”为题写一篇文章。可以记叙见闻、经历,谈谈体验、感受,发表议论,展开想像,抒发情感……

        要求:①文体自选(除诗歌外);

        ②不少于600字;

        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

        解析:

        这是一道带有较多提示的命题作文。写命题作文,动笔之前首先必须审明题意,题审不准,将会导致“满盘皆输”。我们首先该看题目“把心儿打开”,从句式来看,这是一句带着点祈使意味的把字句,这里的“打开”一词是比喻义,意为敞开、拥抱、不封闭,不躲藏。分析题目及提示,我们不难发现,我们写作的重点可以放在“为什么要打开”、“怎么打开”、“打开后会怎样”这么几方面中的任何一个方面或多方面。接下来,我们就可以考虑你的文章要解决什么问题,达到什么目的——而这个“什么”必须是你自己对生活的独特认识和感悟。最后再选择一种最适合表达这个写作意图的文体。特别要注意的是,题目中的这首诗歌是作为提示出现的,它是为了启发你的思维而存在的,在写作中不一定要用到。切忌大段地甚至一字不漏地引用,但如果能在你的文章中根据这首诗歌改写或者仿写几句或者一首诗歌倒不失是一个好的得分亮点。

       三、浙江省2006年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作文题

        (一) 写作(60分)

        根据要求作文。

        先哲曾把读书喻为“灵魂的壮游”,一卷在手,日月山川、兴衰变迁、悲欢离合便如沿途的风景扑面而来,铸就人类仰望的姿态,从而达到精神的高度。在满目风景中,人们更可以执书对酒,偃仰歌啸,为佳词妙句、昔人情怀而击节称叹。但是,假如有一天,世上的书籍突然消失,我们的生活将走向何方?我们的心灵又将栖居何处?

        请以“假如世上没有了书”为题写一篇作文。可以大胆想象,讲述故事,也可以抒发感情,发表议论等等。

        要求:①文体自选。

        ②文章不少于600字,诗歌不少于16行。

        ③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解析:

        没有了书,世界将会怎样?这个问题似乎有点杞人忧天,但是,事实上,在网络快速发展的今天,我们已经能够看到在生活的很多角落里,网络正在以铺天盖地的速度影响着我们的阅读,当有一天,键盘、鼠标、屏幕成为了我们知识的主要媒介,而铅字、油墨、纸张被渐渐遗忘的时候,“书籍”的概念也将退出历史的舞台,那个时候,我们是该高兴还是悲哀呢?这是我拿到这个题目时的第一个感想,我想可能也是出题者的意图之一。

        这道作文题还让我想起了有一年的高考作文题“假如记忆可以移植”,同样,写好这类文章的关键首先是要有一种丰富而独特的想象力,历,人类和书籍之间曾有过多少感人的故事,“书”是人类的精神食粮,“书”是历史的见证者,“书”是知识的传承者,“书”是心灵的栖息地……而有一天,“书”走了,人类将会怎样?还能诗意地栖居吗?还能骄傲地发展吗?曾经为书而痴狂的那些故人如果地下有知的话又将作如何观呢?

       四、浙江省宁波市中考作文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50分)

        铅笔即将被装箱运走,制造者很不放心,把它带到一旁跟它说:“在进入这个世界之前,我有5句话要告诉你,如果你能记住这些话,就会成为的铅笔。”

        这5句话是:

        1、你将来能做很多大事,但是有一个前提,就是你不能盲目自由,你要允许自己被一只手握住;

        2、你可能经常会感受到刀削般的疼痛,但是这些痛苦都是必须的,它会使你成为一支更好的铅笔;

        3、不要过于固执,要承认你所犯的任何错误,并且勇于改正它;

        4、不管穿上什么样的外衣,你都要清楚一点,你最重要的部分总是在里面;

        5、在你走过的任何地方,都必须留下不可磨灭的痕迹,不管是什么状态,你必须写下去。

        要记住,生活永远不会毫无意义。

        要求:从5句话中任选一个角度构思立意,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立意自定,题目自拟,文体自选。

        要求:1、将题目补充完整,所填词语要与科学技术相关。

        2、文体不限,不少于600字。

        3、文中不出现与本人有关的人名和校名。

        解析:

        这个作文题没有给定话题。没有给定话题的作文我们称之为“新型话题作文”。新型话题作文可以说开放性更大,取材更宽泛,立意多向发散,有利于考生创造性才能的充分展示和个性的张扬,体现了话题作文的发展趋势。

        分析这个作文题,制造者跟铅笔说的五句话,都是围绕铅笔自身特点给予它忠告,话语中都带有一定的哲理性。“铅笔”就好比是成长中的学生,“制造者”好比是老师家长,这就使得学生可以联系实际进行写作,当然,发挥想象和联想,让学生换个叙事角度或者用物的视野来写也未尝不可。在角度提炼上,本文的角度可以说是各取所需。第一句:“你将来能做很多大事,但是有一个前提,就是你不能盲目自由,你要允许自己被一只手握住。”从这句话中,学生不难分析出“自由与约束的辨证关系”、“约束(规则、束缚、引导)与成功的联系”等主题。第二句:“你可能会经常感受到刀削般的疼痛,但是这些痛苦都是必须的,它会使你成为一支更好的铅笔。”从中学生自然会联想到孟子的文章《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于是即可提炼出“百炼才能成钢”,“磨难成就人才”等中心。第三句:“不要过于固执,要承认你所犯的任何错误,并且勇于改正它。”显然,“拒绝固执,知错能改”即是主题。第四句:“不管穿上什么样的外衣,你都要清楚一点,你最重要的部分总是在里面。”这句话,关键词是“外衣”和“里面”,这里的“外衣”比喻的是“外在美”,“里面”是指人的“内在”,包括“内在的美”、“内在的素质”等。第五句:“在你走过的任何地方,都必须留下不可磨灭的痕迹,不管是处于什么状态,你都必须写下去。要记住,生活永远不会毫无意义。”这句话是五句话中最难以把握的,这里有几个关键词,如“走过”、“留下”、“写下去”等几个动词,然后再加上“生活永远不会毫无意义”这句话,我们分析综合一下,可以发现,前面这些动词都具有“坚持”、“奋斗”、“执着”等几种意蕴,显然,学生只要围绕这些主题进行写作即可。至于文体选择,那就更宽泛了,可以是议论文、散文、记叙文、也可以是小说、寓言、童话等。

        当然,这个题目也有它的审题陷阱或者理解误区,最关键的是,这个“新型话题作文”是集合了材料作文和话题作文的特质,又区别于普通的材料作文或话题作文,平时的材料作文多是让学生根据一个事例或者一段话,从中提炼出一个具有一定的统观性的观点进行写作,话题作文多是给定话题进行写作。而这个作文提供的材料关键部分是五句话,然后让学生“根据材料,联系实际,任选一个角度构思立意”,也就是说,不需要五句话面面俱到,只要任选一个角度提炼中心进行写作即可。而至于“铅笔”、“制造者”等这些角色,在文章中不必要再出现了。当然,如果有学生想给这个故事续写个寓意深刻的结局,那也是很棒的构思。

        从这些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出,学生只要任选一句话,围绕这句话选择一个合适的角度就可以进行构思写作。显然,出题者的意图是希望在写作上给学生很大的自由选择和思考的空间,让学生根据自身特点来选择角度进行写作,鼓励学生发表自己不同的见解,尽量避免了因题目的性所带来的考试结果的偶然性。这种命题方法在历年各地的语文中考卷中较少出现,题型新颖灵活,并且让每个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的条件和广阔的空间”,能真正地考查出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写出真情实感的个性化文章。

       五、2006年浙江省丽水市中考作文题(60分)

        请以“感谢_____________”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文体不限,不少于600字。

        2、文中不出现与本人有关的人名和校名。

        解析:

        这是一道没有太多提示的半命题作文,文题非常简洁明了,题眼是“感谢”两字,是个动词,补充的是一个动宾短语中的“宾语”,这个“宾语”可以是名词、形容词、动词,也可以是一个短语或一句完整的句子。它是作为写作的主要材料出现的。“感谢”(或者“感恩”)在中考试题中曾以话题作文或命题作文的形式多次出现过,它需要考生有一颗知道感恩的心,有一种捕捉生活细节的敏感,一个人感谢的不一定是大恩大德,我们只要带着感激的心情看待这个世界,黎明的日出、傍晚的夕阳、关切的言语、善意的举动、无声的付出、微小的收获、人世间的真善美、社会上的假恶丑……这些都将成为我们感激的对象。此外,在感激对象的选择上尽量避免过于的笼统抽象和普通,一定记住要以“内容熟,取材易”、“口子小、角度新”、“立得住、站得稳”为原则,反复认真筛选,留下自己最有把握写好的内容。

