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工作总结 工作总结

尊严课文教案导入_尊严教学设计

tamoadmin 2024-09-06 人已围观

简介1.体育《武术》教学设计2.文言文《师说》优质教学设计3.长春版八年级语文下册《宽容》教学设计4.课堂教学中如何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5.小学心得体会6.教师应具备哪些教育教学能力7.数学科中的教学措施怎么写8.七年级下册政治教案人教版《变色龙》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理解、积累?沉静、无精打、异想天开、径自?等词语。  2.了解契诃夫的创作及本文的写作背景。  3

1.体育《武术》教学设计

2.文言文《师说》优质教学设计

3.长春版八年级语文下册《宽容》教学设计

4.课堂教学中如何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5.小学心得体会

6.教师应具备哪些教育教学能力

7.数学科中的教学措施怎么写

8.七年级下册政治教案人教版

尊严课文教案导入_尊严教学设计

《变色龙》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理解、积累?沉静、无精打、异想天开、径自?等词语。

 2.了解契诃夫的创作及本文的写作背景。

 3.把握奥楚蔑洛夫这个人物形象及主题。

 能力目标

 1.理解的故事情节。

 2.体会语言描写、细节描写等在中的作用。

 3.领会的讽刺艺术。

 德育目标

 认识沙皇专制统治的腐朽黑暗,培养学生做人正直、表里如一的意识。

 教学重点

 用个性化人物语言刻画奥楚蔑洛夫欺下媚上、见风使舵的性格特征。

 教学难点

 理解奥楚蔑洛夫这一人物形象的深刻社会意义。

教学方法

 1.诵读法 契河夫的短篇以对话取胜,语言有显著的特色。课文运用人物自己的语言来突显人物性格。教学中引导学生以活泼的分角色朗读形式,体会人物心理,把握人物形象。

 2.激疑探究法 抓住文眼?变?,引导学生主动质疑问难,理解课文思想内容。同时本文是一篇讽刺,人物形象具有类型化的特点,分析人物性格时要引导学生归纳总结。

 教具准备

 多媒体CAI课件、投影仪、录音机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诵读,理清的情节结构。分析奥楚蔑洛夫形象。

 [教学步骤]

 一、导语设计

 (多媒体展示蜥蜴)

 同学们,说起人们眼下追求的个性宠物蜥蜴,很多人的感觉是丑陋、可怕的,实蜥蜴中的一种叫变色龙的,它会随着环境颜色的改变而改变皮肤颜色。俄国短篇大师契诃夫1884年创作的一篇讽刺就叫《变色龙》,其中的奥楚蔑洛夫警官也有善变的技能。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去了解那里发生的故事。(板书文题、作者)

 二、资料助读

 投影:

 契诃夫(1860~1904),是十九世纪末具有世界声誉的俄国短篇大师,杰出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戏剧革新家。出生于小市民家庭,靠当家庭教师读完中学。1879年入莫斯科大学学医,1884年毕业后在当医生之余从事文学创作。在行医过程中,他扩大了眼界,丰富了知识,积累了创作素材。他的早期创作讽刺和揭露了俄国社会官场人物媚上欺下的丑恶面目,写得谐趣横生,发人深思。八十年代中期,他创作了既幽默又富于悲剧性的短篇,反映了社会底层人民的被侮辱被损害的不幸生活,具有深刻的思想意义。八十年代下半期,随着社会阶级斗争的日益尖锐,他的创作视野逐渐宽阔,题材愈加丰富,批判性也随之加强。1890年。他到库页岛旅行,进一步了解了沙皇专制政治的罪恶。1892年后定居莫斯科乡下,从事戏剧创作。契诃夫一生写了大量的中、短篇,其中名篇有《变色龙》《苦恼》《万卡》《第六病室》《装在套子里的人》《新娘》等。剧本有《海鸥》《万尼亚舅舅》《三姊妹》《樱桃园》等。

 《变色龙》写作于1884年,是契诃夫早期创作的一篇讽刺。当时的俄国沙皇亚历山大三世,为了强化统治。豢养了一批欺下媚上的走狗,为其镇压人民服务。他也制定了一些掩人耳目的法令,给残暴的专制主义蒙上了一层面纱。沙皇专制警察往往打着遵守法令的官腔,而干的却是趋炎附势、欺下媚上的勾当。《变色龙》中的奥楚蔑洛夫正是其中的典型代表。

 三、诵读,整体感知文意

 1.学生听读课文录音,初步感知文意。

 (1)疏解下列字词。

 投影:

 沉静:文中指环境寂静。

 无精打:形容不高兴,不振作。

 魁梧(ku? w?):(身体)强壮高大。

 异想天开:形容想法离奇,不切实际。

 荒唐(huāng t?ng):①(思想、言行)错误到使人觉得奇怪的程度。②(行为)放荡、没

 有节制。着重于极其荒谬,令人难于理解。

 洋溢(y?ng y?):(情绪、气氛等)充分流露。

 伶俐(l?ng l?):聪明、灵活。

 恐吓(h?):以要挟的话或手段威胁人;吓唬。

 径自:副词。表示自己直接行动。自顾自,任意地。

 (2)选取日常生活的片断进行艺术概括,以此来反映尖锐重大的社会问题。是契诃夫创作的特色。那么,本文写了怎样一件事?主要人物是谁?文章又是主要用什么方法来表现人物性格的?

 学生思考后回答,教师明确:

 描写了警官奥楚蔑洛夫处理?狗咬人手指?这一案件的经过。主要人物是奥楚蔑洛夫。主要运用对话刻画奥楚蔑洛夫媚上欺下、见风使舵的性格特点。

 2.学生自读课文,根据对内容的初步理解,给课文另拟一个题目。

 学生可能拟出的题目是:

 一个见风使舵的人

 一个变化多端的人

 两面人

 势利眼的警官

 3.学生速读全文,理清故事情节。

 思考:奥楚蔑洛夫警官在处理?狗咬人?过程中,前后态度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变化的原因和内容。

 学生梳理、概括,教师提示:

 最初:听了赫留金申诉,不知狗主人是谁时

 对小狗野畜生,疯狗,把它弄死好了。

 对赫留金肯定赫留金被狗咬了。

 第一次:人群中有人说好像是席加洛夫将军家的狗时

 对小狗它是那么小,它怎么会咬着你的?

 对赫留金你那指头一定是给小钉子弄破的。你们这些鬼东西。

 第二次:巡警说不是将军家的狗时

 对小狗下贱胚子。

 对赫留金你呢,赫留金,受了害,我们绝不能不管。

 第三次:巡警说是将军家的狗时

 对小狗名贵的狗。狗是娇贵的动物。

 对赫留金你这混蛋,不用把你那蠢手指头伸出来!怪你自己不好!

 第四次:厨师说不是将军家的狗时

 对小狗野狗,弄死它算了。

 第五次:厨师说是将军哥哥的狗时

 对小狗这小狗还不赖,怪伶俐的,一口就咬破了这家伙的手指头!

 对赫留金我早晚要收拾你!

 4.学生合作探究:

 警官奥楚蔑洛夫在处理?狗咬人?中,态度五次变化,那么其中有没有始终不变的地方?

 学生研讨后回答,教师明确:

 在五次变色中,奥楚蔑洛夫媚上欺下、见风使舵的性格特征始终不变,充分暴露了他的卑鄙心理。

 5.师生共同归结奥楚蔑洛夫的形象。

 教师明确:

 奥楚蔑洛夫是一个溜须拍马、媚上欺下、见风使舵、趋炎附势的沙皇专治统治的忠实走狗形象。

 6.学生复述课文内容。

 四、分角色朗读,体会形象特征

 1.角色分配:

 一人扮演奥楚蔑洛夫,一人扮演巡警叶尔德林,一人扮演赫留金,一人担任其他角色及旁白。

 2.要求尽量渎出人物说话的语气、语调,尤其注意省略号的停顿。

 3.学生分组试读。

 4.教师指定学生分角色朗读。师生共同点评朗读表现。

 五、布置作业

 续写课文内容。要求:想象警官走后又发生了什么事。400字左右。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

 引导学生探究的思想意义,理解课文主题。揣摩个性化的人物语言和细节描写的作用。

 [教学步骤]

 一、研读探究,理解主题

 1.学生默读全文,合作研讨:

 (1)结尾写道:?普洛诃尔喊一声那条狗的名字,带着它从木柴厂走了。那群人就对着赫留金哈哈大笑。?那群人笑什么呢?为什么笑?

 (2)自然界中的变色龙随着周围环境的变化而不断变色,是出于生存的本能,而奥楚蔑洛夫几次变色又是为了什么?作者通过他的言行揭示了一种怎样的社会现象?

 (3)这篇的主题是什么?

 学生四人学习小组合作探究,教师点拨:

 (1)针对那群人的笑,学生的理解有如下几种说法:

 笑赫留金事与愿违,他本来想得到赔偿,结果却是一场空;

 笑赫留金偏偏遇上了奥楚蔑洛夫这样一个警官。他见风使舵,媚上欺下,一副统治者奴才的嘴脸:

 笑赫留金偏偏遇上了这样一条狗。如果这狗的主人不是将军的哥哥,结果就不一定这样了;

 笑这个社会里,一人得势,鸡犬升天;

 笑当时穷人不如富人家的一条狗等。

 (2)奥楚蔑洛夫之所以几次变色,是因为他不敢得罪权贵,哪怕仅仅是权贵家的一条狗。这样的一个小官僚,面对一般群众的时候,他往往会摆出一副官架子,如他一出场。穿着新的军大衣,在众人面前?严厉?的表情,一个拿腔作调、作威作福的小官僚的形象毕现。而面对权贵,却是一副奴颜婢膝的样子。这样的人物是当时社会的必然产物。当时沙皇统治的俄国,经济落后,思想保守,实行残酷的专制统治,而作为这样一个国家机器上的小零件,像奥楚蔑洛夫这样的小官僚,为了生存,不得不用丧失人格和尊严来换取生存空间。这样的人物虽然可恨,但作者批判的锋芒其实更多的是指向当时腐朽专制的社会。指向孕育这种奴性人格的土壤。

 (3)通过对见风使舵,欺下媚上的警官奥楚蔑洛夫这个沙皇专制统治的忠实走狗的刻画,巧妙地揭露了俄国警察制度的和虚伪,批判了它反人民的实质。

 2.学生自由诵读全文,体味作品的深意。

 二、深读,体会手法

 1.的语言是充分个性化的。人物的精神面貌和性格特征在个性化的语言中得到充分展现。请揣摩下列语句的表达效果。 投影:

 (1)?商店和饭馆的`门无精打地敞着,面对着上帝创造的这个世界,就跟许多饥饿的嘴巴一样?。

 (2)?我要揭你的皮,坏蛋? (3)?就连那手指头也像是一面胜利的旗帜。?

 (4)?这个案子的?罪犯?呢它那含泪的眼睛流露出悲苦和恐怖的神情?

 (5)?他老人家是明白人,看得出来到底谁胡说,谁像当着上帝的面一样凭良心说话。?

 (6)?你呢,赫留金,受了害,我们绝不能不管。?

 学生结合语境诵读、揣摩,教师明确:

 (1)?门无精打地敞着?是用拟人的修辞手法描写环境,反映了当时市面萧条。?跟许多饥饿贫困的嘴巴一样?是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暗示了俄国人民饥饿贫困的生活,整个社会死气沉沉,作者用寥寥几笔,交代了故事发生的环境。

 (2)夸张的修辞于法,写小市民赫留金要借狗咬手指头捞一把赔偿金的心态。

 (3)比喻的修辞手法,写小市民赫留金把被咬的手指头当作物证向人炫耀,以图捞一把赔偿金。

 (4)用拟人手法写小狗,把它作为具有?狗性?的人的辉映。

 (5)用比喻的手法,写赫留金在警官面前的逢迎拍马,表现他既是一个庸俗的小市民,又是一个有所恳求的?小人物?。

 (6)双重否定的修辞手法。写奥楚蔑洛夫在未知狗的主人时,摆出一副?扶弱抑强?的架势,与后面得知狗主人可能是将军时的态度变化形成强烈对比,造成绝妙讽刺的效果。

 2.奥楚蔑洛夫的军大衣在中反复出现,请仔细体会这些细节描写对于刻画人物的作用。

 学生筛选、思考,教师点拨:

 一开始,作者就把这件具有象征意义的道具和它的主人一下子推到读者面前。新的军大衣是沙皇警犬的特殊标志,也是他装腔作势,用以吓人的工具。作者以?军大衣?这一服装.交代了奥楚蔑洛夫的身份。

 第二次写军大衣是在奥楚蔑洛夫听到有人说?这好像是席加洛夫将军家的狗?以后?把大衣脱下来?,他脱大衣不是因为天气热,而是?判?错了狗,急得他浑身冒汗。脱大衣的动作,既揭示了他猛吃一惊,浑身燥热的胆怯心理,也表现了他借此为自己变色争取时间以便转风使舵的狡猾。这一?脱?,形象地勾勒出了这个狐虎威。欺下媚上的沙皇走卒的丑恶心灵。

 当他训了赫留金一顿,忽听巡警说不是将军家的狗时,又立刻抖起威风。可又有人说:?没错儿,将军家的!?这时他大惊失色:?给我穿上大衣吧挺冷?这是第三次写他的军大衣。这里穿大衣则是心冷胆寒的表现,以遮掩他刚才辱骂了将军而心中更深一层的胆怯,并进而为再次变色作准备罢了。这里的一?脱?一?穿?,热而不冷,把奥楚蔑洛夫凌弱臣强的丑态暴露无遗。

 结尾,他训了一通赫留金后,?裹紧大衣径自走了。?这里第四次写军大衣,既形象而又逼真的刻画这条变色龙出尽洋相之后,又恢复了他奴才兼走狗的常态。继续去耀武扬威,逞凶霸道去了。

 总之,作品通过对奥楚蔑洛夫军大衣穿而又脱,脱而又穿,这四个细节的描绘,淋漓尽致地勾画出变色过程中的丑态,以及他卑劣的心理活动。

 3.学生思考:

 奥楚蔑洛夫为什么能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乃至成为某类人物的代名词?体会讽刺的这种写法及其作用。

 教师明确:

 奥楚蔑洛夫之所以能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并成为某类人物的代名词,是因为这一形象高度的典型性和概括性。作者在描写这类人物的时候,抓住了他们的共性,通过提炼、概括和总结,并用夸张、对比等讽刺常用的艺术手法,加以突出,使这类人物往能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像巴尔扎克《欧也妮?葛朗台》中的守财奴葛朗台,莫里哀喜剧《悭吝人》中的阿巴公,吴敬梓长篇《儒林外史》中的范进。都是这样的人物。

 三、课堂练习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傍晚七点半左右,我和朋友散步至本城影剧院。正巧,一对夫妇焦急得胡乱拉住人退票:?五毛退啦,减半!?没人理他们。后来男的丈哀求地喊道:?算了。我白送,谁要啊?是外国的吉他表演呀!?还是没人理睬。来往的路人越发用冷冷的、不信任的眼光瞅着这一男一女,像瞅着卖狗皮膏药的小贩。正在这当儿,老曾来了,拎了一桶糨糊和一张宣传画。老曾实在看不下去

 了,便将那男人叫到一旁,凑着耳朵面授机宜。果然,那男的用鬼鬼祟祟的神情冷不丁喊一句:?高价票,10元一张!?路人们立刻像中了枪弹般站着不动,连我的心也猛地一跳。待那男人又将此话重复一遍时,方圆十几米内即骚动起来,早有一个留八字胡的小伙子杀开血路冲进重围,用故意架起来的两膀野蛮地隔开众人,独包独揽地买下票。然后骄傲而自豪地举着手走了。

 1.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

 (1)面授机宜:

 (2)鬼鬼祟祟:

 (3)冷不丁:

 (4)独包独揽:

 2.卖票的老实人后来说话的原因是什么?

