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美文 美文

西塞山怀古 刘禹锡_

tamoadmin 2024-08-18 人已围观

简介1.刘禹锡《西塞山怀古》赏析2.一人喝酒时吟出什么诗,白居易吓得都不敢相比?3.《西塞山怀古》出自哪里4.《西塞山怀古》赏析 西塞山怀古——刘禹锡 王濬楼船下益州,金陵王气黯然收。 千寻铁锁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头。 人世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 从今四海为家日,故垒萧萧芦荻秋。 梦得与元微之、韦楚客、白乐天同赋此题。梦得诗先成,乐天览之曰:四人共探骊龙,君已得珠,余皆鳞爪矣。遂

1.刘禹锡《西塞山怀古》赏析

2.一人喝酒时吟出什么诗,白居易吓得都不敢相比?

3.《西塞山怀古》出自哪里

4.《西塞山怀古》赏析

西塞山怀古 刘禹锡_

西塞山怀古——刘禹锡

王濬楼船下益州,金陵王气黯然收。

千寻铁锁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头。

人世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

从今四海为家日,故垒萧萧芦荻秋。

梦得与元微之、韦楚客、白乐天同赋此题。梦得诗先成,乐天览之曰:四人共探骊龙,君已得珠,余皆鳞爪矣。遂罢唱。此诗乍观之,前半首不过言平吴事,后半首不过抚今追昔之意。诗诚佳矣,何以元白高才,皆敛手回席?梦得必有过人之处。评此诗者,谓其起二句如黄鹄高举,见天地方圆,三四句见长江地利之不足恃。所评诚是。然此诗所以推为绝唱,未有发明之者。余谓刘诗与崔颢《黄鹤楼》诗异曲同工。崔诗从黄鹤仙人着想,前四句皆言仙人乘鹤事,一气贯注。刘诗从西塞山铁锁横江着想,前四句皆言王濬平吴事,亦一气贯注。非但切定本题,且七律能四句专咏一事,而劲气直达者,在盛唐时,沈佺期龙池篇,李太白鹦鹉篇外,罕有能手,梦得独能方美前贤。故乐天有骊珠之叹也。五六句之用意,崔以题为“黄鹤楼”,故实写楼中所见;刘以题为“西塞山怀古”,故表明怀古之意。藻不妄抒,刘与崔亦同。此二句韵致殊隽,与孟浩然《登岘首山》诗同工。且六句用一“枕”字,以东西梁山,夹江对锁,山形平卧而非突兀,“枕”字颇能有之。其末句用意,崔则言登望而思乡国,刘则言承平不用防江,皆别出一意,以收束全篇。余故谓崔刘二诗其佳处同,其格调亦同,所以推为绝唱也。

刘禹锡《西塞山怀古》赏析

西塞山怀古:王濬楼船下益州,金陵王气黯然收。

千寻铁锁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头。

人世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江流。

今逢四海为家日,故垒萧萧芦荻秋。

作者刘禹锡(772~842),字梦得,籍贯河南洛阳,出生于嘉兴。贞元六年(790)前后游学长安,在士林中获得很高声誉。会昌二年病卒,享年七十一。刘禹锡是唐代文学家、哲学家,其诗与白居易齐名,世称“刘白”,现存诗八百余首,题材多样,意境优美,韵律自然,富于音乐美。有《刘梦得文集》。

本诗写于作者刘禹锡由夔州刺史调任和州刺史时。

诗人借西晋灭吴的历史,表达了他“兴废由人事,山川空地形”的进步历史观,警告了那些拥兵自重的藩镇割据势力,抒发了诗人希望国家统一、天下安定的政治理想。诗的开篇极力渲染王漳出兵的赫赫声势,大军势如破竹的进程,所到之处,摧枯拉朽。东吴组织不起来有效的抵抗,哪怕是江中的铁索也无法阻挡魏军进攻的步伐。金陵王气的黯然与一片降幡的高挂,彻底宣告了割据分裂的失败。人世沧桑,山形依旧,古垒萧萧,历史的教训值得汲取。“今逢四海为家日”,诗人是希望地方势力认清形势,不要做出违背历史潮流的事情来。

一人喝酒时吟出什么诗,白居易吓得都不敢相比?