       六、2006年浙江省温州市中考作文题

        写作:(非课改区)(60分)

        自然界的山川草木使我们流连忘返;文学作品中的精彩世界令我们心驰神往。家乡的风土人情,丰富的人文内涵值得感悟;课余的琴棋书画,无穷的生活乐趣值得回味。探究,给我们生活带来发现的惊喜;合作,使我们得到收获的喜悦……

        花季如诗,生活如画,诗情画意,令人陶醉。

        请以“陶醉”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⑴题目自拟;

        ⑵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⑶不少于500字;

        ⑷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

        解析:

        这是一篇话题作文,“陶醉”是一个动词,它的意思是很满意地沉浸在某种境界情感或思想活动中。与它意境或意义类似的是“沉浸”、“专注”、“沉醉”、“流连忘返”等,是个褒义词。这个动词的发出必然存在一定原因,而这原因即是文章的题材,一花一草,一人一物,一文一曲,一言一行,一情一境等都将是我们陶醉的对象,取材的时候可以围绕主题,选择真实典型熟悉的材料,根据需要,可以是一个材料的铺陈,也可以是多个材料的组合。另外要注意立意的健康,如有些同学把“陶醉”延伸理解为“沉迷”、“沉溺”等贬义词,然后写成了“沉溺于网络游戏”、“沉迷物质享受”等,那自然就偏离话题了。

       七、2006年浙江省嘉兴市中考作文题

        写作:(60分)

        请以“_____________也美丽”为题作文。

        要求:1、不少于600字。

        2、文中不出现与本人有关的人名和校名。

        解析:这是一则“命后半题”的半命题作文。没有提示语,但如果因此认为这个文题的审题难度不大的话那就错了。题目中有一个副词“也”,一个形容词“美丽”。其中“美丽”是题眼,限定了性质,这并不难看出。但是,“也”这个副词却不可忽视,它让我想起了一部美国**《修女也疯狂》,这里的“修女”和“疯狂”本来似乎是八竿子也打不到一起的,所以,当两者必须联系起来的时候,中间加了一个“也”字,表现出了一种出乎意料的效果,让人眼前一亮,意趣十足。由此观之,前面所要补充的材料与“美丽”之间不太可能是一种必然的联系(如“春天也美丽”、“童年也美丽”、“成功也美丽”等显然不适合),而该存在些类似于“修女”和“疯狂”之间的关系,如“初三也美丽”、“苦难也美丽”、“孤独也美丽”、“泪水也美丽”等。

       八、2006年浙江省湖州市中考作文题

        写作(50分)

        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白芳礼,天津的一位平凡的老人,在生命的最后18年,省吃俭用、顶风冒雨奔波在街头,把蹬三轮车积攒的近35万元钱,捐给了天津的多所大中小学,资助了近300名贫困学生,而他的个人生活几近乞丐,私有财产账单上是一个零。他把物质生活压到最低点,却把能量释放到度。一年365天,他没歇过一天。如果按每蹬1公里三轮车收5角钱计算,老人奉献的是相当于绕地球赤道18周的奔波劳累。这不是神话,白芳礼倾尽所能地把他的光和热洒向了众多需要帮助的学生。2005年9月23日早晨,93岁的白芳礼静静地走了。无数活着的人在口口相传中记住了他——蹬三轮车的老人。

        白芳礼老人的事迹曾感动了无数善良的人。我们每个人心中都会有一些让自己感动的人和事。回想一下,你感动的人和事是什么?请以“感动”为话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①题目自拟,文体自选。

        ②字数不少于600字;如写成诗歌不少于16行。

        ③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

        解析:这是一道话题作文,“感动”是一种因外界的人事物所引发的来自心灵与情感的体验,可以是个体的,也可以是大众的;可以是瞬间的,也可以是长久的。本话题之前的材料选用的是社会上的一个热点新闻,它启发了我们,“感动”并不一定来源于舍生忘死,并不一定需要有什么轰轰烈烈的举止,一个普通的人,一件普通的事,一段普通的岁月,只要心向着善良,必将感动别人,“感动中国”。这个作文题的审题并不难,但存有一个陷阱,那就是题材上必须写“人和事”,而不能是其他的。此外,选择的题材首先必须是曾经真切地感动过自己的,只有感动过自己的东西才有可能会感动读者。本话题更适合写记叙文或散文。

历届高考作文试题

       看看行不。 2006年高考作文题目 广东 一个雕刻家在细心雕刻一块尚未成形的大理石,头部、肩膀都已雕刻成形,雕成了一个美丽的天使。这时,一个小女孩问雕刻家:你怎么知道天使藏在石头里的?雕刻家回答:石头里本没有天使,但因为我是在用心雕刻。请以雕刻心中的天使为话题,写一篇800字的作文。 全国卷Ⅰ(河北、陕西等): 一只鹰抓了一只羊,乌鸦想学鹰抓羊,但由于能力不够,结果被牧羊人抓到了。根据材料作文。 全国卷Ⅱ: 目前中国读书的人越来越少。中年人说没时间,青年人说不习惯。还有的人说买不起书。相反网上阅读的人越来越多。根据材料作文。 全国卷III: 以“书”为主题作文 北京: 《北京的符号》 天津: 愿景,词义是:所向往的前景。请以“愿景”为题作文。 浙江: 据《列子》记载:子贡倦于学,告仲尼曰:“愿有所息。”仲尼曰:“生无所息。”请以生无所息/生有所息为话题作文。 江苏: 以“人与路”为话题作文。山东“仰望星空的人总以为星星是宝石,晶莹透明,没有纤瑕,飞上星星的人知道那里有灰尘、石渣,和地球一样复杂”。请以此为题作文。 湖南: 写一篇谈意气的议论文。 安徽: 以“读”字为题写篇作文。 上海: 《我想握住你的手》 湖北: 三思而后行、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举一反三……请根据你对以上词语或你所熟悉的其它带“三”词语(注意“三”在词语中的含义)的联想与感悟作文。 福建: ①诸葛亮借箭未满十万支②戈多来了③留下一点空白 任选一个话题作文。 江西: 请以“雨燕减肥”为话题,题目自拟,题材不限。 四川: 以“问”为话题作文。 重庆: 《走与停》 辽宁: 《肩膀》

怎样运用高考作文素材

       历届高考作文试题

       1951:一年来我在课外努力地工作

        论增产节约的好处

       1952:我投到祖国的怀抱里来

        记一件好人好事

       1953:写一个你所熟悉的革命干部

        记我最熟悉的一个人

       1954:我的报考志愿是怎样决定的

       1955:我准备怎样做一个高等学校的学生

       1956:我生活在幸福的年代里

       1957:我的母亲

       1958:当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公布的时候

        大跃进中激动人心的一件事

        记整风运动中的一件事

       1959:记一段有意义的生活

       1960:我在劳动中受到了锻炼

        大跃进中的新事物

       1961:我学了毛主席著作以后

        一位革命先辈的事迹鼓舞着我

       1962:说不怕鬼/雨后(两选一)

       1963:唱《国际歌》时所想起的

        “五一”劳动节日记

       1964:读报有感——关于干菜的故事

       1965:谈革命与学习

        给越南人民的一封信

       (1966—1976:高考中断了11年)

       1977年各省市自治区高考作文试题

       北京 我在这战斗的一年里

       天津 他象雷锋同志那样

        宏伟的目标鼓舞着我

       上海 “知识越多越反动”吗?