 3.下面对故事人物作用的认识有误的一项是?( )

 A.卖票人是故事的线索人物,通过他卖票的前后活动反映了社会上某一部分人的糊涂认识。

 B.老曾是关键人物,他的面授机宜不仅扭转了局面,而且为下文的展开起了决定作用。

 C.小伙子是主要人物,独包独揽买下高价票的行为反映了社会上一分人对外国文艺的赏识和追求。

 D.?我和朋友?是见证人,目睹出让演出门票的全过程,增强了故事的真实性。

 4.故事中的路人为什么对?五毛?让票不相信,而对?十元一张?却抢购?

 参考答案:

 1.(1)当面传授处理事务的办法。 (2)形容怕人发现的不正当行为。

 (3)冷不防,突然地。 (4)独自全部买下。

 2.急于把票卖出去,因为说真话票卖不出去,只得说话。

 3.C

 4.说明社会上一部分人认为高质一定高价,低价必然低劣.以追求高价商品为荣耀,于是形成了?作真时真亦?的现象,因此对降低让票表示怀疑,对高价票趋之若鹜。

 四、课堂小结

 同学们,契诃夫用式的写法塑造了鲜活的变色龙形象,让我们惊叹的精妙。精短的篇幅中蕴含着深刻的思想和艺术内涵。值得我们仔细品味。反观现实,类似善变的后果则会是人际交往的荒漠,所以真诚友善才应是我们处事待人的追求。让我们工整地写就?人?字的一撇一捺。

 五、布置作业

 纷繁世态给了你了解社会、关照人生的思考与启迪,请构思一篇小,以你的独特视角去展现现代社会的横断面。要求立意自定,文题自拟。

体育《武术》教学设计

 师展示幻灯片1:

 笑傲人世是一份何等的情怀,

 众醉独醒是一种怎样的悲哀,

 两千年前的湘江水畔,

 他纵身一跃,定格成永远的风景。

 其热血化作滔滔波浪,滋润了整个民族的灵魂!

 ?他,就是屈原

 师:有同学愿意朗读下这段文字吗?

 (同学们纷纷举手,跃跃欲试,师指定一学生朗读)

 师:这位同学读得怎么样?有没有地方值得斟酌的?

 生1:她的普通话很标准,但是要注意语气和停顿。?他,就是屈原?这句中?他?之后的停顿要稍微长一点,这样可以给人以思考和回味的空间。

 师:恩,很好,那么在语气上要注意什么呢?

 生1:这段文字写得美,很有诗意,我个人很喜欢。我觉得在读的时候应该要有点气势,要读出对屈原由衷的赞美之情。

 师笑:那么你可以给我们示范下吗?

 生1读得很投入,语气语调和感情把握得很好。读完后同学们给予了热烈的掌声。

 师:高一的时候我们学过屈原的《离骚》,同学们还有印象吗?课前让同学们搜集了关于屈原的一些资料,有没有同学愿意给我们讲解下?

 生2:屈原,名平,字原。战国时楚国人。我国伟大的爱国诗人和浪漫主义诗人。著有《离骚》、《九歌》、《天问》等不朽作品,皆出自西汉刘向辑集的《楚辞》。首创?骚体诗?,亦称?楚辞体?。

 生3:政治上,他提倡?美政?,主张彰明法度,举贤任能,改革政治,联齐抗秦。初辅佐怀王,做过左徒、三闾大夫。后遭谗去职,屡遭放逐。至首都郢为秦兵攻破,满腔悲愤,怀着珍爱一生的理想自投汨罗江而死。

 师:刚才两位同学的介绍很精当,老师就不再补充了。下面来检查一下预习的情况。

 (幻灯片2-3展示重点文言实词、文言句式,同学交流,教师点拨)

 师:请同学们翻译以下句子(幻灯片4)。

 (1) 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是以见放。

 (2) 圣人不凝滞于物,而于世推移。

 (3) 安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

 (4) 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俗之尘埃乎?

 (5) 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

 (师下堂巡阅点拨,然后对典型错误进行梳理指正)

 师:给同学们两分钟时间,大家有信心背诵以上文句吗?

 生异口同声说能,接着大声朗读背诵。

 师:老师背上句,同学们接下句,我们一起来试一下好吗?

 同学们都能够熟练响亮地背诵。

 师:这篇文章的结构不是很复杂,简要来说就是渔父和屈原的三次对话。下面我们来分角色朗读课文,老师读旁白,男同学读渔父,女生读屈原。

 (师生共同朗读课文,朗读气氛较好)

 师:本文通过人物肖像、语言、动作等方面描绘,塑造了屈原和渔父两个截然不同的人物形象。请同学们结合原文分析两者不同的人生态度。

 教师板书?屈原?,学生找出对应的语句?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安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俗之尘埃?。

 师板书完之后请学生谈谈对以上文句的理解,并由此来分析屈原的人生态度。

 师提示:请同学们先思考再发言。

 生4:我觉得这里的?举世?和?众人?不能解释为世人和所有的人,不是泛指而是特指,指楚国朝野中对屈原?美政?持反对态度,用谗言来排挤屈原致使他被逐的奸佞小人。

 生5:我觉得不仅仅指这些奸佞小人,还指那些不理解屈原?美政?的人,屈原因为自己的政治主张或者说理想得不到理解和实现而发出无奈的悲凉的感慨。

 生6:屈原认为自己的内心是洁白无瑕的,是一尘不染的,他坚持了自己的理想,他是值得人们去尊敬的。

 生7:屈原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来捍卫理想的尊严,我忽然想到了北大?数学才子?柳智宇,在世人看来他拒绝美国麻省理工全额奖学金,选择出家的做法是不可思议的,其实我倒觉得没有理想的人是可悲的,有理想的人生是幸福的。(有同学开始鼓掌)

 师:这位同学非常善于思考和联想,他的思考很有深度和见地。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屈原为了自己的理想不愿与世俗同流合污,宁为玉碎也不为瓦全。那么渔父呢?

 学生找出?圣人不凝滞于物,而能与世推移?、?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教师板书以上语句。

 生8:我认为渔父的意思好像是在说屈原不会变通,劝他要改变心态。

 生9:?沧浪之水?有一种寓意,是指世道。渔父是劝屈原要随波逐流,随遇而安,不要过于拘泥于外物。

 生10:这里的渔父是一个世外高人的形象,有点像楚国的狂人接舆,他们超然物外,显得很洒脱。

 师:这位同学的知识面很丰富,渔父和楚狂接舆的相同点在哪里呢?

 生10背:楚狂接舆歌而过孔子,曰:?凤兮!凤兮!何德之衰!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已而!已而!今之从政者殆而!?孔子下,欲与言之。趋而避之,不得与之言。

 师:这位同学真了不起,能够联想到《论语》中的内容,而且能够准确背诵。同学们同意他的观点吗?

 生10:我觉得他分析得很有道理,屈原是积极入世的儒家思想,而渔父则是消极避世的道家思想。

 师:如果说屈原是一位行到水穷处的儒生,那么渔父就是一位坐看云起时的隐者。由此我们不难看出,文中将两个人物形象进行鲜明的对比,是为了凸现屈原坚持理想,洁身自好;忧国忧民,坚贞不屈的崇高人格。

 师:我们刚刚学习了《报任安书》,不妨也来做一个对比(幻灯片5展示)

 屈原是否可以选择

 ?像司马迁那样隐忍苟活,在自己的后半生实现他的理想?

 ?像渔父那样超然物外,放浪形骸,享受山水田园之乐?

 ?或者选择离开这个令他伤心的楚国,另谋高就,另栖高枝,去施展自己的政治抱负?

 (问题抛出后,学生的思维很活跃,纷纷说出自己的观点)

 师灵机一动模仿节目主持人:欢迎各位网友和我们进行互动,对以上话题展开评论。

 生11:老师,我们没有电脑呀。

 生12:老师,那你就是楼主了。

 师笑:条件有限,你们就委屈下拿出纸和笔当成屏幕和键盘吧。

 (学生拿出笔纸现场写作,教师下堂和学生进行互动)

 师:请各位网友不要忘记署上自己的网名,写好后可以把?邮件?传送到前面来。

 师:老师来读几条网友的观点(事先下堂挑选有代表性的观点)

 1楼(梦醒时分):生亦死也,死亦生也。生死何物,为黎民无所惧。富贵安逸,为百姓皆可弃。

 2楼(囧丫头坏坏):如时光倒流,屈原选择依旧。每个人都有追求自己理想的权利,屈原因自己的选择而伟大。历史无法如,屈原无法复制。

 3楼(欲盖反而弥彰):时势造就了英雄,时势造就了屈原;英雄亦能造就时势,屈原成就了那个时代。他身上流着楚国贵族的血液,他不能向司马迁一样?隐忍苟活?;他身上背负复兴楚国的重任,他不能向渔父一样?与世推移?;他心里装着忧国忧民的理想,他不能像张仪一样挂六国相印。他注定就属于那个时代,他没有选择,他唯一的选择是对国家和百姓的爱。

 4楼(思绪浑浑噩噩):屈原具有高洁的人生品格和远大的政治思想,不愿随波逐流,妥协世俗。他把人格和理想看得比生命更重要。?宁赴湘流,葬于鱼腹之中?也不愿?蒙世俗之尘埃?,以死来体现生命的尊严。司马迁为了成就大业,实现人生价值,在痛苦中选择了隐忍苟活,发愤著书,昭示了生命意义。屈原和司马迁一个选择生,一个选择死,一个以生践志,一个以死明志。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5楼(师作结):作为一个爱国主义诗人,他的一生注定要为楚国操劳。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他有一颗坚定和勇敢的心,为了坚持理想宁死也不苟活。隐忍苟活、与时推移不是他的人生。他洁身自好,梦想楚国通过改革再次强盛,他忧国忧民一心只为楚国,怎奈现实于他过于残酷,命运于他过于不公。他愿把自己的一切都寄托给楚国,这里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都是他生命的唯一。他生是楚国身,死是楚国魂。这就是屈原的价值所在。屈原,魂兮归来吧!

 师播放央视《诗歌散文》任志宏朗读,学生跟读,在朗读回味中结束本课。

 板书设计:

 渔 父

 《楚辞》

 屈 原

 举世皆浊我独清

 众人皆醉我独醒 宁为玉碎

 安能以皓皓之白 不为瓦全

 而蒙世俗之尘埃 (对比)

 渔 父

 随遇而安 圣人不凝滞于物

 与世推移 而能与世推移

 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

 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

 教学设想:

 这堂课的教学分为三个环节进行,一是基础巩固,包括基础知识的检测落实,关键语句的理解背诵;二是文本研习,屈原和渔夫形象以及处世态度的对析;三是问题探讨,屈原的精神价值探究。在教学目标上根据学情合理定位,首先抓重点实词和关键句子,这是对文章进行深入探究的前提和基础;其次在理解关键句子的基础上分析屈原和渔夫的.形象,并由此分析其处世态度;最后深入探讨屈原的精神价值。在教学方法上主要取对话式教学和问题探讨式教学,讲练结合,读写结合,师生共同探讨交流互动。教学设计以学生的认知水平和认知规律为基点,是一个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表及里,循序渐进不断升华的过程。

 教学反思:

 这堂课给我带来的思考很多,其中主要包括以下层面:

 一是怎样的语文课才算是一堂好课。执教高二(1)班的时候让学生写评论的环节,学生的思维的火花已经被点燃。看着学生认真思考,奋笔疾书,我真不忍心打断,后面的预设也就没有进行下去。要是以前我可能会被课件里的预设牵着鼻子走,一堂课在机械匆忙地播放课件中就结束了。课堂是灵活多变的,是无法预设的。多媒体只是一个教学的工具,工具应该是为人服务的,是处于次要地位的,而学生的思维才是主要地位。学生的思维是课件的主人,课件是学生思维的仆人。按照课件事先设计好的程序而不进行适时调整的机械课堂教学,看起来很完整,甚至是完美。这样的语文课不一定是一堂好的语文课,把学生思维的火花点燃才是好的语文课。

 二是语文课要?三贴近?,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特点。语文课要贴近学生的生活,贴近学生的心理,贴近学生的思维。称学生为?网友?,称纸笔为?屏幕?和?键盘?,称交流为?互动?。这些形式和名词更能够贴近学生的生活,极大激发了学习兴趣和参与热情。缺乏良好沟通和交流的课堂无疑是死水一潭,一厢情愿。突出学生主体地位,构建和谐高效课堂的前提就是营造良好的交流氛围,找准载体和切入点。因此在问题设计和提问方式上要充分考虑学生的认知特点。

文言文《师说》优质教学设计

指导思想

深化体育课程改革,贯彻“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将体育作为教育、培养学生的一种手段、一个渠道、一个载体。将武术当中的武德、武术动作容入课堂中,让学生从中懂得“以武强身、以德养性”的道理,让学生认识了解中华武术的博大精深,丰富体育课的内涵。

设计思路

利用电视背头,先播放一段学校武术队学生比赛录像,激发学生武术兴趣,在愉快、轻松的氛围中带入学生进入武术课堂;运用武术腰带与健康操相结合,穿 *** 武术动作,调动他们情绪,提高他们的求知欲;展示武术名家,体会武德的重要性,用武德训与武术操相结合的方式,加深对武术的理解;用展示出武术基本动作步型,提出问题,激发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能力,发挥想象力;最后展示成果,秀秀风。

通过一系列的场景,使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情境之中学习武术,体会武德精神,使每一位学生都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学习目标

1、积极主动参与,在集体活动中表现出自信、自强。

2、体会武术的精髓,懂得“以武强身、以德养性”的道理。

3、开动脑筋,创编功夫拳,发挥集体智慧,培养集体主义精神。

4、激发学生学习武术的兴趣。

学习流程

课堂常规——武术录像(观看武术比赛录像)——健康操——武术基本功——武德训——创编功夫拳——武林大会——舞武我风(集体表演、放松)

教学

1、背头

2、打分牌8块。

3、鼓

教学内容

一、武术录像(观看武术比赛录像):

通过观看学校武术队学生比赛录像,激发学生学习武术的兴趣。

(同学们,今天这堂武术课,老师首先准备了一段武术录像给你们,请看大屏幕。这些都是我们学校武术队的学生,在2007年中山市武术传统项目学校比赛中,集体基本功荣获第三名)

(精彩吗?精彩!“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从他们精彩的表演我们就看出他们平时训练有多么刻苦认真了。其实我们也可以这么棒!只要努力用功,持之以恒!对吗?对!好,那我们现在就开始练功。首先老师准备了武术腰带给你们,就在你们的前后左右,看到了吗?好,我们用最快的速度拿回来,注意安全)

组织:四列横排

要求:认真观看

二、健康操

音乐导入。通过欢快的音乐结合武术动作,拉伸、舒展学生们的各个关节。

(跟着老师一起做)

组织:四列横排

要求:认真练习、动作到位

三、武术基本功

正踢腿、里合腿、外摆腿。把武术的动作基础引入课堂,为下个环节作准备。

(武术基本功练习,拳、掌、勾,正踢腿练习、正踢腿练习再来一次,外摆腿练习、里合腿练习)

组织:四列

要求:动作整齐、腿法清晰

四、武术名家(武德训)

把水云轩小学武德训与武术操相结合,动口动手,加深对武术意义的真正了解。

(非常棒!同学们练习的非常认真。请看这些,告诉我他的名字。上所展示的都是我们的武术名家。还有很多很多,我们在这就不一一列举了。在光绪二十七年,我们的国家还不够强大,外国人说我们是“东亚病夫”,这时霍元甲站出来,用武功,用武德征服了他们,为我们中国人夺回了尊严,他们身上最值得我们学习的是……武德!正所谓,未曾习武先习德,习武者应不谋利而秉大义,不畏强而舍己身!好,接下来我们把水云轩小学武德训结合我们武术操一起来练习一下!我看谁最有精神!再来一次,希望同学们练习的时候动作有力,声音洪亮!)