赏析意思是欣赏并分析(诗文等),通过鉴赏与分析得出理性的认识,既受到艺术作品的形象、内容的制约,以下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刘禹锡《西塞山怀古》赏析,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刘禹锡《西塞山怀古》原诗

王濬楼船下益州,金陵王气黯然收。

千寻铁锁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头。

人世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

今逢四海为家日,故垒萧萧芦荻秋。

注解:

1、王浚句:王浚,字士治,弘农湖县(今河南灵宝西南)人,官益州刺史。

2、千寻句:当时吴国曾于江中锁以铁链,王浚用大火炬将它烧断。千寻:古时八尺曰寻,这里只是形容其长。

3、降幡:降旗。

4、石头:石头城,故址在今南京清凉山,吴孙权时所筑,唐武德时废。

5、四海为家:意即天下统一。

6、故垒:指西塞出,也包括六朝以来的战争遗迹。

韵译:

晋代王浚乘楼船自成都东下,

金陵帝王瑞气全都黯然收煞,

吴国千寻铁链也被烧沉江底,

一片投降白旗金陵城头悬挂。

人间有几回兴亡的伤心往事,

高山依旧枕着寒流没有变化。

从此四海一家过着太平日子,

故垒萧条长满芦荻秋风飒飒。

刘禹锡《西塞山怀古》赏析一

公元824(长庆四年),刘禹锡由夔州刺史调任和州刺史,乘舟东下,途经西塞山,即景抒怀写下了这首诗。本诗层次十分清晰,前四句为述古,后四句为怀今。

个人认为,在古诗尤其是在律诗、绝句中抒情、写景、议论均不难,最难的是叙事,因为完整的叙事要交代清楚时间、地点、过程,而在诗中字数、句数、平仄、韵脚等却都要受到严格的限制。

公元280年,晋武帝命王濬率领以高大战船(楼船)能成的水军讨伐东吴,最终取得胜利,消灭了吴。这本是一个复杂的历史,而诗人仅用了短短的四句,便描述得十分到位,这除了要对史实有深入的了解,更需要诗人具有极高的文字驾驭能力。

首联中作者指出了伐吴的主要人物王濬,他征伐的出发点是“益州”,目的地是“金陵”,此次作战,他建造了极具威慑力的“楼船”,这是他取胜的关键之一。“王气”则指吴,与“楼船”相对应,指出西晋的军事力量的强大直接导致了吴的灭亡。此二句中最值得玩味的是“下”与“收”二字,“下”字很容易让想到西晋军队的势如破竹,而“收”本已写出吴军的孱弱无力,再用“黯然”修饰,更让人想到吴主孙皓的昏庸无能。

颔联诗人对作战过程进行了描绘,而在诗中,这种描绘必然是截取最有代表性的“镜头”。吴主孙皓本想凭借长江天堑,阻拦西晋强大的军事力量,所以他在江中暗置铁锥,并以千寻(古代八尺为一寻)铁链横锁江面,自以为可高枕无忧,哪承想王濬以大筏冲走铁锥,用大火烧断铁链,孙皓处心积虑、耗财费力营造的防线瞬间便化为乌有,西晋大军兵临城下,吴主孙皓也只是在金陵(金陵又称石头城)城头举出降旗。句中“千寻铁锁沉”与“一片降幡出”不仅对仗工整、对比鲜明,而且在战争过程中最具典型性。

颈联中诗人指出无论是势力强大、胜者为王的晋军,还是软弱无能、败者为寇的吴军,都无法阻挡历史车轮的前进而成过眼云烟。诗人看苍山依旧,其下江水自流,逝者如斯,追古思今,怎不心生伤感?

尾联中 “故垒”在这里指位于西塞山前六朝时的军事堡垒,它们早已成断壁残垣,荒废于秋风芦荻之中,成为六朝覆灭、分裂失败的象征。而诗人写作此诗时,虽是江山一统,但割据势力却重新抬头,诗人是在以史为鉴,给他们和统治者敲响警钟。“四海为家日”历来有两种解释,一种说法是指唐朝虽然经历了“安史之乱”,但当时,却已是四海一家、江山一统。另一种说法解释为诗人因参与“永贞革新”被贬外放,便四海为家、四处漂泊。笔者以为,两种说法均有一定道理,但却更倾向于第二种说法,因为这样解释,尾联中的两句的意思承接更加流畅,后四句的感情基调更加一致,也更能说明忠臣不得志必将导致的衰亡的道理。