        在抓纲治国的日子里

       河北 我将怎样度过今后不平凡的二十三年

        园丁赞歌

        ——记我最尊敬的一位老师

       湖南 心中有话向党说

       四川 《一个青年矿工的变化》读后感

       浙江 路

       陕西 难忘的一天

        致全国科学大会的一封信

       山东 难忘的—天

       河南 我的心飞向毛主席纪念堂

       吉林 伟大的胜利

       ——难忘的一九七六年十月

       甘肃 不到长城非好汉

       福建 《大庆见闻一则》读后感

       江西 难忘的时刻(理科)

        当我想起雷锋的时候(文科)

       江苏 苦战

       湖北 学雷锋的故事

       辽宁 在沸腾的日子里

        谈青年时代

       云南 攻书莫畏难

        青松赞

       宁夏 在我报考大学的时候

        难忘的一天

       新疆 每当想起敬爱的周总理(文科)

        驳“难”

        在攀登的起点上(理科)

        大治之年里的几件小事

       山西 为四个现代化做贡献

       安徽 从“科学有险阻,苦战能过关”谈起

       广西 难忘的日子

        我们要继承革命前辈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

       内蒙古 谈实事求是

        在红旗下

       黑龙江 每当我唱起《东方红》

       1978年高考作文试题

       细读下面这篇文章,然后把它缩写成一篇五百至六百字的短文。要求做到:

       1. 按原文内容缩写,不要写成读后感之类,否则扣分。

       2. 突出原文的中心思想,全面地、准确地反映原文的要点。

       3. 缩写成的文章要首尾连贯,不能写成提纲。

       4. 思路清楚,文字通顺。

       5. 全文不得超过六百字,否则扣分。

       6. 注意书写格式,每个字占稿纸一格,每个标点也占一格。

       速度问题是一个政治问题

       ×××在全国工业学大庆会议上曾经指出:“建设速度问题,不是一个单纯的经济问题,而是一个政治问题。特别是从国际阶级斗争的形势来看,这个问题的政治性质就更加尖锐。”余秋里同志在人大常委会全体会议上说:“怎么样才能够把国民经济的增长速度搞得更快一些,这是全国上上下下普遍关心的一个大问题。”我们的伟大祖国,已进入一个新的历史发展时期。我们一定要把速度问题牢牢记在心坎上,落实在行动上。有了高速度的思想,才有高速度的行动。要时时计算三年、八年、二十三年这个时间表。时间就是速度。我们要做时间的主人,用革命加拚命的精神,争时间,抢速度,大大加快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步伐。

       伟大领袖毛主席早在一九五八年就提出了“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的灵魂是高速度。高速度全面体现了多快好省的要求。我们要求的高速度是在高质量、低消耗的基础上的高速度。做不到高质量,低消耗,只能多快,不能好省,最终仍然没有真正的高速度。在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的指引下,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速度曾经是相当高的。有些工业部们,如石油工业,甚至做到了持续地高速度发展。但是近几年来,林彪反党集团,特别是“四人帮”,疯狂地干扰、破坏毛主席的无产阶级革命路线,狂叫“宁要社会主义的低速度,不要资本主义的高速度”,从根本上反对、破坏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他们违背了毛主席的指示,另搞一套,造成了极其严重的后果,使我们的发展速度远远落后于预期的目标。

       毛主席在光辉的鞍钢宪法中提出了大搞技术革新和技术革命的号召。毛主席还指示要迎头赶上和超过世界先进水平。并且指出,要学习外国的一切好的经验,把向外国学习与独创精神结合起来,走我国自己的工业发展的道路。大搞生产技术革命的群众运动,是高速度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的一个不可缺少的重要方面。要高速度发展我国国民经济,科学一定要走在生产前面。要尽可能快的学会和采用当今世界上最先进的科学技术,不然,怎么能迎头赶上呢?“四人帮”百般压制广大干部,科学技术人员和工人群众进行技术革命和技术革新的积极性,把学习外国的好经验,引进必要的先进技术,诬蔑为洋奴哲学、卖国主义。结果推迟了高速度发展我国社会生产力和赶上世界先进科学技术水平的时间,破坏了我国的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

       我国的农业、工业、交通运输、基本建设,都需要有一个高速度的发展。有没有可能呢? ×××在全国工业学大庆会议上的讲话中,已经给我们作了全面,深刻的回答:“今后二十三年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能不能比过去二十八年更快更好一些呢?我们认为是完全可能的。我们有了二十八年中建设起来的物质基础。我们有了二十八年中取得的经济建设正反两个方面的经验。最重要的是经过文化大革命,粉碎林彪、“四人帮”反党集团,全党的团结更加坚强了,全国人民的觉悟更加提高了,广大干部和群众的革命精神振奋起来,可以甩开膀子大干社会主义了。由于这些有利条件,再加上我国人口众多,幅员辽阔、资源丰富,今后的二十三年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毫无疑问,将比过去的二十八年更快更好。只要我们抓纲治国,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我们的发展速度完全有可能大幅度地增长。各级领导同志对这一点一定要有正确的认识。加快国民经济发展速度,工人欢迎,农民欢迎,全国人民都欢迎,关键在于领导思想要跟上去。要相信群众,依靠群众,三大革命运动一起抓,为高速度发展生产力而奋斗。四个现代化的宏伟规划,高速度的奋斗目标,一定能把亿万群众大干社会主又的极积性充分调动起来,把人们的聪明才智充分发挥出来。这个力量是无穷的,什么奇迹都能创造出来。

       加快速度不是一句空话,需要扎扎实实地下功夫。一定要按照唯物论、辩证法办事,实事求是,埋头苦干,尊重科学,鼓实劲,不鼓虚劲。有困难就向群众讲清楚,群策群力,战胜困难。一定要抓主要矛盾。在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内,要想有高速度,从全国看,首先要集中力量突破薄弱环节,特别是要把煤、电、运输等薄弱环节搞上去。

       1979年高考作文试题

       细读下面这篇文章,把它改写成一篇“陈伊玲的故事”。要求做到:

       1、按原文内容写一篇以陈伊玲为中心的记叙文,不要另外编造情节,不要写成《第二次考试》的缩写,否则扣分。如写成诗歌、读后感之类,均不给分。

       2、要有明确的中心思想,注意材料的剪裁和组织。

       3、层次清楚,结构完整。

       4、语言通顺,标点正确,不写错别字。

       5、字数以六七百字为好,最多不得超过800字(包括标点),否则扣分。

       6、注意书写格式,每个字占稿纸一格,每个标点也占一格。

       第二次考试

       声乐专家苏林教授发现了一件奇怪的事情:在这次参加考试的200多名考生中,有一名20岁的女生陈伊玲,初试时的成绩十分优异,声乐、视唱、练耳和乐理都列入优等;尤其是她的音色美丽、音域宽广,令人赞叹。而复试时却使人大失所望。苏教授一生桃李满天下,但这样年轻而又有才华的学生却还是第一个,这样的事情也还是第一次碰到。

       那次公开的考试是在一间古色古香的大厅里举行的。当陈伊玲镇静地站在考试委员会的几位声乐专家面前,唱完了冼星海的那支有名的《二月里来》时,专家们不由得互相递了递赞赏的眼色。按照规定,应试者还要唱一支外国歌曲,她唱的是意大利歌剧《蝴蝶夫人》中的咏叹调《有一个良辰佳日》。

       她那灿烂的音色和深沉的感情惊动了四座。一向以要求严格闻名的苏林教授也颔首赞许,在他严峻的眼光里,隐藏着一丝微笑。大家都注视着陈伊玲,嫩绿色的绒线上衣,咖啡色的西裤,宛如春天早晨一株亭亭玉立的小树。在众目睽睽之下,这个本来从容自若的姑娘也不禁有点困惑了。

       复试是在一星期后举行的。录取与否取决于此,它将决定一个人的终身事业。经过初试这一关,剩下的人现在已寥寥无几,而复试将在更加严格的要求下进行,本市有名的音乐界人士都到了。这些考试委员和旁听者在评选时几乎都带着苛刻的挑剔神气。但是大家都认为,如果合乎录取条件的只有一个,那么这人无疑应该是陈伊玲。

       谁知道事情却出乎意料之外。陈伊玲是参加,复试的最后一个人,唱的还是那两支歌,可是声音发涩,毫无光彩,听起来前后判若两人。是因为怯场、心慌,还是由于身体不适,影响声音?人们甚至怀疑到她的生活作风是否有不够慎重的地方!在座的人面面相觑,大家带着询问和疑惑的眼光望着她。虽然她掩饰不住脸上的困倦,一双聪颖的眼睛显得黯然无神,那顽皮的嘴角也流露出一种无法诉说的焦急,可是就整个看来,她是明朗、坦率的,可以使人信任的。她抱歉地对大家笑笑,飘然走了。

       苏林教授显然是大为生气了。他一向认为,要做一个真正为人民所爱戴的艺术家,首先要是一个高尚的人,一个各方面都能成为表率的人!这样一个自暴自弃的女孩子,是永远也不窗口,有一个孩子有事没事地张口唱着:

       “咪——咿——咿——咿——吗——啊——啊——啊——”仿佛歌唱家练声似的。苏林教授不禁微笑了:“这准是她的家!”他猜对了,那孩子敢情就是陈伊玲的弟弟。

       从孩子嘴里知道:她姐姐是个转业军人,从文工团回来的,到了上海被分配在工厂里担任行政工作。她是个共青团员,又积极又热心,不管厂里也好,里弄也好,有事找陈伊玲准没有错!两三天前,这里因为台风造成电线走火,烧毁了不少房子。陈伊玲为了安置灾民,忙得整夜没睡,影响了嗓子。第二天刚好是她复试的日子,她说了声:“糟糕!”还是去参加考试了。

       这就是全部经过。

       “瞧,她还在那儿忙着哪!”孩子向窗外扬了扬手说,“我叫她!我去叫她!”