组织:四列横排

要求:声音洪亮、动作干脆有力、动作与声音配合一致

五、创编功夫拳

展示基本四种武术步型,由浅至深,开动脑筋,激发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能力,发挥想象力。

(太棒了!从你们身上我体会到了武德精神。同学们再请看这些,告诉我这是什么动作?……好,都很准确。那我们不仅会说出这些动作的名称,还要会把它做出来。首先是弓步,跟老师一起来。前腿弓后腿蹬。仆步,右腿弯屈全蹲,左腿伸直。马步,两脚开立,与肩同宽,屈膝半蹲,身体直立。最后是歇,好,我们就像盖被子一样,把你的右腿盖到你的左腿上然后下蹲。做到了吗?这四种步法学会了吗?好。那我们玩个小游戏,叫做《鼓声阵阵》,游戏规则,老师擂鼓的时候,你们原地跑呀,跳呀,转圈都行,但当我鼓声一停,你们就必须迅速摆出刚才学的四种步型的任意一种,看谁做的最标准,反应最迅速!好,现在我增加难度,你们能不能运用上节课我们所学的三种手法,拳、掌、勾,结合我们的步型做出定势定做?能!好。这次我们比一比,看谁做的最漂亮!)

(刚才同学们想象力很丰富,做出的每个动作都很漂亮,那你们看这几幅图,你能不能按照上的动作、顺序把他串联下来,形成一套拳法呢?好,接下来我们以小组形式进行创编,分成四组,每组选出一名小队长,好,第一组,第二组,第三组,第四组,比比哪一组又快又好。开始!“哨音”创编好了的请举手?真棒!哪组想来展示一下?好这组,谁还来?这组,还有吗?第二组和第三组一起来。非常棒,可以看出刚才同学们创编的时候都很认真努力,很但尤老师还觉得几点不足,第一点,动作不到位,比如说歇步亮掌,上面的手要伸直,第二点,力度不够,我们都知道武术讲究精气神,动作要有精神、气力,眼睛要有神。)

(那在这里告诉大家一个消息,老师要举办一个武林大会,你们想参加,展示你们的风吗?想但是老师觉得只是表演刚才我们创编的拳法还不够有你们自己的特色,这样吧,老师再给你们分钟时间,还是以小组形式,把我们刚才的拳法作为基础,再融入两个有自己特色的动作,可以吗?可以!好,开始吧!

组织:思考问题、快乐创造、参与体验、分散练习、提高技能

提示:积极参与、积极思维

六、武林大会

展示创编的功夫拳,每小组分别展示,其他组进行打分,高分者被评为武林高手。

(武林大会开始!有请我们的……代表队进场。……;接下来有请……代表队进场。真好看;有请……代表队进场。……;有请我们最后一支队伍,……代表队进场!真棒!好,我们最高分就是……代表队!)

组织:参与体验、展示风、形式多样、积极评价

七、舞武我风(集体表演)

跟着音乐节奏把创编的功夫拳集体展示一次,在末尾处加入太极拳进行放松。

(同学们这次来到武术王国开心吗?开心不仅自己创编了一套属于自己的拳法,更重要的是领会到了武德精神!对吗?!对!好,那到最后,我们集体把功夫拳展示一遍好吗?好)

组织:集体演练、分享成果

长春版八年级语文下册《宽容》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掌握?传、师、从?等多义实词的意义和用法;积累?也、则、于、乎、所以?等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2.正确认识文中有关?尊师?与?重道?的观点.

 3.认识教师的作用,从师的意义,以及能者为师的道理.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自读注解,疏通浅易文言文的能力.

德育目标

 1.培养学生敢于向世俗流弊抗战的精神和勇气.

 2.培养学生尊敬师长。虚心求教的美德.

 1.学习第二段,掌握对比说理的方法.

 2.准确把握?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中?师?与?道?的实际内涵.

 3.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

 从?传道?的高度去认识韩愈反对流俗见解的巨大勇气和斗争精神.

 教学方法

 1点拔法(对学生通过自读,自解、自悟等方式解读课文时留下的问题进行启发和点拔)

 2.激疑,讨论法(教师对文章内容进行激疑,开启学生思维,然后学生充分讨论后明确。 (如对文章思路的疏理,及?师?道?问题的理解) ,

 3.探究阅读法(如对本文中心论点的探究)

 多媒体投影,录音机和课文朗诵带.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指导学生反复诵读,疏通文中字词句,整体把握文章思路.

[教学过程]

 一、导语设计

 出示投影:

 由魏骨氏以下,人益不事师.今之世不闻有师,有,辄哗笑之,以为狂人.独韩愈奋不顾流

 俗,犯笑侮,收召后学,作《师说》因抗颜而为师.世界群怪聚骂,指日索引,而增与为言辞.愈以是得狂名.居长安,炊不暇熟,又擘擘而东,如是者数矣.

 (节选自柳宗元的《答韦中立论师道书》)

 (学生看过投影后,教师导入)同学们,当今社会尊师重教蔚然成风.然而,在魏晋以后门阀制度仍有沿袭的唐代,贵族子弟都入弘文馆,崇文馆和国子学.他们无论学业如何,都有官可做.因此,他们轻贱老师,社会上从师之风日下.在这种情况下,唐代散文家韩愈却大张旗鼓地宣扬自己的观点,批判?耻学于师?的陋习.现在,我们就来学习千古佳作《师说》,从中感受韩愈非凡的勇气和斗争精神.

 二、解题

 1.文体简介

 说,是古代论说文的一种,是申说事理的文章,有的偏重叙事,如《捕蛇者说》,有的说明中抒情,如《爱莲说》;有的偏重说理,如《师说》。

 2。韩愈及古文运动简介

 韩愈(768~824),字退之,河阳(现在河南盂县)人,祖籍河北昌黎,世称?韩昌黎?。二十五岁中进士,曾任监察御史、刑部侍郎、潮州(现在广东潮州)刺史、国子博士、兵部侍郎、吏部侍郎等职。他是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宋代苏轼称他?文起八代之衰?,明人列他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他的作品被后人编为《昌黎先生集》。

 ?古文运动?是唐代文学史上的一次文学革新运动。它是针对六朝以来泛滥的浮靡文风而发起的。韩愈和柳宗元是这场运动的主将。他们主张文章要像先秦两汉散文那样言之有物,

 要阐发孔孟之道,反对六朝以来单纯追求形式美、内容贫乏的骈骊文章,主张语言要新颖。对那些?言之有物?的古文也要?师其意而不师其词?言贵创新、词必己出?。经过这次古文运动,终于把文体从六朝以来的浮艳的骈文中解放出来,奠定了唐宋实用散文的基础。

 三、放课文录音或教师范读

 四、学生集体朗读课文,纠正字词的错误读音

 出示投影:

 选出下列加点词语读音正确的项?( )

 A 襄(xiang) 句读(d6u)

 &苌(zh6ng)弘 聃(dan)

 C贻(yi) 谀(yu)

 D.蟠(pan) 六艺经传(zhuan)

 答案:C

五、指定四名学生朗读课文(一人一段),注意读准停顿

 如:惑/而不从师

 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吾从/而师之

 点拨:停顿是指人们在说话或朗读时,常常在句子前后或中间所作的或长或短的间歇。停顿往往与句子结构一致(一般应在主谓之间、动宾之间、修饰语与中心词之间稍作停顿),与词语结构一致,与表意的需要一致。

六、学生默读课文,结合注释,疏通词句

 1。出示投影:

 下列加点词语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①孰能无惑(谁:疑惑) ②吾从而师之(以?为师)

 ③授之书而习其句读(句子的读法) ④圣益圣,愚益愚(更加、越发)

 ⑤官盛则近谀(奉承) ⑧圣人无常师(常有)

 ⑦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 ⑧作《师说》以贻之(赠送)

 久①③⑤⑦ B.①②④⑤ C②④⑥⑧ D.③⑥⑦⑧

 答案:B(句读,古人指文辞休止和停顿处;常,固定的;相,互相)

 2.出示投影:

 辨别、解释下列各组词的词性、意义和用法。

 传 1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师 1 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2 六艺经传皆通习之 2 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从 1 惑而不从师

 2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答案:传:①动词,流传;②名词,解释经书的著作。师:①名词,老师;②动词,从师。从:

 ①动词,跟随;②介词,自。

 3.出示投影:

 (1)下列句中?乃?字的义项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A.当立者乃公子扶苏 B.必以长安君为质,兵乃出

 C乃自强步,日三四里 D.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2)下列加点虚词的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A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B.其皆出于此乎

 C夫民,虑之于心而宣之于口 D.而不及今令有功于国

 答案:(1)D(A中的意为?是?;B中的意为?才?,副词;C中的意为?只是?;D中的意为?竟、竟然?)

 (2)D(D中?于?意为?对?;A中的意为?在?,介词;B中的意为?从?,介词;C中的意为?在?) :

 4.出示投影: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用法是否与现代汉语相同,试加以辨析。

 (1)古之学者必有师 (2)吾从而师之 .

 (3)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 (4)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

 (5)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 (6)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

 (7)师不必贤于弟子

 点拨:(1)古今用法不同。?学者?在这里是指?求学的人?;在现代汉语中,则指在学术上有一定成就的人。

 (2)古今用法不同。?从而?在这里是两个词,即动词?从?和连词?而?;在现代汉语中,合成了一个连词,表示目的和结果。

 (3)(4)(5)(6)古今用法相同,意思分别为?所说的?;?一样,差不多?;?先和后?;?赶不上?。! (7)古今用法有别。?不必?在这里是?不一定?的意思;在现代汉语中,合成了一个副词,表示?不需要?的意思。

 七、整体把握,理清文章思路

 明确:第一段,提出全文的中心论点;第二段,批判?士大夫之族?的?耻学于师?;第三段,援引圣人从师的态度,进一步阐述师道、师生关系;第四段,说明写作缘起。

 八、布置作业

 1.反复朗读课文,疏通内容层次。

 2.试背诵全文。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

 理清文章思路,引导学生根据内容层次背诵全文。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上节课我们已在反复诵读的基础上,掌握了文中字词句的含义。今天,我们一起来研习课

 文思路,在此基础上,当堂背诵全文,希望同学们一定要集中注意力。

 二、检查朗读或试背情况

 三、研习课文

 1.研习第1段

 (1)教师范背第1段。

 (2)提问;本段可分为几层?概括每层大意。学生思考后,明确:本段可分三层:前两句为一层,总说教师的职责;三、四两句承?解惑?,谈从师的必要性;最后三句承?传道?,谈择师的.标准,即以?道?为师。

 (3)提问:本段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

 明确:本段运用了下定义、作结论的方法来说理。文章一开头就断言?古之学者必有师?,并下定义说:?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接着从这个定义出发,由?解惑?说到?从师?。经过一番推论,又得出?道之所存,师之所存?的结论。这其间层层衔接,环环相扣,一气贯通,具有强大的说服力。

 板书:老师的作用、从师的必要、择师的标准。然后下定义作结论

 2.重点研习第2段

 (1)指定一名学生朗读课文

 (2)提问:本段内容可分几层,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

 学生思考后,明确:本段查分三层,即三组对比,批判?士大夫之族?的?耻学于师?的流俗。作者先以?古之圣人?和?今之众人?进行对比,得出了?圣益圣,愚益愚?的结论,再以择师教子和自身?耻师焉?作对比,得出了?小学而大遗?的结论;最后将?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和?士大夫之族?的学习态度进行对比,揭示了尊卑贵贱和智力高下成反比的奇怪现象,发人深思。

 (3)学生默读课文,画出议论或抒情的句子,想一想,作者借以抒发了怎样的情感?

 点拨:如下列两句:①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②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①句重点

 在感叹从前,表遗憾之意。②句重点在悲叹现在,抒发一种无可奈何的情感,比①句递进了一层,给人大势已去无法挽回之感。

 再如下列三句:①其皆出于此乎?②?惑矣?和?吾未见其明也?。③其可怪也欤!本段的三组对比,每组对比都把着眼点放在后面的对象上,针对这些现象,作者都给予不同的评价。

 ①句是对?圣益圣,愚益愚?做出的评价、推测,质疑的语气中含着十足的肯定成分。②句是对?于其身也,则耻师焉?小学而大遗?现象的评价。?矣?也?表示肯定语气,明确责备认识的错误和做法的不明智。③句用强烈的感叹语气,对?士大夫之族?的错误行为作了猛烈的讽刺,表达了作者对?士大夫之族?的强烈不满。

 古之圣人?今之众人

 板书:对其子?对自身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士大夫之族

 3.具体研习第3段

 提问:作者引述孔子的言行,阐述了什么观点?做出了什么论断?

 明确:作者引述孔子的言行,阐述了师道、师生关系,做出了?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的论断。这个论断,既是对前面有关从师学习态度的申述,也是师生关系、师道关系的新概括。该思想表现了一种动态观,用相对的、发展的眼光看待师生关系,将老师和学生之间那条人为的固定的界限取消了,并对自古以来?师道尊严?的传统提出了挑战。

 板书:师生关系、师道关系。事例论证、引用论证

 4.具体研习第4段 .