刘禹锡《西塞山怀古》赏析二

公元长庆四年(824),刘禹锡由夔州刺史调任和州刺史,乘舟东下,途经西塞山,即景抒怀写下了这首《西塞山怀古》诗。

这是一首七言律诗。“西塞山”六朝时著名的军事要塞。“王濬”晋宜州刺史。据相关资料记载,王濬奉命伐吴,造大船,以木为城,起楼,每楼可容二千人。

首联“王濬楼船下益州,金陵王气黯然收”。“黯然”阴暗的样子。诗人首先展示出了一幅壮阔的历史画卷。当时伐吴的主要人物王濬,他征伐的出发点是“益州”,目的地是“金陵”。此次作战,王濬建造了极具威慑力的“楼船”。在公元280年,晋武帝命王濬率领以高大战船(楼船)讨伐东吴,最终取得胜利。这里的“王气”古人迷信望气之术,认为帝王所在地有“王气”,国亡了,帝王之气也黯然而收。“金陵王气”指吴。这里表明了西晋的军事力量的强大直接导致了吴的.灭亡。诗句中的“下”字,表明了西晋军队的势如破竹,而“收”字表明了吴军的衰弱无力,再用“黯然”修饰,把吴主孙皓的昏庸无能表现得淋漓尽致。

颔联“千寻铁锁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头”。“降幡”投降时打的白旗。“石头”即石头城。据记载,王濬伐吴,攻下石头城,吴主孙皓亲自到营门投降。诗人对作战过程进行了描绘。吴主孙皓本想凭借长江天堑,阻拦西晋强大的军事力量,所以他在江中暗置铁锥,并以千寻(古代八尺为一寻)铁链横锁江面,自以为可高枕无忧,而王濬以火烧毁了铁链,而西晋大军兵临城下,吴主孙皓也只是在金陵(金陵又称石头城)城头举出降旗。这里,诗人以豪迈的笔触追述历史,说明天险、人力都无法挽救腐朽统治者亡国的命运,这既是历史的教训,也为下联抒发感情做了铺垫。

颈联“人世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山形”指西塞山。“寒流”指长江。在此,诗人从东吴灭亡想到了继东吴之后,同样以金陵为都城的东晋、宋、齐、梁、陈诸朝的相继破灭,表明了无论是势力强大、胜者为王的晋军,还是软弱无能、败者为寇的吴军,都无法阻挡历史车轮的前进,一切都会成为过眼云烟。其中“依旧”表明了没有什么改变,什么都依然如故。特别是一个“枕”字,不但以动写静,赋予山河以生命,而且表现出山河依旧的状况。因而,诗人看苍山依旧,其下江水自流,逝者如斯,追古思今,因而不由得产生伤感之情。

尾联“今逢四海为家日,故垒萧萧芦荻秋”中,“四海为家日”是指唐朝虽然经历了“安史之乱”,但当时,却已是四海一家、江山一统。“故垒”在这里指位于西塞山前六朝时的军事堡垒。这里是说,如今是是四海升平天下统一,而那些早已废除的古时的营垒依然存在,它们早已成断壁残垣,静静地呆在萧瑟秋风摇荡的芦荻之中。这残破荒凉的遗迹,不但是六朝覆灭的见证,也是分裂失败的象征,也是“今逢四海为家日”,江山统一的结果。在此,诗人把今昔对比,含蓄地表明了对现实的看法,现在虽是江山一统,但实际上藩镇割据势力却重新抬头。诗人以史为鉴,不但给藩镇势力提出警告,而且给唐统治者敲响警钟。

这首诗歌的艺术性很强,无论在语言上或者结构上都表现出一定的审美特点。下面择其主要谈谈。

一、借古喻今,情感真挚

诗歌的前半首“王濬楼船下益州,金陵王气黯然收。千寻铁锁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头”。这里主要是写历史,轰轰烈烈的英雄业绩与冷落荒凉的江防陈迹,古今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后半首“人世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今逢四海为家日,故垒萧萧芦荻秋”,这里是感叹现在。诗人联想到当时中唐时期虽然在形式上维持着统一局面,但藩镇割据严重,诗人其中蕴含的思想和感慨读者自然可以感受到的。

二、情景交融,谐和统一

在中国的古代诗歌中,“触景生情”,“景为情生”的及其在相互

关系中所含蓄蕴藉的审美效果。因此,在诗歌中,景是为情服务的,景为情感的抒发营造了和谐的审美氛围。在《西塞山怀古》中,奔流在秋色里的江水,摇动在寒风中的芦荻,渲染了苍凉、悲壮的气氛,而这种氛围恰与诗人借古伤今之情和谐地统一起来,并起了映衬、烘托的作用,从而使整个诗歌产生了感人的力量。