       “不用了。请转告你姐姐,她经第二次考试,已经录取了!”

       苏林教授从陈伊玲家里出来,走得很快。他心里想着:这个女孩予完全有条件成为一个优秀的歌唱家,我几乎犯了一个错误]这天早晨,有什么使人感动的东西充溢在他胸口,他想赶紧回去把陈伊玲的故事告诉每一个人。

        (何为原作,有改动)

       1980年高考作文试题

       仔细阅读下面这篇短文,联系自己的实际情况,写一篇读后感。要求做到:

       (1)观点正确,中心思想明确,紧扣原文发表感想,联系自己的事例要具体、恰当。

       (2)结构完整,段落层次清楚,语言通顺,标点正确,不写错别字。

       (3)注意书写格式,每个字占稿纸一格,每个标点也占一格。字数最多不得超过1000字,否则扣分。

       (4)字迹清楚,卷面整洁,否则扣分。

       注意:本题要求写读后感,如果根据原文改写或扩写,则不给分。用诗歌形式写也不给分。

       画 蛋

       达·芬奇(公元1452—1519年)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一位卓越的画家。他从小爱好绘画,父亲送他到当时意大利的名城佛罗伦萨,拜名画家佛罗基奥为师。老师不是先教他创作什么作品,而是要他从画蛋入手。他画了一个又一个,足足画了十几天。老师见他有些不耐烦了,对他说:不要以为画蛋容易。要知道,1000个蛋当中从来没有两个是形状完全相同的:即使是同一个蛋,只要变换一下角度去看,形状也就不同了,比方说,把头抬高一点看,或者把眼睛放低一点看,这个蛋的椭圆形轮廓就会有差异。所以,要在画纸上把它完美地表现出来,非得下一番苦功不可。佛罗基奥还说:反复地练习画蛋,就是严格训练用眼睛细致地观察形象,用手准确地描绘形象;做到手眼一致,不论画什么就都能得心应手了。后来达·芬奇用心学习素描,经过长期艰苦的艺术实践,终于创作出许多不朽的名画,成为一代宗师。

       作文题:读《画蛋》有感

       1981年高考作文试题

       仔细阅读下面这篇短文,写一篇读后感。要求做到:

       (1)观点正确,中心思想明确,紧扣原文发表感想,联系实际具体、恰当。

       (2)结构完整,段落层次清楚,语言通顺,标点正确,不写错别字。

       (3)注意书写格式,每个字占稿纸一格,标点写在格内。字数不要超过1000字。

       (4)字迹清楚,卷面整洁,否则扣分。

       注意:本题要求写读后感,如果根据原文改写或扩写,则不给分。用诗歌形式写也不给分。

       毁树容易种树难

       杨树横着种可以活,倒着种也可以活,折断它再种仍然可以活。

       可是,十个人种树,只要一个人毁它,就没有一棵杨树活了。

       种树的人十个之多,种的又是很容易活的杨树,却经不住一个人毁它。原因是什么?毁树容易种树难。

       作文题目:读《毁树容易种树难》

       1982年高考作文试题

       先天下之忧而忧 后天下之乐而乐

       注意:

       1.必须写议论文。不要写成诗歌或其他文体。

       2.必须先在试卷上拟出简明提纲,然后作文。

       3.作文要求观点正确,中心思想明确,内容充实;结构完整,段落层次清楚,语言通顺;标点正确,不写错别字。

       4.每个字占稿纸一格,标点写在格内。不要超过1000字。

       5.字迹清楚,卷面整洁。

       1983年高考作文试题

       一、仔细观察上面这幅漫画,写一段说明性文字,向没有看过这幅画的人介绍画面内容,字数在300字以内。不要写成诗歌或抒情散文。

       二、根据上面这幅漫画的内容,自拟题目,写一篇议论文,字数在800字以内。不要写成诗歌或抒情散文。

       1984年高考作文试题

       有的同学说:“每逢作文,自己常常感到无话可说,只好东拼西凑,说一些空话套话,甚至编造一些材料。”

       有的老师说:“每次学生作文,我都辛辛苦苦地批改、讲评,但是学生往往只看分数,不注意自己作文中存在的问题,所以提高不快。”

       请针对上面两段话所反映的情况,联系自己和周围同学的现状,以对中学生作文的看法为中心,写一篇800字左右的议论文,题目自定,要求做到观点明确,有所分析,有真情实感。

       1985年高考作文试题

       澄溪中学附近有一家前进化工厂,工厂天天向外排放有毒的气体和废水。广大师生和附近居民长期处在被污染的环境中,身体健康受到损害,工作学习受到影响。几年来,学校多次向工厂提意见,要求妥善解决污染问题。但厂方以生产任务繁重、技术力量薄弱和经费开支太大等为理由,一再拖延,至今未能解决。

       试就上述问题,以“澄溪中学学生会”的名义,给《光明日报》编辑部写一封信,反映情况,申述理由,呼吁尽快解决。

       注意:

       1.要求符合书信格式,最后署名一律写“澄溪中学学生会”,不得写个人的姓名,不得透露所在地区和学校,否则扣分。

       2.可在上述内容的基础上,适当补充有关材料。

       3.不少于500字。

       作文题目:给《光明日报》编辑部的信。

       1986年高考作文试题

       一棵树不能改变气候,只有森林才能改变气候,而形成一片森林又需要一定的条件。如果温度适宜,树木就迅速生长起来,形成茂密的树林,大片森林的出现,会使气候变得更好。

        这里说的是一种自然现象,社会生活中的某些现象也有类似之处。请从现实生活中选择一个有意义的话题,用上述现象作比喻,发表自己的见解。全文不少于600字,副标题自定写在横线上。

        题目:树木·森林·气候

        ——谈

       1987年高考作文试题

       1、1987年6月,A县举行小学生游泳比赛,育民小学取得了团体冠军。

       2.1986年初,育民小学一位老师提出建议:“我们这里河湖港汊很多,应该充分利用这一自然条件,为校内学生举办游泳训练班。”

       3.1986年4月,育民小学校务会议同意了这一建议,并决定请一位教练进行理论指导。

       4.1986年4月中旬,育民小学听到一些家长的反映。有的家长说:“举办游泳训练班会不会影响孩子们的学习?有的家长说:“我们的孩子从小在水里泡大的,还要训练什么?”

       5.1986年5月初,育民小学校长在家长会上说:“我们举办游泳训练班有两个目的:一是增强学生体质,一是为国家培养体育人才。近年来,我国游泳水平有了很大提高,出现了一些具有国际水平的优秀运动员,在一些国际比赛中拿了不少金牌,但和世界游泳强国相比,还有很大差距。至于说在水里泡大的孩子不需要专门训练,这种认识是片面的。在水里泡大的孩子要成为游泳健儿,也必须有理论指导和严格训练。”

       6.1986年5月,在取得家长同意后,育民小学游泳训练班正式开办。经过科学训练,学生游泳水平有了明显提高。

       一、根据上面提供的材料写一篇简讯。

       注意事项:

       1.文章要有中心,语言通顺,书写合乎规范(标点占格,阿拉伯数字两个占一格);

       2.时间、地点、单位、事件(经过、原因、结果)要交代清楚;

       3.写出家长、学校各自的态度和认识;

       4.尽量不超过190字(含标号),字数超出要扣分;

       5.某些不很重要的材料可以省略,可以不按照原材料顺序,也可以不使用原句。

       二、结合以上材料,就理论对实践的指导意义这个问题写一篇短文,题目自拟。字数在400~600之间。

       1988年高考作文试题

       按下面的题目作文,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不少于600字。

       题目:习惯

       1989年高考作文试题

       你的好朋友××是某重点中学高三年级里中上水平的学生,他对历史特别感兴趣,从高一开始,就立志报考某重点大学历史系。现在毕业在即,班主任老师动员他报考一般院校,认为这样录取的把握比较大。他的父母认为学历史“出路”窄,由于他外语成绩很好,所以坚决主张他去报考外经、外贸专业,将来容易找到工作,待遇也比较优厚。

       他为此感到困惑和苦恼,给你写了一封信,想听听你的意见,请给他写一封回信。

       注意:1.信中如涉及你的母校或你本人的姓名,一律用××代替。

       2.全文不少于600字。

       1990年全国高考作文试题

        一对孪生小姑娘走进玫瑰园,不多久,其中一个小姑娘A跑来对母亲说:“妈妈,这里是个坏地方!”“为什么呢,我的孩子?”“因为这里的每朵花下面都有刺。”

       不一会儿,另一个小姑娘B跑来对母亲说:“妈妈,这里是个好地方!”“为什么呢,我的孩子?”“因为这里的每丛刺上面都有花。”