 (1)提问:韩愈为何要给李蟠写这篇文章?原因有几条?

 明确:概括地讲,原因只是?余嘉其能行古道?,具体分析,应包含两个方面:一是?好古文,文艺经传皆通习之?,一是?不拘于时,学于余?。

 (2)提问:为什么李蟠能做到以上两条,就值得韩愈为他写这篇文章?结合背景与原文去分析。

 学生思考后,明确:先说?不拘于时?。唐代,魏晋以来的门阀制度仍有沿袭,贵族子弟无论学业如何都可做官,因此都耻学于师。而李蟠能不受时俗限制,不管对方身份如何,甘愿从师学习,这正是作者在首段提出的?师道?主张的体现,也正是作者赞许的不管?年之先后?无贵无贱?的?师道?精神。再说?好古文?。这里的?古文?跟韩愈倡导的古文运动中的?古文?内涵是一致的,指的是先秦两汉的文章,也就是儒家的经典著作。李蟠?六艺经传皆通习之?,其实就是在传承儒道,弘扬儒家思想,当然就更值得称赞了。由此看来,李蟠是韩愈古文运动思想的忠实实践者,所以韩愈才?作《师说》以遗之?。

 5.由以上分析,谈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中?师?道?的实际内涵及关系。

 学生思考讨论后,明确:文中的?师?不是一般意义上的老师,不是?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的?彼童子之师?,而应是?传道受业解惑?的人。这里的?道?从后文看,应是?六艺经传?即儒家思想。由此可知?师?是掌握?道?的人,?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6.根据以上内容层次的分析,学生自由背诵课文。

  四、探究阅读

 探究课题:如何认识《师说》的中心论点。

 学生讨论后自由发言,然后教师可出示投影,提供参考例子。

 1.文章有一个中心论点(节选)(黄德焘)

 《师说》由李蟠?不拘于时,学于余?(第四节)而提出一个要不要从师的问题。作者的基本看法和主张是:要从师,要大力提倡从师。这,就是文章的中心论点;只是没有直书,没有加以概括,而是派生出两个分论点,在第一节一并提出:一个是回答?为什么要从师?的?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一个是回答?怎样从师?的?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接着在第二节、第三节加以分析,给以解决的办法。分析论证?为什么要从师?和?怎样从师?,目的只有一个:

 要从师,要大力提倡从师!从第一节?古之学者必有师?,到第二节?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到第三节?师道之不复可知矣!?到第四节?余嘉其能行古道?(古人从师之道),仅仅从这些,我们也不难看出,?要从师?要大力提倡从师?真是?一篇之中三致志焉?!它贯穿全文的始终,是全文的一个?纲?,是文章的中心论点。而第二节仅仅论述?为什么要从师?,第三节仅仅论述?怎样从师?,第四节是交待写作缘由,可见?古之学者必有师?与?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这两个论点都没有贯穿全文始终,都不是全文的?纲?,都不是文章的中心论点。所以,《师说》只有一个中心论点。

 2.可以把分论点综合起来(节选)(吕其憨)

 (师说)一文提出了两个分论点,即?古之学者必有师?和?圣人无常师?。全文可分两部分,1~3段为第一部分,第4段为第二部分。1?3段又可分两小层,1~2段为一层,第3段为一层,分别提出并论证了一个分论点。

 那么《师说》有没有中心论点呢?

 《师说》提出的若干观点,它们之间不存在论点与论据的关系,也不能从中选出一个?主要的?作中心论点。然而我们却可以把两个分论点加以综合,总结出其中心论点,即:本文阐明了一切学者必须有师并相师的从师之道。一篇文章的若干分论点相加,共同组成全文的中心论点,是议论文中分论点与中心论点相互关系之一种,这种情况所在多有。例如,茅盾《谈的人物和结构》一文,阐述了两个分论点,即《水浒》的人物描写值得学习,《水浒》的结构艺术值得学习;而全文中心论点可以是这两个分论点的综合:《水浒》的人物描写和结构艺术是值得学习的。

 《师说》的中心论点也可以概括为:文章明确指出,必须恢复儒家(或古代)的从师之道。

 3.没有中心论点句却有中心思想(节选)(郑金法)根据本人多次教学《师说》的体会,读文应着重段落内部分析,不必拘泥于找中心论点句,这更有利于理解和研读课文。

 或许有人要问:《师说》的中心论点究竟是什么?《师说》没有像《六国论》(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和《过秦论》(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那样有个现成的句子作中心论点,只好自己去概括。如1991年版的《中语参》说,本文的中心思想是论述从师学习的必要性和正确途径,并批判上层土大夫之族耻于从师学习的恶劣风气。五省(区)编的1983年版《中语参》也说,文章的中心思想是论述教师的重要作用以及从师学习的必要性,阐明有道者为师的道理,批判当时士大夫耻于从师的不良风气。两者大同小异,值得一提的是两者都未用?中心论点?一说,而是用?中心思想?之语,说明《师说》确实没有中心论点句。

 4.?古之学者必有师?不能看作《师说》的中心论点(节选)(丁勤中 赵存志)

 笔者认为?古之学者必有师?不具备中心论点的资格。其理由有四:

 第一,依写作目的,可知?古之学者必有师?不在论证之列。韩愈作《师说》的目的是借为文送李蟠来抨击当时那些自恃门第高贵,看不起别人,不肯从师学习,甚至讥笑别人从师的士大夫阶层耻于从师学习的恶劣风气,阐发从师学习的原则,弘扬从师学习的传统。作此文的目的根本就不在于论证?古之学者?是否?有师?这一问题。

 第二,析文题含意,可知?古之学者必有师?不属从师道理范畴。师说,即?谈从师的道理?。

 ?要不要从师?并不取决于?古之学者?是否从师,而是因为?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又因为?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由此看来,?古之学者必有师?根本就回答不了?要不要从师?的问题。它也不属于从师道理的范畴。

 第三.看论证过程,可知《师说》并没有把?古之学者必有师?作为中心论点进行论证。文章第二自然段用了三组对比都是通过批判反面现象表明了倡导?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这一正确从师原则的必要性,有力地论证了这一文章的中心论点。

 第四,说到底,?古之学者必有师?这样的观点有必要论证吗?显然没有必要。

 那么,?古之学者必有师?在《师说》中的作用是什么呢?笔者认为,它只是一个话题的切人点。由?古之学者必有师?引出老师的作用?传道受业解惑?,因为?人非生而知之?不能无惑,那么要解惑,就必须从师。接着阐述从师的原则,即提出中心论点?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是故?一词就表明?古之学者必有师?是为中心论点的出现服务的,它应从属于中心论点之下。?古之学者必有师?这个话题切人点独运匠心,它既为下文?师道之不传也久矣?的慨叹设置了一个伏笔,又为第三段构建对比提供了一个备用参照。

 综上所述,可以看出,?古之学者必有师?没有任何理由作为《师说》的中心论点。中心论点只有一个,还是?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5.《师说》论述了两个观点(李义 谢林)

 文章的段落是作者思路进展的阶段的表现,是作者逻辑推理的过程的体现,应该有相对的独立性,每一段落只能证明文章的一个观点,它不可能证明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观点。否则,思路就不清楚,文章就无章法。《师说》一文结构严谨,构思精巧。文章开宗明义,提出了关于从师学习的两个观点。其一是?古之学者必有师?,作者从师之作用及从师的必要性予以简洁有力的阐述,接着又对从师学习的目的进行探究,从而归纳出第二个观点?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第二段揭露了士大夫之族耻学于师的行径,从批判反面的现象中证明了第一个观点。第三段正面论证了第二个观点。第四段交待写作的原因,并以赞扬李蟠?能行古道?即从师之道,择师之道,总结全文,呼应第一段提出的两个论点。(以上5个观点均选自《中学语文教学》2001年第1期)

 五、课文总结

 《师说》真不愧为千古佳作,其中的?尊师?重道?的观点(?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一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在知识爆炸、信息激增的现代社会仍有借鉴意义。除此之外,我们学习本文后,还应树立起匡正世俗流弊的勇气,做一个对社会负责的人!

 六、布置作业

 1.清代郑板桥曾提出;?学问二字,须拆开看,学是学,问是问。?请结合自身,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2.熟练背诵全文。

 3.阅读韩愈的《送李愿归盘谷序》(见《语文读本》P208)

课堂教学中如何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宽容》是长春版八年级下册语文课文,下面是长春版八年级语文下册《宽容》教学设计,为大家提供参考。

 教学目标

 1.体会本篇寓言的独特写法,把握作者寓于故事中的道理。

 2.训练学生对文中抽象内容的阐发能力和对含蓄内容的理解能力。

 3.培养学生对关键句子的理解能力。

 教学重点

 1.把握内容,理清思路,理解作者的思想观点,明确文章的中心。

 2.学习敢于怀疑、勇于创新的先驱者精神。

 教学难点

 对文中隐喻色彩浓厚的句子的理解。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我们知道,真理最终往往把握在少数人的手里。也正是这些“少数人”的执著与坚韧,才催生了真理。他们是推动历史进程的先驱英雄,那我们该取什么态度对待呢?

 请看房龙的《〈宽容〉序》。

 二、作者与作品。

 1.房龙

 房龙(1882-1944),荷裔美国人,多才多艺,能说和写10种文字,一生中出版了三十余种作品,单枪匹马地将人类各方面的历史几乎全都复述一遍。他的著作有《宽容》(又译为《人的解放》)《人类的故事》《文明的开端》《奇迹与人》《漫话圣经》《发明的故事》《人类的家园》《伦勃朗的人生苦旅》等,作品的题材基本是围绕人类生存发展最本质的问题,贯穿其中的精神是理性、宽容和进步。他的目标是向人类的无知与偏执挑战。他取的方式是普及知识与真理,使它们成为人类所皆知的常识。

 2.关于《宽容》

 《宽容》又译为《人的解放》,最初出版于1925年,1940年重版。作者在这本书中,叙述人类思想发展的历史,倡言思想的解放,主张对异见的宽容,谴责分子镇压新思想的罪恶行径。课文就是这本书的序言。

 三、快速阅读课文,理清情节,概括内容。

 文章主要写在一个宁静而无知的山谷里,人们过着幸福的生活,直到有一天漫游者要把人们引向新的幸福世界,打破了山谷的平静,然而守旧老人却根据律法杀死了他。后来死亡威胁到山谷的生存,人们终于把守旧老人推到一边,沿着漫游者开辟的道路进入新的世界,又过上幸福的生活,并纪念先驱者。

 这是一个先驱者因发现了真理并因敢说出真相而被处死,但最终得到认可的故事。

 故事生动形象地揭示了《宽容》一书的精髓。

 四、研读课文。

 1.故事发生在什么地方?有哪些人物?

 地点--无知山谷。

 人物--守旧老人、漫游者、村民。

 2.探讨“守旧老人、漫游者、村民们”分别代表什么样的人物。

 (提示:寓言中的人物大都有其象征意义,这些人物有各自的象征意义。)

 守旧老人:无知山谷里律法的执行者,是陈旧思想的忠实维护者,是实施所有传统对一切革新的镇压的代表,是漫游者的罪魁祸首,是无知山谷里权威与权力的象征。他们是守旧、顽固的势力象征。

 漫游者:与守旧老人殊死斗争的勇敢的先驱者。他敢于怀疑祖先的智慧,敢于冲破专制主义的禁锢,冒着死亡的威胁,离开无知山谷,探寻外面的世界。他不顾迫害,又回来告诉人们他的发现。面对审判和死亡,他毫不畏惧。历史证明,他是对的。他终究得到了人们的尊敬。“先驱者”象征着新的思想、真理和新的事物。他是革新、新生力量的象征。

 村民们:在无知山谷里死守着愚昧的人群。他们迷信过去、死守律法、胆怯麻木、自欺欺人、要求低俗、安于现状、不思进取,他们甘于受制于守旧老人,对新事物不理解、不支持,而是助纣为虐,对漫游者加以迫害,双手沾满了漫游者的鲜血(如同鲁镇中的人们祥林嫂;流言飞语导致阮玲玉自杀一样)。他们是一群沉睡麻木的人,如同铁屋子中沉睡的国民。

 3.漫游者为什么是悲剧的结局?

 (1)生活在沉寂、保守、愚昧、闭塞中。

 (2)面对的是律法的严惩、守旧老人的镇压。

 (3)无知山民的愚昧麻木、助纣为虐。

 (4)先驱者太少、孤军作战。

 (提示:学生的回答有可能不够全面,概括不够到位,可以用一系列小问题进行铺垫和追问。如:有哪些因素导致了这样的结局?这些因素的特点是什么?分析具体的语言来得出结论。)

 4.人类历史上有哪些人物的结局如漫游者一样被石头砸死?

 商鞅变法被车裂,王安石变法遭贬谪,谭嗣同变法被杀头(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布鲁诺捍卫真理被烧死,达尔文提出进化论遭到嘲笑,爱因斯坦提出光量子论遭到一致反对。

 (提示:教师此时可以布鲁诺坚持日心说为例,来设想漫游者被宽容之后的结局,来达到深入思考的目的。布鲁诺的日心说,在当时是革新思想,我们现在知道,日心说也是错的,如果布鲁诺到老还坚持日心说,他就会由革新派变为守旧派,由漫游者变成守旧老人。可见,守旧老人年轻时有可能也走过漫游者的路,漫游者老了也有可能变为守旧老人!)

 五、重点语句分析。

 (这篇序言跟一般序言不同,它用了寓言故事的写法,因此对课文中抽象内容的阐发及含蓄内容的解释很重要。组织学生讨论下列语句的意义。)

 1.“在宁静的无知山谷里,人们过着幸福的生活。”这句话出现在第一部分的开头和结尾。试问“宁静”是一种什么状态?在文中是什么意思?

 “宁静”本是指环境、心情安静,在这里是指无知山谷里村民们的那种封闭、守旧的生活状态。

 2.如何理解“知识的小溪沿着深邃破败的溪谷缓缓地流着”?

 “知识的小溪”指山谷里人们的文明程度仅像一条小溪。“深邃破败的溪谷”象征无知山谷历史悠久,走向衰落。“小溪”“缓缓地流着”是说无知山谷的发展非常缓慢。

 3.为什么说“对于敢于离开山脚的人,等待他的是屈服和失败”?

 这里可能有三方面的原因,一是守旧老人用律法镇压;二是群众受守旧老人的欺骗,助纣为虐,反对“敢于离开山脚的人”;三是“敢于离开山脚的人”太少,孤军奋战。这样,悲剧就形成了。

 4.“失望把勇气赋予那些由于恐惧而逆来顺受的人们。”人们为什么“恐惧”“失望”?为什么“失望”会带来勇气?

 人们害怕“得不到园中果实中应得的份额”,因此恐惧总是陪伴着人们。由于特大干旱使得半数以上的人死亡,活着的人把希望只能寄托在山脚那边,而律法却说“不行”,因此人们彻底失望。为了求得生存,人们终于产生了叛乱的勇气。

 5.“对这件事我们的确很内疚,不过,如当时我们知道的话,当然就……”要想事后不内疚,在不知不懂的情况下,我们应该怎么办?