三、结构严谨,表意深刻

诗歌从内容上说,前半部分叙述历史实事由概括到具体,后半部分描写景物由整体到局部。从整个诗歌的结构来看,符合诗歌结构的起承转合的要求。第一联“王濬楼船下益州,金陵王气黯然收”是起,写历史。第二联“千寻铁锁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头”是承上的并展示了历史的具体情况。第三联“人世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是转,进入对的感叹。尾联“今逢四海为家日,故垒萧萧芦荻秋”是合,把历史与现实结合,并发出感叹。诗歌的结构是多么的严谨,由怀古到伤今,层层深入,很好地表现了诗人的思想情感。

《西塞山怀古》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刘禹锡于公元824年(唐穆宗长庆四年)所作。是年,刘禹锡由夔州(治今重庆奉节)刺史调任和州(治今安徽和县)刺史,在沿江东下赴任的途中,经西塞山时,触景生情,抚今追昔,写下了这首感叹历史兴亡的诗。

《西塞山怀古》作者介绍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汉族,中国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王叔文政治改革集团的一员。唐代中晚期著名诗人,有“诗豪”之称。他的家庭是一个世代以儒学相传的书香门第。政治上主张革新,是王叔文派政治革新活动的中心人物之一。后来永贞革新失败被贬为朗州司马(今湖南常德)。据湖南常德历史学家、收藏家周新国先生考证刘禹锡被贬为朗州司马其间写了著名的“汉寿城春望”。

《西塞山怀古》出自哪里

古时的文人都喜欢隔三差五的聚会畅谈,聚会饮酒肯定是不可避免的。这样有很多诗人在喝酒助兴的时候就会有佳作问世。这不白居易等4人在喝酒作诗的时候,就有一人的佳作连白居易都自叹不如。这首佳作就是刘禹锡的《西塞山怀古》。

《西塞山怀古》原文如下:

王濬楼船下益州,金陵王气黯然收。

千寻铁锁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头。

人世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

今逢四海为家日,故垒萧萧芦荻秋。

译文如下:

王濬将军的威猛战舰沿江而下离开益州,纵然是显赫无比的金陵王城都骤然失色。长长的铁链沉到江底,这样降旗就直接挂在石头城头上。自从东吴灭亡以后,在金陵建都的王朝都没有幸免,但是如今的西塞山依旧紧靠长江听力再次。从今往后天下归为一同,芦荻依旧在旧垒上飘荡。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刘禹锡于公元824年(唐穆宗长庆四年)所作。当时的情况是唐朝虽然平定了安史之乱,但是并没有真正的解决节度使拥兵自重的局面。到唐宪宗时期,唐朝虽然取得了几次平定藩王战争的胜利,使国家再度出现统一的局面但是这只是面上的统一,表面的平静之下依然暗潮涌动。后来公元821年河北三镇节度使又揭竿而起自立门户。此诗即为刘禹锡结合当时的国家形势而作,并且借古表达了叛军是逆势而为不可长久。

表达的思想

刘禹锡通过对西晋灭吴一事的描写,主要是为了指出东吴虽然在防御方面做了很多功课,但是最后还是被灭了。但是那些偏安一隅的后来者并没有吸取前人的教训仍然为不可为的事,最后还是避免不了被灭的结果。

刘禹锡通过对古人的描写,暗示这样叛军不可能维持长久的,最后的结果仍然逃脱不了被灭亡。国家统一才是大势所趋,只有国家统一才可能使人们过上幸福安康的生活。

《西塞山怀古》赏析

西塞山怀古

刘禹锡

王濬楼船下益州,

金陵王气黯然收。

千寻铁锁沉江底,

一片降幡出石头。

人世几回伤往事,

山形依旧枕寒流。

从今四海为家日,

故垒萧萧芦荻秋。

诗文赏析

西塞山,在今湖北大冶东面的长江边,形势险峻,是六朝有名的军事要塞。长庆四年(八二四年)刘禹锡由夔州刺史调任和州刺史,沿江东下,途经西塞山,即景抒怀,写下此诗。诗人讲述了建都金陵的几个朝代的兴亡,希望唤起人们的注意,吸取往日的教训,表现出诗人对国家的赤诚忠心。全诗借古喻今,沉郁感伤,但繁简得当,直点现实。

细细品味这首刘禹锡的诗,你就会发现,《西塞山怀古》一诗叙说的内容是历史上的真实,状摹的景色是眼前的实景,抒发的感叹是诗人胸中的真情。诗人巧妙地把史、景、情完美地揉合在一起,使得三者相映相衬,相长相生,营造出一种含蕴半瞻的苍凉意境,给人以沉郁顿挫之感。现在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吧。