       听了两个孩子的话,望着那个被刺破指头的孩子,母亲陷入了沉思。

       一、在文中a、b两处应分别有表现小姑娘此时表情或动作的描述性文字,请填入题后的方格内。要求:(1)符合两个二姑娘此时的心态及上下文所提供的情境;(2)语句连贯;(3)不少于5个字,不超过15个字。

       二、根据所提供的材料,加以想象,为这对小姑娘作肖像描写。要求:①符合人物的年龄和性格;②显示出她们的同和异;③不少于100字。

       三、根据所提供的材料,请你就第一个小姑娘的说法,联系生活实际,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展开议论。不少于600字。

       1991年全国高考作文试题

       一

       老师在黑板上画了一个圆,要求学生写想象作文。他举例说,比如,你可以把这个圆想象成一轮满月,然后以圆为重点,再用天幕、云彩、柳梢等作为陪衬,构成一个美丽的画面,再把这个画面用文字描述出来就是想象作文。

       圆是可以想象成很多不同物体的。请你根据这位老师的启发,把这个圆想象成另一个物体,写成一篇200字左右的想象作文。

        要求:

        (1)不要再把圆想象成满月进行描写。

        (2)以一个圆的想象物作为描写重点,不要以陪衬物作为描写重点。

        (3)写成一个画面或一个镜头、一个场景,不要再写成故事。

        (4)想象合理,形象具体生动。

        (5) 语言确切、连贯,条理清楚。

       二

        某班开辩论会,一方的观点是“近墨者黑”,一方的观点是“近墨者未必黑”。请你选定一方,写一篇发言稿参加辩论。

       要求:

       ①写成发言稿或议论文都可以。

       ②不少于500宇。

       1992年全国高考作文试题

       阅读下面材料,完成两道作文题:

        春雨潇潇,路灯朦胧,我独自站在候车亭下避雨。

       “哐啷”一声,一个穿运动鞋的小青年,把丢弃在路旁的一个玻璃罐当做足球盘带着,这一脚蹬大了劲,玻璃罐滚到候车亭前,裂成了好几瓣,流出了一摊黑糊糊的东西。

       “玩也不看地方,玩出这损人的事。”我心里暗暗责备他。他大概也没想到这样的后果,吃惊地看看自己的“杰作”,低着头走了。

       雨大了。一辆自行车急驰而来,后轮轧上碎玻璃,“扑哧”,全瘪了。从车上跳下一位穿红雨衣的姑娘,嘴里嘟嚷着“大家都沾点光吧”,顺脚朝玻璃罐底一踢,玻璃更碎更散了。“红雨衣”抬头发现我在摇头,可能也意识到自己做得不妥,赶紧用鞋把大块的玻璃片归拢到一旁,然后才推着自行车匆匆离开。

       雨小了。一对撑伞的男女挨着呢喃着走过来,高跟鞋偏偏踩到拢在一旁的碎玻璃上,脚一滑,漂亮的鞋上沾上了黑糊糊的东西:“唉,真缺德,中国人的公德心呀……”

       “当心牢骚太多长白头发。”那男的一边为她擦鞋子一边笑着说。

       伞下的一对低声说着话渐渐远去,我不知道他们是不是还在谈论着刚才的话题。

       但是,“高跟鞋”的那句话却仿佛刺了我一下。君子动口不如动手。雨停了。我回家拿了扫帚和铲子,又回到原地一看:碎玻璃已被打扫得干干净净,不留意连那黑糊糊的痕迹也看不出来了。我开始是发愣,随后才恍然大悟:“运动鞋”、“红雨衣”和伞下的一对,他们都有可能回来。那么,到底是他们之中的谁清理了这个地方呢?

        一根据所提供的材料加以设想,写一篇记叙文,记叙他们中的谁又怎样回来清理这个地方。

       注意:①选写“运动鞋”、“红雨衣”和伞下的一对都可以。②推想合理,符合材料所设置的情境和人物的思想性格。③符合记叙文的基本要求,突出人物的心理行为和事件的经过。④“我”不再出现,用第三人称写。⑤题目自拟。⑥不少于350字。

       二选择所提供材料中的一个或几个人物(包括“我”)的思想行为,进行分析,展开议论,写一篇议论文。

       注意:①议论的内容与上题的记叙的内容有没有联系都可以。②题目自拟。③不少于350字。

       1993年全国高考作文试题

       一、根据右图,写一段关于圆规的功能、构造和使用方法的说明性文字。200字左右。

       二、根据下面的材料写一篇记叙文,题目自拟,不少于500字。

       夏日的夜晚,院子里,梧桐树下……

       啪!随着细微而清晰的一声爆裂,梧桐树的一块老皮剥落了,露出鲜嫩的新皮。

       女儿对老树皮发出一串赞叹……

       儿子对新树皮发出一串赞美……

       父亲听着,看着,深有感触地说:“我希望人世间的一切都能像你们俩所说的那样……”

       要求:

       1、 对环境和气氛加以具体描写。

       2、 写出女儿、儿子的具体话语和父亲未说完的话,写出人物的神态。

       1994年全国高考作文试题

       以“尝试”为题写一篇记叙文,不少于700字。

       1995年全国高考作文试题

       阅读寓言诗《鸟的评说》,完成两道作文题。

       麻雀说燕子/是怕冷的懦夫/燕子说黄鹂/徒有一身美丽的装束/黄鹂说百灵/声音悦耳动机不纯/百灵说最无原则的/要算那鹦鹉/鹦鹉说喜鹊/生就一副奴颜媚骨/喜鹊说苍鹰好高务远/苍鹰说麻雀寸光鼠目

       (一)任选诗中的两种鸟,展开想象,以《××与××的对话》为题(例如《麻雀与燕子的对话》、《黄鹂与鹦鹉的对话》等),写一个200字左右的对话片断。

       [要求]

       (1)对话与《鸟的评说》内容有关,并据此展开想象。

       (2)用对话方式写,不要用括号或转述方式写,不要写成独白或诗歌。

       (3)想象合理,对话围绕一个中心。

       (4)可适当描写鸟对话时的神态、心理、动作和口气等。

       (5)语言流畅,描写生动,卷面整洁。

       (二)根据《鸟的评说》,自选角度,自拟题目,联系生活实际,展开议论,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议论文。

       1996年全国高考作文试题

       仔细观察下面《给六指做整形手术》和《截错了》两漫画,完成两道作文题。

       (一)用说明文字介绍两幅漫画的画面内容。

       [注意]

       (1)两幅漫画分别说明,文字不必平均分配。

       (2)说明画面内容时,不要编故事。

       (3)要求内容完整准确,条理清楚,语言简明。

       (4)共200字左右。

       (二)在一次漫画欣赏会上,对这两幅漫画,有人说这幅好,有人说我喜欢那幅,那么你呢?请以“我更喜好漫画《 》”为题写一篇议论文,表达你的看法。

       [注意]

       (1) 把你喜欢的那幅漫画

高考作文所有话题汇总(超详)