 我们不应该盲从守旧老人,紧跟他充当打手。对于先驱者的新知,即使一时觉得无法接受,也要取宽容的态度。

 6.“这样的事情发生在过去,也发生在现在,不过将来(我们希望)这样的事不再发生了。”这句话为什么要加上“我们希望”四个字?

 这是因为这样的事将来不再发生,仅仅是希望,实际上还是要发生的,至多发生得少一些。因为顽固的守旧势力总是要镇压创新者,有些善良的人们为认识所限,有意无意地难免伤害创新者,所以加上“我们希望”四个字以表示人们的心愿。

 六、归纳文章。

 1.通过对故事情节的把握以及对人物形象的分析,大家觉得《宽容》序言里的寓言故事蕴涵了怎样深刻的道理?

 以寓言故事的形式形象说明《宽容》一书的精髓,这就是提倡思想自由、提倡宽容,反对以愚昧无知、顽固凶残的态度扼杀真理。

 2.学习本文你会得到什么启示?

 (1)历史的进步要靠知识的进步,要靠真理的发展。

 (2)真理的'发展是曲折的,因此我们应提倡思想自由,实行宽容政策,保证真理的发展有一个宽松、和谐的环境。

 (3)探索者、先驱者的精神是可敬的,因此在学习上要有怀疑精神、创新精神、献身精神。

 七、课堂练习。

 请每个同学用一句话说说你眼中的“宽容”或者你对“宽容”的理解。

 宽容是一种胸怀,一种精神,宽容不仅需要海量,更是一种修养促成的智慧,只有胸襟开阔的人才能自然而然地运用宽容。

 宽容是一首优美动听的歌,能给所有人带来好心情。

 宽容的效应也许不在眼下,却在将来,不论怎样都是美好的。

 所有的民族都需要对一切保持宽容的心态。

 八、总结。

 让我们共同以汪国真的一首诗共勉吧:

 宽容与刻薄相比,我选择宽容。因为宽容失去的只是过去,刻薄失去的却是将来。

 一个不懂宽容的人,将失去别人的尊重,一个一味宽容的人,将失去自己的尊严。

 对待别人的宽容,我们应该知道自惭;我们宽容地对待别人,应该知道自律。

 宽容者让别人愉悦,自己也快乐;刻薄者让别人痛苦,自己也难受。

 如果别人已不宽容,就不要去使劲儿乞求宽容,乞求得来的宽容,从来不是真正的宽容。

 如果你还要想宽容别人,就不要等到别人来乞求,记住一句老话:给永远比要令人愉快。

 宽容是一种理解,宽容是一种信任,宽容是一种胸襟,宽容更是一种境界。为了使我们彼此心灵的距离不再遥远,让我们紧紧地握住宽容的双手吧!

 九、开拓思维。

 郁达夫说过,房龙的笔“有一种魔力”,分析总结其“魔力”何在。

 生动形象,含蓄隽永,耐人寻味,引人思考。作者将人类历史上无数的事实典型化了,虚构成一个寓言式的故事。这样的故事比实际的历史更有集中性,更典型、更强烈,因而更带普遍性。读这个故事能唤起许许多多联想,觉得那些专制主义者的嘴脸跟守旧老人何其相似,那些的嘴脸跟山谷中村民何其相似,而历史的演变跟这个故事又何其相似。故事富有文学性,形象生动地阐述了道理,不仅不枯燥,反而具有很强的可读性。

 例如:在语言表达上,语言如诗,含义隽永,富有哲理。“无知山谷”“知识的小溪”“深邃破败的溪谷”“缓缓地流着”都有着深刻的象征意义。山谷为什么“无知”?因为它封闭、古老,象征着保守不开放;小溪为什么是“知识的”?因为在无知山谷里只有它保持着与外界的联系,它是流动的,象征着创新与开放;而溪谷又为什么是“深邃破败的”?因为它有千年历史,有古老的律法,但随着新生事物的崛起,它被冲刷得一天天走向衰败了。当然,新生事物在兴起之时总是比较弱小的,尤其是面对强大的保守势力,所以小溪只能“缓缓地流着”。

 课文中像这样耐人寻味的句子很多很多,在教学时可以引导学生,启发学生去分析、理解,以提高学生的语言感悟能力。

 十、布置作业。

 1.学习本文的语言,结合你的理解和感悟为漫游者写一则墓志铭。

 (提示:设计此题的目的是以漫游者的悲剧故事来唤醒学生的“大爱”--对人类前行中的苦难的悲悯,强化人文精神,加强文化底蕴。)

 2.课下阅读《宽容》。

小学心得体会

新课改带来了新的教育教学理念,我和所有的教育工作者一样,以极大的热情投入到了这次改革的潮流之中。新课程的理念要求我们更新观念,更新知识,转变角色,要具有终身学习的习惯,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合作,探究学习,自主学习,倡导学生能动参与,在教学中尊重学生,彰显学生的主体地位。它强调教学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是认知的主体,是学习的承担者。所以,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参与教学,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从而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许多教师在这方面作了积极的探索和实践,下面就我在教学实践中的一些具体做法,与同仁探讨。 

一、转变思维,

明确学生发展的主体性

教师首先要透彻地理解学生主体性的含义,只有这样,才能清楚地知道发挥学生主体性应从何入手、怎么发挥,才能更好地树立“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那么,学生的主体性究竟是什么呢?学生的主体性是指在活动中作为主体的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处理同外部世界关系时所表现出的功能特性。其含义包含三个方面:自主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自主,是指学生要有“主人翁”思想和独立的意识及见解;主动,是指学生要有积极的心态和主动精神;创造,是指学生要有创新意识、创新品格和创新能力。教师明确了学生主体性的含义以后,才能更好地指导教学,才可以让学生的主体性得到张扬和发挥。学生主体思想已被大多数教师所接受,但在具体的思想政治课教学过程中,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往往很不理想,主要原因在于教师习惯于让学生跟着自己的思维转,这样学生成了学习的机器,缺乏主观能动性,没有自觉性和创造性,只是一种被动接受,与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提高学生素质的要求是很难适应的。因此就需要广大政治教师在教学实践中,真正树立起学生主体的思想,并落实到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尊重、相信学生主体,让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 

二、追求和谐的课堂活动,

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离不开平等和谐的课堂教学。因此,教师首先要转变角色,确认自己新的教学身份。美国课程学家多尔认为,在现代课程中,教师是“平等中的首席”。作为“平等中的首席”,教师更应该承担起组织者、引导者、参与者的责任,创造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充分调动教与学两方面的积极性。教师要建立和谐、民主的师生关系,只有师生之间平等了,学生的主体性才能发挥,或者说学生才敢发挥自己的主体性。教学是一种双边双向的教育活动,是师生之间一种积极互动的关系。一个长期板着面孔、威严有加的教师所教出来的学生肯定听话,但这种学生死气沉沉、神经常处于紧张状态、胆子小、缺乏创造力。可见,在教学中师生之间平等、民主、和谐、融洽的关系,直接影响学生主动性、积极性的发挥和创造意识的产生。政治课讲授的是相当严肃的内容,但教师应该放下所谓的“师道尊严”,走向学生,倾听学生的心声,倾听学生的意见和建议,想学生之所想,深刻理解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营造融洽课堂气氛的重要意义。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应时时以民主、平等的心态面对学生,与学生平等对话、讨论,拉近师生距离,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促进学生的主动学习,进一步落实“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从而更好地进行教学,使学生乐于学习政治知识、运用政治知识。

1.在形式多样的活动中,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学生主体性的发挥,要在民主、平等的氛围中出现,更要在科学、和谐的教学活动中进行。目前的政治课教学中,我们教师仍然是在唱主角,在尽情地灌输,即使让学生讲,也不能有与自己意见相左的东西,一派教师主体性的体现。这种教学方式的课堂里往往充满着严肃的氛围。要打破这种沉寂的气氛,可以将活动在适当的时机引入课堂,这种方法既为学生创设了合作交流的空间,又能够放手让学生发表自己的独立见解。

例如:在初三政治课中,依法治国和思想道德建设是两个重要的内容,在课堂上我用辩论的方式,辩题为“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哪个更重要”。把学生分为两组,正方观点是依法治国更重要,反方则认为现代社会更需要以德治国。班里的每个同学为了辩论比赛,都要搜集材料,由于事先准备充分,许多同学能拿出让人耳目一新的观点,还有些同学能很好的联系初二学习的法律与道德的关系,通过交流与讨论,同学们不仅获得了知识,而且还真正体味到了主人翁的乐趣。

2.通过小组协作,激发学生的主体作用。“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也”。新课程要求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在课堂教学中我尽量为学生提供合作研究的机会,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自主学习的能力。例如:讲到《可持续发展战略》时,先组织学生学习我国水分布特点及受污染状况的相关资料。然后将学生分成4个小组,确立一名负责人,引导学生调查并分析本地的水污染情况。通过调查,各组同学从不同角度搜集资料,确定主题,如:“河流的变迁”“饮用水状况调查”等,并进行讨论,交流,每个小组都要完成一份调查报告,全体同学共享研究成果。对于讨论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教师可以及时帮助学生解决。

三、教师要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

培养学生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

观念是行动的向导,有正确的思想观念,才能有正确的行动。作为教师,首先应明白谁是课堂的主人,自己是一个什么样的角色,不能喧宾夺主。学习是学生的天职,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人,是主角。作为教师,应时刻注意摆正自己的位置,认清自己的职责:教师是服务于学生的,并不是课堂的主宰。所以,教师在备课时,应始终牢固树立“以生为本”的观念;在课堂教学中,应始终贯彻“以生为本”思想,时刻牢记教学应“一切为了孩子,为了一切的孩子,为了孩子的一切”。在教学中,教师要尊重每一个学生,让每一个学生都可以健康发展,使学生可以在教师的指导下自由地创新,积极主动地进行自我学习。

教育家陶行知说过:“先生的责任不在教,而在教学生学。教的法子必须根据学的法子。”我们教师以前在讲课时,对学生的能力往往是信任不够,总怕学生听不懂。在讲到某些重、难点时,由于对学生潜力估计不足,所以教师讲道理多,而学生说的不多,更不要说自学了。有些学生在长期的“填鸭”式教学方式下,自身的自学能力已经被埋没。

对此,我的体会是: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才是让学生成为课堂主宰者的真正解决之道。让学生由“要我学”、“我要学”变成“我会学”、“轻松学”。

1.教会学生“看”书。基于政治学科的特点和近年来中考发展的趋势,我认为学生首先应该学会“看”书。

千万不可忽视阅读课本的重要性,只有真正的看懂看透教材,学生才能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把听起来空洞乏味的内容变成自己的阅读体验。学生在阅读时,首先从宏观上把握当天所学内容,在心中构建出基本框架。让学生知道今天要学习的有那些内容,以及这些内容之间有何内在联系。

2.教会学生提问。教师作为教学活动的引导者,理应在适当的时候启发学生,引导学生,将学生一步步的领向真理。这个过程中就需要学生不断的提出问题,思考问题。很多学生在考试时,面对题目和材料往往无从下手,这说明他们平时缺乏这方面的锻炼。

3.教会学生答题。政治学科的中考命题,题型多样,既有选择题,又有辨析题,分析题,各类试题,有的以文字形式出现,有的以、图表的形式出现。纵观近几年政治学科的中考情况,学生在答题时普遍存在的问题就是不会提取有效信息,以至失分过多。

四、为学生构建一个宽松的教学环境

营造宽松、和谐的教学环境是教育发展的需要,也是时代发展的需要,良好的教学环境有利于学生主体性的发挥。传统的课堂教学过于凸显教师的权威形象,无形中课堂成了教师主宰的场所,抑制了学生的自由发展,所以教师要改变无视学生主体的情况,突出学生的主体性。这就需要教师为学生创设一个相对独立的,能够自主地参与教学、自主地进行创造性学习的环境。要想营造宽松、民主的课堂教学环境,教师的教学设计就应以学生为出发点,根据学生的水平设置教学目标,并以学生的学为落脚点,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教学当中,并尽可能地为学生参与课堂教学创造机会,师生之间以平等的身份参与课堂教学。在营造民主氛围时,教师要在平等的基础上动员全体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在营造教学氛围的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及时地运用激励性评价,让学生可以体味成功。总之,教师的教学要以学生的主体参与为中心。  五、让学生自主学习

学生主体性的发挥,要求学生要学会自主学习,要具有自主学习的能力,具有能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进行探究、发现,进而创新的能力。教师可以根据教学需要,针对一些知识点让学生进行探究学习,在探究学习中培养学生的独立性、主动性,真正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自主学习要求教师是一个辅导者、支持者、帮助者,教师不仅要保证学生自学探究要有的必要时间,让学生在自主探究中有所感知,在感知中能够自悟,在自悟中产生疑问,更应教给学生自学的方法。教师平时在批阅学生作业的时候,常常会发现很多新奇的答案,这个时候教师要及时地与学生平等交流意见,听听学生的想法和见解,对学生的观点进行正确评析,而且一定要鼓励学生,肯定他们的学习成果。只有这样,才能很好地保护和充分地调动学生的自主性。  六、让学生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

人具有主观能动性,这是我们政治学中的一个重要规则。学生在教育活动中的能动性,是在他与外界(包括教育)的相互作用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因此,在政治课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用一些新的模式和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能动性。例如,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各种各样的“学习”,包括自己的学习经验或其他经验、书籍及各种参考资料、社会实践活动、网络信息知识等等,鼓励学生将已掌握的各种各样的知识、已经历过的一些事情带到课堂上来。如进行《树立正确的消费观》一课的教学时,教师通过给学生提供两组背景材料:(1)一些名人不坐头等舱——富翁的消费心理;(2)大学生常见的透支消费——“负翁”的消费心理,让学生结合实际生活各抒己见。教师可作为其中一员提出自己的观点任大家评说。这种方式,往往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需要,能让他们积极参与到学习中去,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教师可以通过类似这样的讨论,使学生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只有这样,政治课教育过程中学生的能动性才有可能充分发挥。  七、培养学生的创新性

教师要让学生学会正确地观察社会、分析社会现实,让他们在观察、分析中有所发现、有所收获。政治教学中,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结合现实生活中学生所关心、熟悉的一些事例,如新闻片断、时事材料、国内外重大时事热点等,教会学生运用正确的方法分析材料、事例,建立知识间和材料间的联系,从而触发学生的灵感,培养学生科学的、合乎逻辑的想象能力。另外,教师可以通过设疑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设疑的问题要合理恰当,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并具有一定的启发性,而且要面向大多数学生,让每个学生都可以有所发现,进而提高他们的各项能力。这样的政治教学才是我们追求的目标。