 西塞山怀古

 刘禹锡

 王浚楼船下益州,

 金陵王气黯然收。

 千寻铁锁沉江底,

 一片降幡出石头。

 人世几回伤往事,

 山形依旧枕寒流。

 今逢四海为家日,

 故垒萧萧芦荻秋。

 刘禹锡诗鉴赏

 这首《西塞山怀古》诗,是刘禹锡于唐穆宗长庆四年(824),由夔州调任和州刺史,在赴任的途中,经西塞山时,触景生情,抚今追昔,写下了这首感叹历史兴亡的诗。

 “王浚楼船下益州,金陵王气黯然收”,这两句是对当年历史的回顾。西晋咸宁五年(279),司马炎为完成统一的大业,下令伐吴。在东起滁州西至益州的辽阔战线上,组织了数路大军,向东吴发动了全面进攻。当时身为龙骧将军的王浚,在益州造战船,“以木为城,起楼橹,开四处门,其上皆得驰马往来”(《晋书·王浚传》),此即诗中所言之“楼船”。船造好后的第二年,王浚带兵从益州出发,沿江东下,很快攻破金陵,接受了吴主孙皓的投降,从此东吴灭亡。

 诗人把这场历时五个多月纷纭复杂的历史过程全部删去,只截取了王浚发兵和吴国灭亡这两个开始与结束的场面,便集中概括了历史的全部过程。“下”与“收”二字,连贯而成,相互呼应。前者表明王浚兵来之迅猛;后者写出东吴覆灭之命运,冠以“黯然”,更见惨凄。

 “千寻铁锁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头”,是承上联具体地写出金陵“黯然收”的景况和原因。“千寻铁锁”是东吴在西塞山下江险碛要处的设防。它包含有两层意思:一是表明孙皓尽管腐败,但还是不愿轻易失国,而进行拚死抵抗的;二是渲染王浚的足智多谋,英勇善战。当时的东吴,为防御晋武帝的讨代,曾在西塞山一带筑营垒,设江防,并用铁锁链横截长江,以阻挡王浚的楼船。但王浚用木筏数十,上载麻油火炬,烧融了铁链,直抵金陵城下,迫使吴主孙皓举“降幡” 投降。从历史上看,当时的东吴,非兵不多,将不广,城不固,地不险。只因孙皓不修内政,荒*误国,致使“上下离心,莫为皓尽力”(《三国志·孙皓》),所以必然要导致“铁锁沉”“降幡出”的下场。这个历史教训是深刻的,不能不令人感慨深思。

 “人世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两句是诗人触景生情,对历史上的兴亡,发出伤心的慨叹。

 眺望金陵的西塞山依然巍峨耸立,其下的长江在寒秋中滚滚东流。可是当年在金陵的帝王都哪里去了呢?

 “往事”二字,包蕴深沉,它指自东吴以后在金陵相继建都的东晋、宋、齐、梁、陈六个朝代,这些的灭亡,大都有相似的原因。但是人们总不接受历史的教训,在循环往复地因袭着前人的失误而不自省。

 正如杜牧在《阿房宫赋》中所说:“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具有政治家头脑的刘禹锡,对这一点自然理解得很深,所以他积极参加王叔文的政治革新集团,奋起改革时弊,力求挽救衰败的唐王朝。可是残酷的现实,使自己的愿望不仅不能实现,反而使自己与集团其他诸人都屡遭迫害与打击。

 所以这里的“几回伤往事”,不仅有对前朝兴亡的感叹,也有对自己一生遭遇的悲诉。一个“伤”字,确谓痛矣!

 “今逢四海为家日,故垒萧萧芦荻秋”,是全诗的主旨。诗人对往事的“伤”是根于今世的忧,伤往事是次,忧今世是主。唐朝自“安史之乱”以后,虽然表面上还维持着统一的局面,但是几代皇帝都宠信宦官,排挤忠臣。藩镇割据愈演愈烈。如诗人认为,这种情势若继续维持下去,必然要加速衰败,重蹈历史的覆辙。所以“今逢四海为家日”既是诗人欣喜唐王朝这个暂时还统一的局面,又是警喻世人这个局面恐怕很快就要失去,“故垒萧萧芦荻秋”大概将会成为唐王朝未来的真实写照。后人会和此时的诗人一样面对前朝的故垒遗迹,在一片秋风芦荻的摇曳之中而伤心叹喟。如此在内容上则深化了诗的主题思想,在感情上和前面的“人世几回伤往事”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整理:zhl201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