       每年为了迎战高考,我们总是让学生识记一些作文素材,但是从平时的写作训练来看,能应用在文章中的学生却很少。针对这种现状,就如何运用平时积累素材,我们谈一点看法,以期对同学们有所启发。 一.转换角度应用 一次,侯宝林想看看明代笑话集《谑浪》,探究笑的艺术,但跑遍北京大大小小的旧书摊,也没找到。一个偶然因素,他知道北京图书馆有这本书,就不顾天寒地冻,一连18天跑到图书馆去抄,一部10多万字的书,就这样用自己的笔抄录装订而成。 这则材料,自然写勤奋.刻苦.成功等方面内容的作文,是能够无需思考就应用的。但换个角度,就能大大的扩展其应用范围。如话题作文“站起来”,你可以从要在社会中站起来,成为一个巨人,就必须努力使自己有丰富的学识来应用这则材料;命题作文“学会说不”,你能否想到既要学会向社会上的不良风气说不,也要向自己的惰性.懦弱和意志薄弱说不;“生命的价值”这样的题目,正可以从艰难曲折和实现生命的价值这个角度来联系应用;再如,一则材料作文你自己准备以“精神无价”为写作角度,那么侯宝林的拼搏精神不也是这样吗? 二.对照比较应用 《元史》记载:一次许衡外出,天气炎热,口渴难忍。正好路边有棵梨树,行人就都去摘梨,只有许衡站着不动。有人问:“你为何不去摘梨?”许衡回答说;“不是自己的梨,岂能乱摘?”那人笑他迂腐;“世道如此纷乱,管他谁的梨,它已没主人了。”许衡正色道:“梨虽无主,但我有主。” 2007年四川卷是命题作文“一步与一生”,这则材料正好从反面应用,以不跨出越过道德底线的一步,成就高尚的人格来入笔;“激励的价值”这一话题,既可以从他人激励的角度来写,也可以从自我激励的比照角度来写,这则材料不正反映了许衡能以道德信念自我激励吗?三.联想转化应用 前苏联“宇宙之父”齐奥尔科夫斯基,少年时患猩红热病而耳聋,被赶出学校。但他靠图书馆自学而成才。 德国诗人海涅生前最后8年是在“被褥的坟墓”中度过的,他手足不能动弹,眼睛半瞎,但生命之火不灭,吟出了大量誉满人间的优秀诗篇。 有些同学擅长写文学类的作文,那么,由这则材料可以联想现实生活中类似的人物,在想象中杂取种种、合成一个,虚构一篇小小说;或联想某些自然现象,写一篇托物寄意的散文;也可转化形象,采用拟人化的笔法,以动物或植物为描写对象,写一篇童话,或者寓言故事。 四.搭桥对接应用 1923年,美国福特公司有一台电机坏了,所有公司工程技术人员都未能修好。有人推荐了德国来美国谋生的思坦因曼思。他来之后,在电机旁听了三天,又用梯子爬上爬下忙了好一会,最后在电机一个部位画了一道线,说“这儿的线圈多绕了16圈。”果真按照他这个指点去修,电机就正常运转了。为此公司总裁福特先生,给了他一万美元酬金,又邀他加盟。他拒绝了这个请求,因为他就职的那家小工厂老板,在他最困难的时候帮助了他。写一篇“享乐与追求”的命题作文,表面看起来与这则材料关系不大,但抓住其中一个因素延伸,就可以与之衔接应用。如道德追求,是讲感恩之心的。“道德”是座桥梁,使二者结合在一起。2007年,天津卷以“有句话常挂在嘴边”为题来作文,如果延伸一下,想到一句人们常挂在嘴边的话“要尊重知识”,这则材料所反映的一道线,一万美元的酬金,就可以从一个侧面来论证这个问题。再比如以“走进阳光”为话题作文,你如果立意“要走进事业的阳光之中,就必须有科学知识”,那么这则材料以“事业”为桥梁,自然可以应用了。五.触发生成应用 一位老妇人,在她金婚纪念日那天,向来宾道出了她保持婚姻幸福的秘诀。她说:“从我结婚那天起,我就准备列出丈夫的10条缺点,并自我承诺,每当他犯了这10条错误中的任何一条时,我都愿意原谅他。”有人问她10条缺点到底是什么,她回答说:“老实说吧,50年来,我始终没有把这10条缺点具体列出来。每当我丈夫做错了事,让我气得直跺脚时,我都马上提醒自己,算他运气好,他犯的是我可以原谅的10条错误之一。”

       比如以“责任”为话题,如果你首先想到了“社会责任”,那么由此联想生成民族责任、团体责任、职业责任、家庭责任等。如果说维持家庭和睦温馨是每一个家庭成员的责任,那么要实现这个责任,就应当宽容。这样这则材料就成了我们文章的一个组成部分。再如以“目标与实践”为题目,我们由这则材料想到了人生目标之一,就是家庭幸福,而这在实践中需要像这老妇人一样,有50年如一日的恒心。我们知道,“恒心”只是心理品质的一个方面,这样来看其它方面,如真诚、宽容、爱心、习惯、爱好等心理品质是否也需要呢?由此打开思路,其它素材也就聚于笔下,并可构思成一篇并列式结构的议论文。可见,一个“恒心”由此及彼地联想生成了多个心理品质并列的构思,成为文章的思想结构要件。六.对比映衬应用例如这一段话:“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李白不摧眉折腰事权贵,顾炎武不做清朝的高官,……古今有志气、有骨气的人,都不以高官厚禄为荣,膝下有节,自强不息。他们的高尚品质永远为后世传诵。相反,那些曾荣耀一时、富贵一生的人,现在却早已被时间的长河冲刷得无影无踪了。”它除了运用举例论证法之外,还运用了对比法。通过正反对比使论证更加周密,是非曲直更加明确,给人以鲜明深刻的印象。  运用对比论证要注意几个问题:第一,比较的双方要具备可比性。第二,要建立合理的参照系。要进行比较,就必须具有合理的共同参照系,没有共同的参照系,两者就无法进行比较。  再看一个例子:  贝多芬甩开了尘世的喧嚣,在音乐的国度里尽情跳跃;居里夫妇抛弃了名利的纷扰,在科学的世界迈出了更深远的步伐;陶渊明忘却了世俗的黑暗,在自由的南山中悠然采菊……他们的人生轻松徜徉,嗅着人间的芬芳。而别里科夫被世俗束缚在套子里,葛朗台被金钱拖至了死神的身边,他们没有全力轻松地奔跑,最终被卷入世俗的浊流中……(选自高考满分文《轻松起跑》)  我们面对同一个话题,总能找到正、反两方面的人物素材,运用对比手法将这两种人物放在一起做一个深入的比较,优与劣、好与坏、美与丑自然会更加鲜明突出。这种方法可以广泛运用于各种文章的写作中。七.组合排比应用  素材应用中的“组合排比”不是指一般的修辞手法,而是一种运用素材的方法。它也可以称做“多料合用”。这里所说的“多料合用”不是指一般的连续使用甚至堆砌同类材料的做法,而是指将同类材料进行精要的表述,组合在同一段落中,共同说明同一论点。其好处是显得滔滔不绝,材料充实,理直气壮,可以取得良好的修辞效果。在组合时,语言表达要注意精要整齐,排列顺序要合理(比如按时间先后,由远到近,由主到次等)。  例如下面这个例子:  江南,是你心灵栖息的地方  古往今来多少人在这里寻找到了生命的归宿。传奇女子三毛,浪迹天涯几十年,头发上沾的什么风都有的她,一来到江南便哭了,像见到了亲切的老祖母,她终于找到了生命中可以停歇心灵的地方。江南巨贾沈万山,历经商场的风风雨雨,最后仍是定居在周庄的水边,不再争名逐利。还有不留名的文人隐士,或许他们也曾想金榜题名,仕途得意。然后日复一日的尔虞我诈,钩心斗角,终于使他们累了,于是他们打点行囊。到了江南,终老于斯。(节选自2006年高考浙江卷满分作文《栖息江南》)  文中用了三个例子,共同说明江南是心灵栖息的地方。这三个例子都很典型,一个是浪迹天涯的三毛,一个是“历经商场的风风雨雨”的沈万山,一个例子是群体形象,是中国古代曾经“仕途得意”的文人官宦。这些人都把江南作为生命的归宿,就更显出了江南的美好。这当然是单独一个例子所不能达到的效果。  再看一个例子:  读书人是要有点意气。或者说,书生意气本来就是指读书人身上透露出来的那种气质。“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是读书人追求知识以至完全摒弃一切杂念的意气;“身无分文,心忧天下”,是读书人踌躇满志、豪情万丈的意气;“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是读书人高洁孤愤、藐视权贵的意气。(2006年高考湖北卷满分作文)  这段文字的中心就是第一句话。作者用了三个例子,组成排比,引用不同的名言、诗词阐述书生意气,分别表现了读书人的专心、忧心和雄心,从不同侧面反映了读书人的意气。当然“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可以从不同角度解读,这且不谈,这里要说的是,作者将同类素材排比组合,既在观点上加大了力度,丰富了内容,又在语言上显示出了一种气势,表现了一定的文采。这种用材的方法,是经过了作者主观的精选、加工,和那种无视内容的需要与否而堆砌材料的做法是完全不同的。八.一材多解应用  写议论文,同学们大多苦于无材料可用。其实,大家头脑中已经储存了不少材料,但为什么还会为材料匮乏而发愁呢?这里有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就是有些同学不会高效率地利用自己占有的材料,不善于一材多用。由于事物本身的丰富多彩,一则好的材料总是立体型的,具有多元的属性,再加上不同的人对材料的理解不同,立意的角度有异,因此,同一则材料往往可以从中挖掘出几个不同的观点。例如《烛之武退秦师》一文,就可以多角度切入:  ①金子总会发光的。烛子武是块“金子”,年轻时精力旺盛,才华横溢,但被埋没几十年而黯然失色。到了晚年,国难当头,才被委于重任,出使秦国,挽救了国家的危难。  ②千里马需要伯乐的发现和扶植。千里马就是烛之武,伯乐就是佚之孤。如果没有佚之孤对烛之武的充分了解和极力举荐,烛之武纵有多大才华也没有施展的机会。  ③顾全大局,国家利益高于一切。烛之武年轻时未被重用,难免产生委屈和不满,但国难当头,他不计个人恩怨,毅然出使秦国。  ④责已恕人,宽容待人。面对烛之武的牢骚,郑伯没有表现出丝毫不满,而是深深自责,连说“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  ⑤烛之武善于辞令,值得我们学习。与战国时代纵横家的危言耸听不一样,烛之武的外交辞令委婉曲折,柔中有刚,弦外有音。在今天市场经济大潮中,人际交往大大增加,不善辞令的人,将找不到自己的一席之地。  一材可以多用,但首先得有分析的头脑,才可能从同一材料中发现蕴藏着不同的意义。同时,运用材料不是原封不动地照搬,而应根据不同观点的需要,作一定的取舍,在叙述时要突出和强化与观点相关的地方,其他无关内容可一笔带过。如果我们能做到一材多用,那么一则材料可论证几个不同的观点,可说明几个不同的问题,那么同学们头脑中库存的材料就会成倍增加,又何愁“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呢?  就拿当前的金融危机来说,发端于美国的次贷危机正在一步步演化和扩大为一场全球金融危机,没有一个国家可以不受影响。这个材料,我们就可以从以下多个角度运用:①危机与机遇共存;②面对危机人们有不同心态,不同心态必将决定不同的命运,人如此,国家亦亦然;③合作共赢:这是一场全球性经济危机,没有哪个国家能“独善其身”。要渡过危机,只有依靠各国的共同努力,团结合作。此外,还可以有现象与本质、原因与结果等不同立意。