法国著名作家孔巴兹说过:“未来的学校应该是培育灵魂,锻炼精神,优化情感,使学生成为热爱世界的主人。”也就是说,教育应该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做为21世纪的思想政治教师,应该充满“为了学生”的真情,力争让每一个学生都具有挑战的勇气,都能感受到生命的尊严和智慧的价值,享受成功的愉悦。总之,教学实践告诉我们,以学生为主体是教学的基本出发点,是进行素质教育,提高教学质量的必要条件。课堂教学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是教学改革的必然趋势。只有充分调动“教”与“学”两方面的积极性,并着力构建学生的主体地位,才能真正把课堂还给学生,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教师应具备哪些教育教学能力

 在小学教导学生中通过日常的工作和平时的观察对于自己的工作有了新的感悟。下面是由我为大家整理的“小学心得体会”,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小学心得体会(一)

 作为一名教师,最重要的任务就是使自己的教育教学质量有所提高。我读了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建议》这本书,受益匪浅,从中选出这几个“建议”谈谈我的想法。

一、教师,珍惜儿童对你的信任

 “教师面对的是儿童极易受到伤害的,极其脆弱的心灵,学校里的学习不是毫无热情地把知识从一个头脑里装进另一个头脑里,而是师生之间每时每刻都在进行的心灵的接触。”其实,师生之间的关系应该是平等的,融洽的,教师应该学会蹲下来看学生,使他们感觉到你对他是公平的,信任的。每个孩子都有他的可贵之处,在教师的眼里学生没有好坏之分。在学生做好的大时候,我们应该给他们更多的鼓励;在学生做的不好的时候,我们更要关心和指导他们向正确的方向前进,使他们在认识的道路上更进一步。不要加以指责,在每个人的心灵深处都有很脆弱的地方,孩子也是一样。其实他们也很痛苦,作为教师就是要时刻给他们启发和鼓舞,使他们看到自己的进步,使他们有自豪感和尊严感。

二、教学相长,取长补短

 “如果你发现绝大多数儿童练习本的字迹端正秀丽,错别字很少,那么这就是个明显的征兆:在这个班级里学生可以学到许多东西”

 想一想,我这几个月的教学其实真是这样的,“练习本”就是学生习惯养成的一面镜子,也反映着一名教师的教学效果。对于新教师而言,学生习惯的养成是今后有良好教学效果的基础,我所缺乏的也就是这一点,要时刻培养他们良好的学习习惯,真正得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使得他们在今后的学习中能更省力更有效。

 要对同事们的经验加以研究和观察,并进行自我观察,自我分析,自我进修和自我教育。在此基础上逐步形成自己的教育思想。

 “学习优秀经验,并不是把个别的方法和方式机械的搬用到自己的工作中去,而是要移植其中的思想。向优秀教师学习应当取得某种信念.”

小学心得体会(二)

 数学教学应当有意识、有地设计教学活动,引导学生体会数学与现实社会的联系,加强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不断丰富解决问题的策略,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结合有关的教学内容,培养学生如何进行初步的分析、综合、比较、抽象、概括,对简单的问题进行判断、推理、逐步学会有条理、有根据地思考问题,同时注意培养思维的敏捷性和灵活性。在日常学习生活中能撇开事物的具体形象,抽取事物的本质属性,从而获取新的知识。在这几年的时间里我得到了一些教训,认识到自己有很多不足,并且对小学教学工作有了一些体会。

一、设计生活实际、引导学生积极探究

 这种教学设计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对新的知识产生强烈的学习欲望,充分发挥学生的能动性的作用,从而挖掘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学生探究问题的习惯和探索问题的能力。

 1、在教学中既要根据自己的实际,又要联系学生实际,进行合理的教学设计。注重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又把数学与生活实际联在一起,使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使教学设计具有形象性,给学生极大的吸引,抓住了学生认识的特点,形成开放式的教学模式,达到预先教学的效果。

 2、给学生充分的思维空间,做到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相结合,重视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合理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注重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推动学生活动意识。

 3、利用合理地提问与讨论发挥课堂的群体作用,锻炼学生语言表达能力。达成独立、主动地学习、积极配合教师共同达成目标。

  二、积极提问,贯穿课堂始终

 要想学生40分钟内都会专心听你的课那是不可能的,他们或多或少会开小差,他们有的可能连书本都不拿出来或不翻开,甚至还会说话打闹。这时如果用提问的方式的话,就会使学生的精神一下子紧张起来,并且去思考你所提出的问题,但是提问时,不能只提问一些选择性的问题,因为这样他们思考的空间就会很小,这样不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另外,提问要有均匀性,不能反复提问某个学生,这样会使其他学生回答问题的热情消退的。

  三、设计质疑教学,激发学生学习欲望

 1、充分挖掘教材,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作为铺垫。

 2、重视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相结合,充分发挥和利用学生的智慧能力,积极调动学生主动、积极地探究问题,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

 3、在教学中提出质疑,让学生通过检验,发展和培养学生思维能力,使学生积极主动寻找问题,主动获取新的知识。

 4、教学中应创设符合学生逻辑思维方式的问题情境,遵循创造学习的规律使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进行分析、比较、综合。

 总之,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展。教师要转变思想,更新教育观念,由居高临下的权威转向与学生平等对话,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教师要走出演讲者的角色,成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激励者、引导者、协调者和合作者。教师在学生的学习讨论交流过程中,只给予学生恰当的引导与帮助。要让学生通过亲身经历、体验数学知识的形成和应用过程来获取知识,发展能力。

小学心得体会(三)

 近期,我十分荣幸到xxx小学听课,首先,是听来自不同学校的五位老师说课,让我知道怎样把课说好。然后,我聆听了王红婷、樊晓虹两位教师的课,这样朴实,有趣的课,让我对小学语文教学有了新的认识,让我大有收获。下面就谈谈我的一些体会:

  一、语文的魅力

 教学是一门艺术,教学语言更是一门艺术,谁能将它演绎更好,谁就能震慑学生的心灵。当我听这两位老师的课时,她们的语言亲切,自然,简洁,准确。她们用声情并茂的语言带着学生在课文的创设的情境中遨游,带领学生感受课文。

  二、教师教学艺术

 1、吃透教材是最根本的。两位老师的语文功底非常扎实,语文素养很高,深入研读了教材。

 2、驾驭课堂教学能力很高。独具匠心,精心设计,从学生出发备课是必不可少的。他们都根据自身特点,根据教材设计教法,学法,形成自已稳定的教学风格。

 3、活泼的课堂气氛。传统教学只注重老师的“讲”,而轻视学生的“说”,这样导致课堂死气沉沉,教学是昏昏欲睡,而在这两位教师的课上,互动的成分比较多,学生不再是听众,而是整节课的重要参与者,老师和学生是在相互讨论和交流的基础上完成整节课的,整个课堂气氛活跃,在这种乐学的过程中,学生更容易接受课堂上的内容。特别是名师们都使用了多媒体教学,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真正体现了寓教于乐的教学理念。

 4、注重学习习惯的养成。很多老师会在课堂上穿插着一些学习方法,让学生收获这些学习的方法,当他以后遇到类似的问题时才能够用自己的力量解决。例如樊晓虹老师就要求在正文学习前为每段标上序号,便于在学习课文时迅速找到所讲的内容。她还要求在读文章时对有生字或读不通的句子多读几遍,这样就能“读书百遍,其意自见”。老师在学生阅读的过程中及时的纠正文字的发音,潜移默化的教导学生字音要读准的习惯。还有的老师一直强调“不动笔墨不读书”,做好批注,有利于培养学生集中精力的好习惯。

 5、亲切的评价语言。两位老师评价学生的语言是那么贴切,到位,如有的老师运用“你最聪明、你会更加努力的、我的孩子,你真棒、你的眼睛已经告诉我答案了”等来鼓励学生。这些朴实,自然的语言,对我感触很深。在以后的课堂上,我也试着让我的学生感受这些美丽的评价语言。

 总之,这次外出听课学习,使我更深刻地体会到了学习的重要性与紧迫感。在此,我要感谢学校能给了我这次学习的机会。在以后的教学中,我要本着吃透教材,吃透学生,提升自身素质去努力,不断学习,博众长,充分利用一切学习机会,学习百家而顿悟,积淀教学素养。虽不能成为名师名家,但也会亮丽自己的教学生涯。

小学心得体会(四)

 通过工作我对教师这个职业有了更深一步的认识到作为教师,知法是重要的权利义务,学法是重要的必修课程,守法是重要的师德内容,用法是重要的基本功架,是重要的基本职责。通过对法的学习,进一步提高了我的认识。

  一、为人师表,言传身教

 教师的人格力量来自于学术水平与道德情操的完善统一,不仅要在自己讲授的课程中学识渊博,循循善诱,更要通过言传身教,通过榜样,无言的力量教给学生做人的道理,使学生树立坚定的信念和远大理想。在学生的眼中,教师具有无可怀疑的威信,教师是一切美好的替身和可效仿的榜样,教师的一言一行,对每一个现象的态度,都通过这样那样的方式,对学生的各个方面产生影响。

  二、虚心向学生学习,做到教学相长

 “一日为师,终身为父”是学生对老师的尊敬之言。对于老师则不可以“家长”自居,应该与学生平等相待,虚心向学生学习,做到教学相长。爱学生就要尊重他们的人格和创造精神,与他们平等相处,用自己的信任与关切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和创造欲。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教与学,互为关联,互为依存。“*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一个好老师会将学生放在平等地位,信任他们,尊重他们,视他们为自己的朋友和共同探求真理的伙伴。

  三、视学生为己出,处处关爱学生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热爱一个学生等于塑造一个学生,而厌弃一个学生则无异于毁坏一个学生。学生正处于人生观和世界观形成的重要时刻,在成长的道路上,难免会遇到各种困扰和问题,需要我们去帮忙引导。如果说教师的人格力量是一种无穷的榜样力量,那么教师的爱心是成功教师的原动力。那么如何爱心去打开学生心灵的窗户?首先就要了解他们(*)。了解学生的爱好和才能,了解他们的个性特点,了解他们的精神世界。只有了解了每个学生的特点,了解他们的精神世界,才能引导他们成为有个性、有志向、有智慧的完整的人。教育是人类学,是对人类灵魂的引导和塑造。

  四、刻苦钻研业务知识,提高自身各方面的知识修养

 新形势下新的理论知识层出不穷,业务知识学习不能仅停留在学过、看过、听过即可,如果钻研不深不透,特别是在理论和实践相结合上做得不到位,就会对工作产生不可预知的影响。我们应该时刻记住,只有不断学习新的知识,不断加强业务进修,才能满足新时期对教师要求的“从经验型向知识型研究型的转变”,才能更好地做好服务于教育教学这项本职工作。

  五、工作作风需严谨,在工作标准需严格

 孔子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我作为一名教师,就要一身正气,就是要突出“为人师表”,就是要追求“以德立身”。我们教师的基本职能就是“传道、授业、解惑”。因此,我作为一名教师,首先要学识渊博,品德高尚,还要富有教学经验。而要做到这些要求,就应该做到坚持学习与实践。要刻苦学习教育科学的理论,要进一步学习新知识,不断增强业务水平。

小学心得体会(五)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肩负着为祖国的建设与发展培养人才的历史使命。怎样才能不辜负“人类灵魂工程师”这一光荣的称号,怎样才能完成党赋予的培养人才的责任,这是每个教师必须认真对待并要用实践作出回答的问题。

 我认为,好教师首先必须有敬业精神,要毕生忠诚党的教育事业。要做到这一点,就应充分认识教师工作的意义,从而深深地热爱教育事业。现在的时代是一个竞争激烈的时代。地区与地区的竞争主要体现为综合区力的竞争,综合区力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而人才的培养靠的是教育,靠的是教师兢兢业业的工作。只有深深地认识这一点,才能激发对教师工作的热爱,也才能把这种爱倾注到对学生的教育中去。教师的具体工作在于“传道、授业、解惑”,也就是说教师要通过自身的教学实践,给学生传授知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使学生懂得各种事理。这就要求教师应具有“学而不厌,悔人不倦”来开拓学生的知识视野,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并在此基础上,培养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与此同时,教师要有崇高的理想,完善的道德情操,坚定的信念,顽强的意志品质,并用它们对学生进行浅够默化的影响和熏陶。这样,才能培养出祖国需要的、全面发展的、能适应竞争形势的有用之才。 其次,必须热爱自己的教育对象——学生。教师应该是一位雕塑大师,能将一块坯材,用自己的思想与感情,将它雕塑成一件艺术精品。从本质上看,学生并不存在好与差之分,“差生”之所以“差”,原因在于他们潜能被种种主客观因素所束缚,而未得到充分的释放而已。来自学生自身的主观因素和来自客观的影响。主客观的因素,都会严重束缚学生内在潜能的发挥,都会成为学生健康成长与发展的障碍。正因如此,我们教师对这些所谓的“差生”,更应加备的关爱与呵护。在他们身上,我们要倾注全部的爱,去发现他们学习上每一点滴的进步,去寻找他们生活中,品德上每一个闪光点,然后运用激励机制,加以充分的肯定和激励,恢复感到温暖,增强自信,从而缩小师生间心灵上的距离,使他们产生“向师性”。这样,才会在他们成长与发展的道路上有一个质的飞跃。

 第三,一个好教师还必须十分重视“言传”外的“身教”,要以自身的行为去影响学习,真正成为学生的表率使学生从教师身上懂得什么应为之,什么不可为。因此,教师的教学,待人接物,行为举止,一言一行都必须认真、稳重、规范、得体,切不可马虎、轻率、任性、不负责任。除此之外,教师还应和学生进行经常性的心灵沟通,向学生畅开心灵,既可以向学生谈自己从人生中取得的宝贵经验,也可以向学生坦诚地公开自己的生活教训,使学生真正感受到你不仅是良师还是益友。

 总之,我感触深刻的就是老师自身应具备的高素质,这对于课堂教学极其重要,也可以对学生造成潜移默化的影响,在以后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我要向提升自身素质方面去努力,不断学习,博众长,充分利用学习机会积淀教学素养,进一步提高课堂教学水平,亮丽自己的教学生涯,这样,自己才能取得更好的教学成果。

数学科中的教学措施怎么写

1、确定教学目标的能力。

教科书基本上是按单元或章节编排的,各单元或章节都是对整个学段教学目标的细化。教师在依据课程标准确定单元或章节教学目标时,要吃透“三维目标”的要求,了解课程的内在联系,全面、整体地把握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内在联系。教师还要确定每一节课的教学目标。要注意的是,教学目标要适当合理,不能太高、也不能太低。 ?

2、开发利用教育的能力。

教科书是教师进行教学的基本材料,也是学生学习活动的知识载体。确定合适的教学材料,并加以仔细分析,合理组织,是教学设计的基础,也是教学成败的关键。在新的基础教育改革的理念下,教师在教学中具有选择课程,开发课程和使用课程的权利和义务。教师不能把教科书作为唯一的课程“照本宣科”。

3、分析和组织教材的能力。

主要体现在对教学内容的重点、难点和疑点的把握上。同类知识中,分量大、重要和主要的内容,构成教学的重点;一些学生难懂、费解和不易掌握的内容,构成教学的难点;疑点是指学生容易混淆不清,容易误解和产生疑惑的知识。教师在分析教材时,要处理好重点、难点、疑点之间的关系。

4、编写教案的能力。

教案也叫“课时”,是教师在教学设计过程中以课时或课题为单位设计的教学方案。编写教案是教师把一节课的教学设计“图纸化”,教学目标、教学要点、课的类型、教学方法、教具、教学流程、板书设计、习题及其解答等是编写教案的要点。

5、处理人际关系能力。

教师的人际关系主要是与学生、同事、家长的关系。师生关系是教育大厦得以建立的基石。理想的师生关系是美好教育的内在要素,要建立一种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教育要从尊重学生开始,让每一个学生都能感受到自己的尊严,感受到自己存在的价值,感受到心灵成长的愉悦。教师与学生的交往从根本上说是精神上的沟通、情感的交流和个格的影响。

在教师与学生这对关系中,教师起着主导作用,教师对学生的精神影响是巨大的,所以教师与学生的交往能力是教师必备的。教师是教师群体中的一员,学会跟同事交往、合作,不仅有利于工作的开展,也更有利于自己的成长。教师和家长都对学生产生重要的影响,为了使双方的教育形成合力,双方应该互相支持,经常沟通。

6、组织管理能力。

教师在学校教育活动中是组织者和管理者的角色。教师必须具有教育教学活动的规划能力、决策能力、组织能力。要具有使管理本身成为一种教育力量的能力,把学生管理工作,变成锻炼学生、培养学生自我管理的手段,让学生在为集体做贡献过程中发展特长、发挥优势,发挥他们每个人的聪明才智,使每一项工作都成为学生的智力活动。

7、更新知识能力。

科技的迅速发展,要求每个劳动者(包括生产者、设计者、管理者)在知识、技能、心理等方面都要有一个较大的突破。学校教育要使学生掌握各种丰富的科学知识,建立网状、立体的知识结构,具有敏感性、灵活性、机智性的心理素质;具有自我学习、知识更新、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归纳、概括、总结、分类等能力,要求教师必须不断地学习,扩充新知识,不断调整自己的知识结构和体系。

8、教育教学研究能力。

教育教学研究能力是专业化教师的必备的素质。教师要决战课堂,必须从教研抓起。首先表现为对自己的教育实践和周围发生的教育现象的反思能力,善于从中发现问题、发现新现象的意义,对日常工作保持一份敏感和探索的习惯,不断地改进自己的工作并形成理性的认识。从这个意义上说,教育研究成了教师作为专业人员的一种专业生活的方式,他自己创造着自己的专业生活质量,这是教师在专业工作中自主性和自主能力的最高表现形式。

9、设定评价目标和标准的能力。

对学生学业的检查评价的目的是为了促进每一个学生的全面发展。对学生学习的评价,既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变化和发展;既要关注学生学习的水平,更要关注他们在实践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和态度。

10、反馈和矫正的能力。

这是指教师对于课堂的状况,学生反应的敏感性与批判性,或者说是教师对课堂教学过程中“问题性”的敏感程度,以及对所发现问题的解释与分析。调节与矫正是教学评价的目的,贯穿于教学过程的始终,每一次反馈和矫正都对以后的过程产生影响。

扩展资料

现代教师应该是一个胸怀理想,充满和诗意的教师;是一个自信、自强,不断挑战自我的教师;是一个善于合作,具有人格魅力的教师;是一个充满爱心,受学生尊敬的教师;是一个追求卓越,富有创新精神的教师;是一个勤于学习,不断充实自我的教师;是一个关注人类命运,具有社会责任感的教师;是一个坚韧、刚强,不向挫折弯腰的教师。

七年级下册政治教案人教版

数学科中的教学措施

教学措施1:

一、要优化师生关系

长期以来,教学一向强调“师道尊严”。在课堂上,教师往往居高而下,取“教师讲,学生听,”“教师演,学生看”,“教师写,学生抄”的做法,学生处于被动的状态,成了接受知识的“容器”。

要提高教学质量:首要的任务是要摆正师生以往不平等的关系,创设宽松和谐的教学氛围。教师要成为学生的好朋友,老师与学生是平等和民主的关系。教师首先要放下架子,与学生多沟通,跟他们交朋友,在生活上、学习上都关心他们,从而激起对老师的爱,对数学的爱;其次,教学要平等,要面向全体施教,不能偏爱极少数学习成绩好的学生,而对一部分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却漠不关心。要成为学生的好朋友,教师就与学生一起玩,一起学,互动互学,知学生所想,急学生所急,帮学生所忙。在课堂里,教师包办的事情要尽量少一些,学生主动学习的机会要尽量多一些,师生共同融入情境教学中去,营造一个和谐民主的学习气氛。让课堂成为师生心灵交融、情感呼应的园地。这时,教师才真真正正地成为学生的良朋知己。良好的师生关系与和谐愉快的课堂教学气氛是学生敢于参与的先决条件,在喜爱所教老师的前提下,才会乐于学习。

二、要趣味化教学

由于 小学生年龄小,自制力差,学习时心理因素影响占主导地位,所以教师只有遵循学生心理活动的规律,把学科特点和年龄、心理特征结合起来才能使学生愿意学、主动学。学生学习目的明确,学习态度端正,是对提高学习积极性长时间起作用的因素。教师要利用各种机会结合实际,不断向学生进行学习数学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的教育,使学生明确学习数学的社会意义,看到数学的实际价值,诱发其学习动机。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明确提出并说明课题内容的意义和重要性,还可以通过生活实例,知道学习到的知识能解决什么实际问题,让其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体验数学学习的重要,激发和培养正确的学习动机。例如:学习了“长方形面积的计算”后,可以让学生量出家中电视机的长和宽,然后求出它的面积;再让学生想办法求出学校沙池的面积。学生通过自己亲身实践,体验到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从而提高学习的热情。学生在长期的数学学习中,逐步明确学习的意义,对探求数学知识产生了乐趣,在以后的数学学习中,就能一直保持积极进取的态度,获得优良的成绩。

三、巧施教学方法

根据小学生身心发展特点,适当开展学习竞赛,是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有效手段,有研究表明小学生在竞赛条件下比在平时正常条件下往往能更加努力学习,学习效果更加明显。在竞赛中,由于强烈的好胜心、好奇心驱使,他们总希望争第一,总想得到老师的表扬,我们利用这种心理可以使学生学习兴趣和克服困难的毅力大增。比赛形式多种多样,可以全班比赛;可以分男女同学比赛;可以分小组比赛;还可以将学生按能力分组比赛,这里没有什么分组原则,总之要使每个学生在各个层面上获的成功,想办法让每个学生体验学习成功的快感,这样对小学生的激励作用将会更大,他们参与学习的热情就会更高。

四、用“活”教材

数学源于生活,生活中又充满着数学。在数学教学中,我们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在现实世界中寻找数学题材,让教学贴近生活,让学生在生活中看到数学,摸到数学。从而使学生不再觉得数学是上的明珠而高不可及,不再觉得数学是脱离实际的海市蜃楼而虚无飘渺,数学教育是要学生获得作为一个公民所必须的基本数学知识和技能 ,把生活中的鲜活题材引入学习数学的大课堂。如改革家庭作业形式,突出应用性操作。

总之,在教学工作中,要做一名好教师,要先做个有心人,让数学真正成为学生愿学、乐学的学科,只有这样,才能为学生提供充裕的探索、实践的空间和时间,才能调动大多数同学的学习积极性;才能提高小学数学教学质量和学生综合素质。

教学措施2:

(一)落实教学具体措施特别重视的地方

1.继续加强学习常规和学习习惯的培养,比如认真审题和计算、重视验算、规范书写格式等的教育。

2.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活动中学习学习数学。在教学中,根据学生的生活经验创设问题情境,鼓励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活动中学习数学。教师应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设计生动有趣、直观形象的数学活动,如,教材通过数小正方体木块,10个是一长条,100个是一层,这样的10层就是一千个,有这样10个大正方体就是一万个,体会“千”“万”的实际含义。通过设计图案复习认识图形,通过实验泡黄豆,填写和绘制统计图表等,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理解和认识数学知识。再如:开展“分一分”的活动,在大量平均分的过程中,体验除法的含义,等等。

3.引导学生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帮助学生积累参加数学活动的经验。在具体的数学活动中,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勇于发表自己的意见,善于倾听别人的意见,与同伴进行交流。同时引导学生在小组内进行分工合作,以提高数学活动的纪律。

4.培养学生初步的应用意识,以及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本册教材提供了很多要运用所学的知识去解决的实际问题,在教学中充分利用这些素材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教材中还安排了一些实践活动,如“找一找生活中哪些问题可以用乘法解决,哪些问题可以用除法解决,并与同伴说一说”,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体会到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5.注重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根据学科特点,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有机地进行思想品德教学和相关思想的渗透。

6.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在教学中,根据本班学生的特点和实际情况,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设计教学过程;根据本班学生的已有知识和生活经验确定合理的教学起点和重点,结合本地的实际情况和学生的生活经验选择适当的教学素材创设教学情境,同时,适时地记录自己的教学设计和教学反思,以不断改进自己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方法。

(二)针对学困生的具体措施

五个必须”即:“备课时必须对学困生的问题及对策进行充分的预设,上课时必须让学困生提出问题,合作学习中必须让学困生发言,辅导点拨时必须解决学困生的困惑,设计作业时必须针对学习能力不同的学生进行分层次布置并对学困生当面辅导”。

对学生因厌学辍学的,分析造成的原因,积极取帮扶转化措施,用教师和学优生对学困生一帮一、结对子的方式,帮弱促强,帮助学困生重新树立学习信心。

1、教师在备、教、批、辅、考等教育教学环节,对学困生多加关怀,厚爱一层,从抓基础知识,激发学习兴趣,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入手,在备课时,关注学困生,注重基础知识和兴趣知识点设计教案。

2、在课堂上,加强基础知识和学习兴趣的培养,让学困生树立“我也能回答教师提问,我也能学好功课”的信心

3、批改作业时,对学困生进行面批,多以引导和补习为主;考完试,找学困生谈心,以鼓励教育为主。

让学困生找出自己学习上的优势与长处,唤起心灵深处的自我向上的意识,由消极被动地学习向积极主动地学习转变,由自卑向自尊自强转变,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切实解决了学生的厌学思想, 从根本上消除辍学的现象,确保了各学段、各学科的教学质量的提高。

七、课时安排

1 解决问题 4课时

2 表内除法(一) 4课时

3 表内除法(一) 4课时

4 表内除法(一) 4课时

5 表内除法(一) 4课时

6 图形与变换 4课时

7 表内除法(二) 4课时

8 表内除法(二) 4课时

9 表内除法(二) 4课时

10 万以内数的认识 4课时

11 万以内数的认识 4课时

12 克和千克、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 4课时

13 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 4课时

14 统计 4课时

15 找规律 4课时

16 总复习 4课时

17 总复习 4课时

18 总复习 4课时

19 总复习 4课时

通过教学设计,教师可以对教学活动的基本过程有个整体的把握,可以根据教学情境的需要和 教育 对象的特点确定合理的教学目标,选择适当的 教学 方法 、教学策略,用有效的教学手段,创设良好的教学环境,实施可行的评价方案,从而保证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下面我给大家分享一些七年级下册政治教案人教版,大家快来跟我一起欣赏吧。

七年级下册政治教案人教版(一)

 第八课 法律护我成长

 第一框题 特殊的保护 特殊的爱

 一、教学目标

 通过教学使学生

 1、知道法律对未成年人的特殊保护,我国专门保护未成年人的法律名称,未成年人受法律保护的基本内容。

 2、能认识和判断哪些是违反未成年人保护现象和行为。

 3、体会家庭、学校、社会、国家给予未成年人深深的、浓浓的爱。

 二、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未成年人保护法对未成年人保护的基本内容。

 教学难点:在生活中如何运用这四个保护,与危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侵害末成年人合法权益的行为作斗争。

七年级下册政治教案人教版(二)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上课前,每位同学发一张小白纸做准备)

 同学们,请先阅读两则材料进行思考后回答问题:

 材料一:2002年9月29日,我国公布了《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管理条例》,该《条例》于是2005年11月15日实施。其第9条规定:中、小学校园周围环境200米范围内和居民住宅楼(院)内不得设立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媒体显示)

 材料二:2004年1月,我国下发了2004年第2号文件:开展对网吧等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实施的专项治理。该通知明确规定:网吧自设立以来,两次接纳未成年人上网的,责令停业整顿;对累计三次接纳未成年人上网的,吊销《网络 文化 经营许可证》;对情节严重或规定营业时间以外接纳未成年人的,一律吊销《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媒体显示)

 1、为什么不得在中、小学校园周围环境200米范围内设立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媒体显示)

 2、为什么要对接纳未成年人上网的网吧进行处罚?(媒体显示)

 从刚反馈的情况可以看出:网上的不良影响太多。例如:网络游戏、恐怖、暴力等有害信息,会影响我们 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在学校附近地方设立网吧会影响我们的学习。国家之所以这样一规定,主要是为了更好的维护我们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保护同学们的健康成长。而在未成年人保护法里,国家为我们未成年人设置了家庭保护、学校保护、社会保护、司法保护四道防线。国家以法律形式明确规定的四种保护充分体现了国家对未成年人特殊的保护、特殊的爱,这就是我们今天这节课共同探讨的课题?特殊的保护、特殊的爱。首先我们来学习家庭保护和学校保护的内容。

 (二)、讲授新课

 1、家庭保护和学校保护

 (1)、什么是未成年人?(媒体显示)

 未成年人指的是什么呢?请同学们查《现代汉语词典》,先弄清?公民?的意思(公民是指具有某一国国籍的人。)请一位同学回答什么是未成年人:?未成年人?是指凡未满18周岁的公民都是未成年人。(媒体显示)

 (2)、党和国家为什么要对未成年人进行特殊保护?(媒体显示)

 党和国家给予对未成年人进行特殊保护,其原因有两方面:a、因为我们未成年人代表着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肩负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重任。(媒体显示)b、因为我们未成年人的生理、心理不成熟,没有经济实力,缺乏自我保护能力。(媒体显示)要求同学们联系自己和身边实际进行举例,教师加以归纳。我们未成年人的生理、心理发育都还不成熟,世界观、人生观还未形成,可朔性很大,辨别真的能力还不强,抵制社会的不良风气的确能力低,容易受到各种违纪、违法犯罪行为侵害。

 (3)、我国有哪些专门保护未成年人的法律?(媒体显示)

 要求一位同学回答:未成年人保护法和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媒体显示)教师在此基础上作进一步说明:在未成年人保护法里,国家为我们未成年人设置了家庭保护、学校保护、社会保护、司法保护四道防线。国家以法律形式明确规定的四种保护体现了国家社会学校家庭对未成年人深深的情、浓浓的爱。

 (4)、家庭保护的重要性(媒体显示)

 要同学联系生活实际说一说家庭对自己成长的影响和作用。(强调父母、长辈的思想、言行对同学的影响)教师引导学生归纳家庭的重要性: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是我们成长的摇篮。我们的性格、道德品质、理想情操的形成,都与家庭环境、 家庭教育 有很大关系。家庭保护是未成年人保护的基础。

 (5)、家庭保护的要求(媒体显示)

 教师帮助学生弄清:?抚养?、?监护人?的意思(名词解释略)。请同学们认真观察课本106页的,并进行讨论。 a、家庭要求父母或其他监护人依法履行对未成年人的抚养、监护的职责。b、尊重未成年人受教育的权利。要结合实际本班、本校的实际,说一说辍学的情况,并举例说明弃学从商的危害性。

 分析:引导学生阅读教材第104页的?孩子怎么没回来?并讨论:

 ①家长整天打 ,不管孩子的行为对吗?学生要维护自己的权利,主要应该以哪些法律为根据?