       三十年(1977年-2007年)高考作文题目大全

       1977:北京:我在这战斗的一年里。

        天津:宏伟的目标鼓舞着我。

        上海:在抓纲治国的日子里——记先进人物二三事。

       1978年:缩写“速度问题是一个重要问题”

       1979:改写“陈依玲的故事”(何为小说《第二次考试》)

       1980:《画蛋》读后感

       1981:读《毁树容易种树难》

       1982:“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1983:介绍一幅漫画;根据漫画写一篇议论文

       1984:对中学生作文的看法

       1985:致光明日报编辑部的信(关于环境污染问题)

       1986:树木?森林?气候

       1987:理论对实践的指导意义(材料为育民小学游泳训练班的故事)

       1988:习惯

       1989:致青年同学的一封信(关于报考志愿的困惑和苦恼)

       1990:一对孪生小姑娘走进玫瑰园,其中一个小姑娘(A)跑来对母亲说:“妈妈,这里是个坏地方!”“为什么呢,我的孩子!”“因为这里的每朵花下面都有刺。”不一会儿,另一个小姑娘(B)跑来对母亲说:“妈妈,这里是个好地方!”“为什么呢,我的孩子!”“因为这里的每丛刺上面都有花。”听了两个孩子的话,望着那个被刺破指头的孩子。母亲陷入了沉思。

       第一题:在文中A、B处分别加上表现小姑娘表情或动作的描述性文字,并且所加文字必须符合小姑娘此时的心态及上下文所提供的情境。

       第二题:根据所提供的材料加以想象,为这对小姑娘作肖像描写,并且强调肖像描写应符合人物年龄和性格,显示她们的同和异。

       第三题:根据材料中第一个小姑娘说法,联系生活实际,自选角色,自拟题目,展开议论。

       1991:近墨者黑/近墨者未必黑(辩论或议论)

       1992:材料作文 (关于社会公德问题,街头雨中一景)

       1993:根据下面的材料,写一篇记叙文,题目自拟,不少于500字。

       夏日的夜晚,院子里,梧桐树下……

       啪!随着细微而清晰的一声爆裂,梧桐树的一块老皮剥落,露出了鲜嫩的新皮。

       女儿对老树皮发出一串赞叹……

       儿子对新树皮发出一串赞美……

       父亲听着,看着,深有感触地说:

       “我希望人世间的一切都能像你们说的那样……”

       1994:尝试

       1995的材料作文(诗歌《鸟的评说》),

       1996:我更喜欢漫画《 》。(素材为《给六指做zheng形手术》和《截错了》两幅漫画)

       1997:材料作文 (素材为社会调查分析,助人为乐还是悄悄走开)

       1998:坚韧——我追求的品格/战胜脆弱(围绕“心理承受力”展开)

       1999:《假如记忆可以移植》

       2000:材料作文(看问题的角度、对问题的理解、解决问题的方法以及问题的答案不止一个的事例很多。你有这样的经历、体验、见闻和认识吗?)

       2001:诚信

       2002:心灵的选择

       2003:感情的亲疏远近对认知的正误深浅的影响

       2004.

       1、全国卷高考作文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60分) 

        某网站“4220聊天室”有这样一段谈话 :A:快乐的人生,也会有痛苦。有的人能直面挫折,化解痛苦;有的人却常常夸大挫折,放大痛苦。 B:是呀,有的人能把不小心打破一个鸡蛋,放大成失去一个养鸡场的痛苦。 C:考试失手,竞争失利,恋爱失败,亲友失和,面子失落,哪怕是其中的一点点,都是无法排解的痛苦啊!

        请以“遭遇挫折和放大痛苦”为话题,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所写内容必须在话题范围之内。

        2、北京2004年高考作文题:包容 800字左右,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3、上海卷高考作文题(70分) 以“忙”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题目自拟,1000字左右,不要写成诗歌。 

        4、广东省高考作文题 材料作文,材料为以寓言《郁离子?冯父》改编的一篇100多字的短文,要求写一篇以语言与沟通为主题的作文。 

        材料内容(大意):古代时,东瓯(指南部沿海一带)经常发生火灾。当地人为此很烦恼,却没有办法。一位商人到了晋国,听说当地有一位叫冯父的人,善于搏虎,非常出名。由于东瓯的方言与晋国不同,当地“虎”与“火”读音一样,商人以为冯父善于对付火灾,报告国王,将其请到东瓯。冯父到东瓯后,又发生了火灾,东瓯人将冯父往火里推,结果冯父被烧死。由于到异地后语言不通,沟通产生误解,导致一人葬身火海,体现了语言对人们沟通带来的巨大影响。

        要求:文体不限,诗歌除外,不少于800字。学生可引用寓言作材料,也可不引用。 

        5、浙江省高考作文题 中国人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比较低,要发展物质文明,同时也要发展精神文明,(一份调查表,略)。请根据以上调查材料,以人文素养的提高与发展为话题,写一篇话题作文,不少于800字,文体不限。 

        6、天津市高考作文题 一个木匠在森林里看到一段树根,他认为没有什么用处,但是一个艺术家却认为它是一个在艺术方面的好材料。请根据以上材料写一篇话题作文,文体不限。

       2005年,全国共15道高考作文题,

       山东卷作文题:双赢的智慧 ;福建卷作文题:一个圆圈

       重庆卷作文题:筷子 ; 四川卷作文题:忘记与铭记

       上海卷作文题:文化生活三个镜头的影响;湖南卷作文题:跑的体验

       辽宁卷作文题:今年花胜去年红;黑龙江卷作文题:位置与价值

       全国卷作文题:出人意料和情理之中;北京卷作文题:说安

       广东卷作文题:以纪念为题作文;天津卷作文题:留给明天

       江苏卷作文题目:凤头猪肚豹尾;浙江卷作文题:一叶、一枝、一世界

       湖北卷作文题:谈谈对人生、事物的看法

       2004年,有15道高考作文试题 中帖子的下半部分,这年的作为多以以XXX为话题写文章

       相信自己与听取别人的意见 ——河南、河北、安徽、江西、山东、山西等地区;

       遭遇挫折和放大痛苦——吉林、四川、黑龙江、云南等地区;

       快乐幸福与我们的思维方式——内蒙古、海南、西藏、陕西、广西等地区;

       看到自己与看到别人——甘肃、宁夏、贵州、青海、新疆等地区;

       忙——上海 ; 包容——北京 ; 材与非材——天津 ;自我认识与他人期望——重庆;

       平凡与自豪——辽宁 ; 人文素养与发展——浙江;

       人物或文学形象作为话题(人 物:孔子 苏轼 曾国藩 鲁迅 霍金;文学形象:曹操 宋江 薛宝钗

       冬妮娅 桑提亚哥)——福建卷;

       买镜——湖北; 家庭教育——湖南; 水的灵动,山的沉稳——江苏; 语言与沟通——广东

        北京2006年高考作文题出炉:《北京的符号》

       上海2006高考作文题目:《我想握住你的手》

       天津2006年高考作文题目:《愿景》 

        新华字典里有一个新词,叫"愿景",请以"愿景"为

       题,写一篇800字的议论文。

       江苏省2006高考作文题目:“人与路” 

       鲁迅说,世界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就成了路。也有人说,世界上本来有路,走的人多了,反而没路了……请以“人与路”为话题写一篇800字的

       湖北省2006年高考作文:根据成语得到的启示 

       三思而后行,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举一反三……,从以上带"三"字的成语中,能给你什么启示?

       广东省2006年高考作文题目:雕刻心中的天使

       湖南省2006年高考作文为题目:谈意气

       浙江省2006年高考作文题目:生有所息 生无所息

        据《列子》记载:子贡倦于学,告仲尼曰:“愿有所息.”仲尼曰:“生无所息.”古今中外,还有诸多相关的论述,例如:人就是不断地进行创造性的工作,工作是使人得到快乐的最好办法。(康德)

        我这一生基本上只是辛苦地工作。(歌德)

        天子乃祈来年于天宗——劳农夫以休息之。《吕氏春秋》

        休闲不是偶尔玩一次一次,而应是人们三分之一的生活。人们应该学会超前休息,也就是说在疲劳之前,适当休息效果最佳。(医学专家)

        读了上述文字,你有何感想,请以生无所息/生有所息 为话题写一篇文章。可讲述你自己或身边的故事,抒发你的真情实感,也可阐明你的思想观点。

        注意:1、所写内容必须在话题范围之内,可任写一个方面,、也可兼写两个方面;2、立意自定,角度自选,题目自拟。3、除诗歌外,文体不限。4、不少于800字。5,不得抄袭。

       安徽省2006年高考作文题目:“读” 读人生,读父母

        山东省2006年高考作文题目:根据寓言写话题作文

        一个寓言:人们在地上看星星的时候是晶莹明亮的,当人们真正走近星星的时候才发现,星星和我们的地球一样是凹凸不平的,而且周围充满了灰尘。从这则寓言中你感悟到了什么呢?请以此为话题,写一篇除散文以外文体的作文

        福建省2006年高考作文题目:创新思维课堂上,同学们各抒己见,先挑出3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

        ①诸葛亮借箭未满十万支

        ②戈多来了

        ③留下一点空白

        请同学们任意选择一个作为话题,题目自拟,体裁自选,不少于800字

       河北省2006年高考作文题目:

       一只鹰抓了一只羊,被一只乌鸦看到了,乌鸦想学鹰抓羊,由于能力不够,结果被牧羊人抓到了。

       根据对材料的理解,写一篇作文。

        四川省2006年高考作文题目:《问》

        生活中,有许多疑问,有人好问,有人不好问,以问为话题,写一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辽宁省2006年高考作文题目:《肩膀》

        2006年全国卷I高考作文:

        一只鹰抓了一只羊,被一只乌鸦看到了,乌鸦想学鹰抓羊,由于能力不够,结果被牧羊人抓到了。根据对材料的理解,写一篇作文

        2006年全国卷II高考作文:

        目前中国的人读书的人月来月少。99年60%,01年52%。造成这个原因是多方面的。实质的人为什么不读书?中年人说没时间青年人说不习惯。还有的人说买不起书相反网上阅读的人越来越多。99年是3.7%,03年18.3%。全年了解材料原则一个侧面和一个角度,自己确定题目和问题,字数800字。

       2007年全国各地高考作文题目

       全国卷I (河南、广西、陕西等地) 

       作文题:《出事了》

       作文要求:

       看图作文,场景:一个小孩跌倒了,周围有三个大人,分别代表了社会、家庭,和学校,这三个人异口同声的说“出事了”。文体自拟,自命标题,800字以上。

       全国卷II

       作文题:《关于“帮助”》 作文要求:

       一、著名歌手丛飞节衣缩食,为一贫困企业捐款300万,但当他生病后,该厂员工竟无一人探望,其中一名受助者还说:“这让丛飞很没面子”,丛飞很伤心,但他说:“我现在已经无需钱来治疗了。”

       二、华南农大学生小李通过卖废品捐款给一所希望小学,但不久他被查出来患白血病,该校师生纷纷捐款,其中一位四年级女孩捐了十元,当被问到为什么把自己的压岁钱都捐出来的时候,这位小女孩说,我们要记得李姐姐说的话:“要学会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要帮助别人。

       根据以上材料自命题作文,体裁不限。

       北京卷

       作文题:《对春夜喜雨的不同评论》 作文要求:

       “细雨湿衣看不见,闲花落地听无声”是唐朝诗人刘长卿在《别严士元》中的诗句。

       曾经有人这样理解这句诗:1、这是歌颂春天的美好意境。2、闲花、细雨表达了不为人知的寂寞。3、看不见、听不见不等于无所作为,是一种恬淡的处世之道。4、这种意境已经不适合当今的世界……根据你的看法写一篇作文。题目自拟,体裁不限。字数800以上。

       上海卷

       作文题:《必须跨过这道坎》 作文要求:

       以《必须跨过这道坎》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不少于800字。(2)不要写成诗歌。(3)不得透露个人相关信息。

       广东卷

       作文题:《传递》

       辽宁卷

       作文题:《我能》

       海南卷

       作文题:《论科学家的创新与创造》

       重庆卷

       作文题:《酸甜苦辣说高考》 作文要求:

       高考恢复30周年,学生们对高考有各种各样的看法,高考充满了酸甜苦辣,请结合你的自身体会,写一篇高考体会的文章。

       安徽卷

       作文题:《提篮春光看妈妈》

       黑龙江卷

       作文题:《创新》

       天津卷

       作文题:《有句话常挂在嘴边

       四川卷

       作文题:《从一步到一生》

       宁夏卷

       作文题:《机遇与坚持不懈的精神》 作文要求:

       材料作文。

       江西卷

       作文题:《语文,要说爱你不容易》 作文要求:

       每天,我们都要和语文打交道,无论是在课内还是在课外.在你的记忆深处,或许留有许多语文学习的深刻印章,或许留有对语文的诸多感想。 请以:

        1.语文,心中的一泓清泉。

        2.语文,想说爱你不容易。 为题(二选一)作文,文体不限,不得抄袭或套作,字数不少于800字,不得另拟题目。

       湖南卷

       作文题:《诗意的生活》 作文要求:

       诗意的生活 结合自己的经历 以诗意的生活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

        题材要求:记叙文或者议论文。

       江苏卷

       作文题:《怀想天空》 作文要求:

       上海

       以《必须跨过这道坎》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不少于800字。(2)不要写成诗歌。(3)不得透露个人相关信息。

       山东卷

       作文题:《时间不会使记忆风化》 作文要求:

       请以时间不会使记忆风化为题写800字文章,自拟题目,自选主题自选文体,文体特征明显。

       湖北卷

       作文题:《母语》 作文要求:

       母语是一个人最初学会和一种语言,人人都有自己的母语。母语是民族文化的载体,是民族生存发展之根。在当今世界多元文化竞争与交汇的时代,母语越来越受到普遍关注, 们交流思想感情,欣赏文学作品,掌握科学文化知识等,都离不开母语。可以说, 们每天都在感受母语,学习母语,运用母语。

        针对以上材料的理解和体会,自拟题目,写一篇800字作文。

       福建卷

       作文题:《季节》

       浙江卷

       作文题:《行走在消逝中》

       作文要求

       还记得你的童年吗?随着年龄的增长和思想的成熟,那些美丽的梦想、单纯的快乐似乎在一步步离我们远去。

       苍茫的丛林间,玛雅文化湮没了;丝绸古道上,高昌古国消逝了。人类在消逝中进步。

       行走在消逝中,既有“流水落花春去也”的怅惘,也有“谁道人生无再少”的旷达……

       读了上面这段文字,你有何感想?请以"行走在消逝中"为话题写一篇作文,可讲述你自己或身边的故事,抒发你的真情实感,也可以阐明你的思想观点。

       省市 作文题

       全国Ⅰ “抗震救灾”话题

       全国II 海龟和老鹰材料作文

       上海卷 以“他们”为题

       北京卷 1、石头和杯子材料作文

        2、地震后的感想

       陕西卷 “抗震救灾”话题

       福建卷 情景作文

       四川卷 坚强

       江西卷 洞庭湖背景作文

       湖北卷 举手投足之间

       山东卷 “春来草自青”

       安徽卷 带着感动出发

       宁夏卷 话题作文

       辽宁卷 青少年社会公德与自我个性

       重庆卷 以在自然中生活为题目

       湖南卷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广东卷 不要轻易说“不”

       江苏卷 好奇心

       浙江卷 触摸城市与感受乡村

       天津卷 人之常情

       海南卷 话题作文

       好了,关于“2006年浙江高考作文题目”的话题就到这里了。希望大家通过我的介绍对“2006年浙江高考作文题目”有更全面、深入的认识,并且能够在今后的实践中更好地运用所学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