 家长整天打,不管孩子的行为是不对的,这违反了未成年人保护法关于家庭保护的规定。我们学生可以根据未成年人保护法、婚姻法以及义务教育法的有关规定来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②家长对我们尽了抚养、监护、教育的责任,我们应当如何回报家长呢?

 家长对我们尽了抚养、监护、教育的责任,我们未成年人现在应当好好的读书,勤奋努力的学习,将来长大了,我们要尽心尽力地赡养父母,以回报父母的养育之恩。

 案例分析:

 1)小林的父母经常在家叫几个朋友一起来搓?小搞搞?,甚至有时候让小林也?搭一搭手?,慢慢的小林学会了搓,成绩也直线下降。

 ①如果是你,会不会也象小林一样?

 我们中学生不应该接触。

 ②小林的父母有什么错?

 小林的父母亲应该以健康的思想和适当的方法教育未成年人。而不应该误导子女。

 ③你如何帮助小林解决这个问题?

 小林可以通过老师与父母沟通;通过自已的提醒,不能参与活动;还可以要求父母不再搓特别是在家搓;?

 (6)、学校保护的要求(媒体显示)

 要求学校等教育机构依照法律的规定,对未成年人进行教育,并对他们的身心健康和合法利益实施保护。我们当前应反对应试教育,实施素质教育,全面按照课程标准开课设节,这是学校保护的表现,反对对学生实行体罚、变相体罚或其他侮辱人格尊严的行为,要关心、爱护学生正确的教育方式。对我们未成年人除了要进行家庭保护和学校保护外,还要进行社会保护和学校保护。那么,下面我们就来继续学习家庭保护和学校保护的内容。

 2、社会保护和司法保护

 (1) 社会保护的基本要求 (媒体显示)

 讨论 请同学们观察课本106页的两幅进行讨论:

 营业性舞厅是消费场所,未成年人没有独立的经济实力、收入,只能增加家庭负担,有的可能会走向违法犯罪的道路,同时回受到坏风气的影响,不良书刊和音像制品回消磨意志摧残身心健康,诱发犯罪,这是一种特殊的保护。

 得出要求:要求全社会创造一种有利于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社会环境。(媒体显示)其内容是:对未成年人的社会文化保护、身体健康保护、劳动保护、自由全和精神全的保护等方面。

 (2)、司法保护的基本要求(媒体显示)

 要求同学先看课本106页的?相关链条?的内容并提出问题:

 a、针对未成年人的这些规定有必要吗?为什么? b、 说说 我们应怎么办?

 (学生进行讨论,教师进行补充说明)公安机关对小童的这种做法体现了国家对未按成年人的司法保护。那么未成年人保护法关于司法保护的内容有那些规定呢?也就是说司法保护究竟怎样保护未成年人?请同学们自己找一找:公安部机关、人民监察院、人民法院以及行政司法机关等依法履行职责,对未成年人实施专门保护 措施 (媒体显示)。例如:设立少年法庭,不公开审理未成年人犯罪案件,尊重违法犯罪未成年人 的人格尊严,保护其合法权益,做好刑满释放未成年人的安全工作等。

 (三)、教学小结

 同学们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认识到我们未成年人 是祖国的未来,国家的希望,为了保护我们未成年人 身心健康和合法利益,促进未成年人 在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国家制定了未成年人 保护法和预防未成年人 犯罪法,从家庭、学校、社会、司法等四个方面对未成年人 进行保护,希望同学们能珍惜自身合法利益,健康成长。总之,本节我们学习的内容是:

 一个主体:未成年人 。(媒体显示)

 两部法律:未成年人 保护法和预防未成年人 犯罪法。(媒体显示)

 四种保护:家庭保护、学校保护、社会保护、司法保护。(媒体显示)

 (四)、布置作业

 学校保护我们未成年人健康成长,我们在学校应如何对待老师和同学?如何对待学习?

七年级下册政治教案人教版(三)

 第八课 第二框题 善用法律保护自己

 教学目标:用过教学让学生知道未成年人获得法律帮助的方式和途径,能够运用法律手段保护自己。帮助学生树立法律保护意识,增强学生敢于和善于同侵权行为作斗争的勇气和信心。

 教学重点:怎样于侵权行为作斗争。

 教学难点;运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的途径和方法。

 学生分析:

 经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已经了解了部分法律常识,但依法维权意识仍然比较缺乏,面对生活中发生的一些违法侵权行为,不能进行正确的判断,也不能进行坚决有效的斗争。即使斗争了,也常常因为方法不当或盲目斗争,而使结果适得其反,因此,让学生知道获得法律帮助的方式和途径,树立自我保护意识,掌握自我保护的本领,是非常必要的。对于初中学生当然不可能学习过多内容、讲得很细,但要让他们懂得遇到法律问题找谁,怎样寻求帮助,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教学过程:

 导入第二框题的教学:

 同学们,通过前边第一框题的学习,我们了解到青少年的健康成长需要家庭、学校、社会和法律给予特殊的保护。但是,我们所生活的社会是很复杂的,现实生活中不尊重未成年人、侵犯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现象也是较为普遍的。因此,我们自己也应该增强自我保护意识,运用法律手段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那么,当自己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我们应该怎样运用法律手段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呢?我们可以通过哪些方法和途径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利呢?这就是我们第二框题:?善用法律保护自己?将要学习和讨论的内容。

 (一):?求助有路?(板书)

 1、法律是我们维护合法权益的最有力武器。

 (教师归纳过度讲解)当我们的合法权益受到非法侵害时,应该怎么办?我们维护合法权益的最有力武器是什么?

 当我们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既不能忍气吞声,也不能私自报复,要用正确的合法的手段去维护。因为,逆来顺受,忍气吞声就会纵容违法行为,私自报复打击,以牙还牙也会给自己造成危害。唯一正确的选择就是运用法律武器维护我们的合法权益。法律是我们维护合法权益的最有力武器。

 法律是我们维护合法权益的最有力武器。可是,由于我们对法律知道得不太多,很多 法律知识 和程序都不懂。因此,我们必须向有关部门、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寻求帮助。

 2、维权机构:法律服务所、律师事务所、公证处、法律援助中心、消协、居委会、妇联等

 学生活动:小组讨论:请你帮帮小芳出主意第108页的案例

 本案例中的小芳可以通过向有关部门、?法律服务所?、?律师事务所?、?公证处?、?法律援助中心?等法律机构、人民团体、有关社会团体、人民调解委员会、劳动仲裁委员会等各方面反映问题,寻求帮助,以解决问题;或通过调解、仲裁等方式,解决争议、纠纷,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这就是人们常用的维护合法权益的有效手段?非诉讼手段。当然也可以取诉讼手段,去打官司,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可参考教材第110页的?相关知识连接?)本案例中的小芳向当地妇联反映了,妇联的工作人员,对小芳的家长效之以理,动之以情,多次上门做了耐心仔细的说服教育工作。小芳的继父最终愉快的同意继续送小芳上学。小芳通过非诉讼手段维护了自己的合法权益。

 阅读教材第108页-110页的内容了解?法律服务所?、?律师事务所?、?公证处?、?法律援助中心?等法律机构的相关方面的内容。

 教师归纳小结:

 当我们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我们就可以通过向这些有关部门、?法律服务所?、?律师事务所?、?公证处?、?法律援助中心?等法律机构、人民团体、有关社会团体、人民调解委员会、劳动仲裁委员会等各方面反映问题,寻求帮助,以解决问题;或通过调解、仲裁等方式,解决争议、纠纷,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这就是人们常用的维护合法权益的有效手段?非诉讼手段。当然我们也可以取诉讼手段?打官司的方式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其中,非诉讼手段是我们维护合法权益常用的有效手段。这样的方式省时、省力,可以避免一些不必要的时间和经济的浪费。可见,合法权益受到侵害的解决途径有:

 3、维权途径:协商?调解?仲裁?诉讼

 (二):?敢打官司?

 1、 什么是诉讼?

 诉讼就是我们所说的打官司,它是由人民法院主持的有利害关系的人参与的处理纠纷的法律程序。打官司(诉讼)这一维权方式,是维护我们合法权益的最正规、最权威、最有效的手段。打官司不仅可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而且也是对违法犯罪分子的打击,有利于社会秩序的稳定和社会的发展。当我们的合法权益受到侵犯时,要勇敢地到法院状告侵权者,通过打官司讨回公道。

 2、诉讼有三种类型:刑事诉讼、民事诉讼、刑事诉讼。

 刑事诉讼:是指国家司法机关在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的参加下,依法揭露犯罪、证实犯罪、惩罚罪犯的活动。它又分为公诉案件和自诉案件两种类型。(可参考教材第111页的?相关知识连接?,学生看书了解刑事诉讼案件的类型,教师适当讲解。)

 民事诉讼:是指人民法院在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的参与下,依法审理民事案件和解决民事纠纷的活动。(可参考教材第111页的?相关知识连接?,学生看书了解行政诉讼案件的案例?小李状告税局?,教师适当讲解。)

 行政诉讼:俗称?民告官?,是指人民法院在双方当事人的参与下,依照司法诉讼程序解决行政争议案件的活动。下面我们看一个具体案件。可参考教材第112页的?相关知识连接?,

 小小 辩论 赛:主题?打官司是光彩的还是不光彩的

 打官司并不是什么不光彩的事情。因为,勇敢地状告侵权者,不仅可以维护了自己的合法权益,也维护了法律的尊严、社会的稳定。否则不仅丧失了自己的合法权益,也不利于维护社会稳定,还是对侵权行为的纵容。

 引领对策:教师课前应对学生就如何辩论、处理材料进行指导,辩论结束后,还可以评出优胜者、最佳辩手,教师进行点评。

 (三):?善于斗争?

 组织学生阅读教材第112到113页的材料,思考:

 ①如你是小平,你会怎么处理这件事

 小平应该,设法稳住歹徒,记住歹徒相貌,了解歹徒去向,及时拨打?110?报警电话或者向父母、老师学校寻求保护等等。

 ②初中学生小娅被一个流里流气的男青年截住,先是要与她交朋友,后来又让她资助点儿钱。周围没人,跑不掉,又敌不过他,怎么办小娅的做法给我们什么启示

 我们青少年与违法犯罪分子做斗争时,既要勇敢,又要机智。

 ③你遇到类似的事会怎样做?你有什么好的方法

 我们青少年与违法犯罪分子做斗争时,既要勇敢,又要机智。例如,设法稳住歹徒,记住歹徒相貌,了解歹徒去向,及时拨打?110?报警电话或者向父母、老师学校寻求保护等等。

 河流虽急,沿着河槽走;人虽众多,守着法律走。我们青少年要依法律己、依法做事、依法维权。这样既能保护自己健康成长,又能维护法律的尊严、社会的稳定。

 当自己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我们要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善于同违法犯罪行为做斗争;当国家、集体、他人的利益受到侵害时,我们也要加以维护,因为国家、集体、个人的利益是一致的,损害了它们的利益也就损害了我们自己的利益。违法犯罪行为都是危害社会的侵权行为,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是包括我们青少年在内的全体公民的责任。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 既可以协助执法机关及时地侦破案件、惩处违法犯罪,又能有效地预防和减少犯罪,同时,公民还可以从中受到教育、得到锻炼。

 对违法犯罪行为视而不见、听而不闻是十分有害的。因为取这种态度,不仅使国家和人民的利益遭受损失,而且会在客观上纵容和支持违法犯罪分子,只能助长犯罪分子的嚣张气焰,同时,这也是懦夫、自私的表现,自己也要受到谴责。

 1、为什么同违法犯罪作斗争要见义智为?

 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是包括我们青少年在内的全体公民的责任。但是,违法犯罪分子往往是狡猾的、凶恶的。我们青少年与其做斗争时,既要勇敢,又要机智,特别是在双方力量对比悬殊的情况下,不要与其硬拼,而要讲究智斗,尽量避免不必要的伤亡,力求在保护自己的前提下,比较巧妙地或者借助社会力量将不法分子抓获。

 2、与违法犯罪作斗争的好方法有:设法稳住歹徒,记住歹徒相貌,了解歹徒去向,及时拨打?110?报警电话等等。

 3、你知道哪些情况应打?110?报警电话?(学生讨论后发言,老师归纳。)

 当公民、国家、集体的合法权利正在遭受不法侵害,或者发生交通、火灾等意外事故时要及时报警。具体范围为:一是、抢劫、抢夺、Q###J、盗窃等刑事案件;二是扰乱车站、商场、餐饮等公共场所秩序;三是结伙斗殴、寻衅滋事、侮辱妇女等治安案件,以及其他危及公共安全,需要公安机关紧急处置的;四是自然灾害事故;五是群众的求助。

 学生阅读课本114页的和文字资料。思考并交流:

 ①?上游戏厅很正常,有时候需要舒缓放松一下。?这一观点正确吗?为什么

 偶尔上游戏厅放松一下是可以的,但不能沉迷其中。

 ②?只要自己的利益不受侵犯,自己也不去侵犯别人的利益,他人的事情与自己无关。? 这一观点正确吗?为什么

 他人的事与己无关的想法是错误的。当自己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我们要运用法律维权、善于同违法犯罪行为做斗争;当国家、集体、他人的利益受到侵害时,我们也要加以维护,因为国家、集体、个人的利益是一致的,损害了它们的利益也就损害了我们自己的利益。

 ③小芳同学可以取哪些行动

 框题教学小结:

 同学们,通过对本框题的学习与讨论,我们知道了当我们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既不能忍气吞声,也不能私下报复。而应该向有关维权机构投诉、反映,以求帮助解决,因为非诉讼手段是维护权益常用的有效手段,如果还是得不到解决,就得诉诸于法律,通过诉讼途径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因为法律是维护权益的最有力武器。

七年级下册政治教案人教版相关 文章 :

1. 人教版七年级政治教案

2. 人教版七年级政治上册教案

3.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政治教案

4. 七年级政治上册全部教案

5.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政治教学